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郑炳荣 《科技资讯》2011,(5):198-198
创新的关键在于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班集体是学生的"心理直接运动空间"。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库指出:"个体的自我感觉会不断从自我延伸到以他们作为组成部分的群体中,个体通过与所接触的群体的互动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及其能力体系,这种与个体直接相接触的群体被称为‘初级群体’。"在学校生活中,班集体就是学生个体所要接触的"初级群体",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能力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初级群体是"创造力的托儿所",这就是创新教育必须与班集体联系起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归纳了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文化信息主导地位和图书馆读者需求两个方面的冲击,论述了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着重强调了以专职团队为核心、以科学管理为保障、以"读者为中心"为服务理念、以网络硬技术为依托以及以服务创新为目标等5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本文以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情景教学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体验的热情,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王桂龙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2):23-25,31
创新教育不是"教"创新,关键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营造创新人才环境,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石涛 《创新科技》2019,19(1):69-75
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14年、2017年的截面数据,本文利用GWR模型分析了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研发人才、信息化水平对河南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关系,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效应及创新产出规模上移明显。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研发人才均对河南省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四者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时间上,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在提高,研发人才要素的影响有所减弱。为此,需要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人才"引智"以及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河南省创新产出水平,驱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12,(5):54-5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国内兄弟省市和国外发达国家创新战略的内容和做法,对杭州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提供了"知己"的视窗和范本,通过学习借鉴其经验做法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更是抢占先机、把握主动的"知彼"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有一位老师,因其得意门生决意"逃离科研"而彻夜难眠。他的这个门生在网上发布声明说,他不想做科研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兴趣了。这件或许并不那么简单的事情,引起了中国科技大学一名硕士在读生的感慨,他在本期"时评"《对"逃离科研"的思考》中认为,这"反映了我们这代人的一些思维、精神和价值观上的缺陷不足。"他同时也就如何看待眼前收益与长久收益、什么是正确的成功观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的的确确,为研究者们提供优越的研究环境,肯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雷舜东  熊源  袁神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15-18,26
科技创新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文化是发展的"内容",科技是发展的"形式"。总结了国内外对文化和科技创新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影响情况。最后从制定和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为我国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杰 《科技与经济》2018,31(5):36-40
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以20个全国"百强县"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波动较大;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劳动者素质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劳动者素质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金融环境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比较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对服务业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北京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已高达2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也分别同比增长10%以上。但北京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的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很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环节面临升级的压力。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形式及存在问题,提炼对北京科技建设有益的创新模式,对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北京"建设是一次有益的市场摸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卞正茜  陈锦燕  王静  杜浩 《科技信息》2013,(17):463-464,483
本文从档案管理的专业角度简介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安全生产预案、相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监测,探索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相关性,突出环保部门参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处理的重要性,将三门学科融合构建城市环境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库,将事故预防、影响、监测和处理处置过程整合、创新成为综合性的成果。突发城市环境事件预案库是"数字化"、"信息化"城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纪圣森 《海峡科学》2006,30(6):130-13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国家长期竞争优势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知识与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其对中国开展自主创新的启示;并分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在新环境下受到破坏性创新、不连续性创新、网络创新等理论与实践的挑战,这些新的创新理论给中国自主创新带来的新思路与发展机遇;最后就开放式创新背景进行自主创新所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支持环境和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分为科技、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才市场环境5个子环境,选取27项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山西省和其余中部五省的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的人才发展环境呈现出"两头弱中间强"的特点,山西省人才市场环境表现较差,科技、经济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社会环境需要继续努力保持。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12,(4):46-46
为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起开展的"国家创新指数"研究。3月22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1)在第三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上正式发布。报告结果"喜忧参半"根据报告研究成果,2010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70.5,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16.
"慕课"在近几年发展迅猛,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也成为教育界创新的突破口.简述了国内"慕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慕课"教育的利弊,探讨了"慕课"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严重影响社会良性运行,而且成为危害科技创新的"毒瘤".为消解科技创新隐患、优化学术生态环境,需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保障科技人员安心研究的经济基础,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政府职能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与治理转变,不断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刘倩  陈静 《创新科技》2018,(1):12-15
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意义。以济南为例,从创新创业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环境,从政策落实、融资、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济南市政府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科技政策的积极效用,为推动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家们喜欢将"颠覆性创新"挂在嘴边,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真正的含义。他们以为只要把产品设计得更好、更便宜、更快捷就具有了破坏性,不过这一点与颠覆性并不等同。1997年,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发布《创新者的窘境》一书,说:"有两种技术,一种叫延续性技术,另外一种叫颠覆性创新(或者叫破坏性创新)。在延续性创新竞争环境之下,领先者总是能保持领先地位;而在破坏性创新的竞争环境之下,领先者总是被后来者掀翻马下。  相似文献   

20.
朱一中 《科技资讯》2009,(10):248-249,251
技术创新环境是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系统。本文以广州为例,探讨了技术创新环境建设中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结论认为,技术创新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能否实现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各个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所能达到的协调发展、相互合作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