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确定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以某双薄壁高墩曲线五跨连续刚构桥为实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Solid 65实体单元和Beam 188梁单元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利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软件、不同单元类型以及预应力张拉对双薄壁高墩曲线多跨连续刚构桥自振频率的影响,分析曲线桥梁结构的平曲线半径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最后按照桥墩等线刚度的原则分析墩高对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曲线连续刚构桥第1阶振动模态一般为纵飘;曲线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及其力学行为的分析,建议选用可考虑翘曲的Beam 188梁单元模型;对于高等级公路中的曲线半径较大的双薄壁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曲率半径对桥梁的自振特性影响很小;在保持墩线刚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的自振频率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可以通过优化墩的纵桥向厚度或双薄壁墩间距改善结构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2.
3.
以栗子坪大桥为实例,研究大跨径曲线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应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直线桥、曲率半径分别为1 500 m、2 000 m和2 500 m的曲线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得到该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曲线桥与直线桥的振型特征大致一样,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桥梁前几阶振型中各个方向振型的耦合程度变大;大跨径曲线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第1阶振型为桥墩纵向振动,桥墩纵向弯曲刚度更弱;桥梁第2阶振型为主梁横向弯曲振动,且前15阶振型中有6阶是主梁和桥墩的横向振动,主梁横向抗弯刚度相对于竖向刚度较小;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基频逐渐减小,曲率半径较大(如1 500 m以上)时,曲率半径的变化对大曲率半径连续刚构桥周期的影响较小。计算结果对认识大跨径曲线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振动特点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于交通领域,促进了交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连续刚结构桥就是一种现代桥梁形式,适用于山岭重丘区.本文介绍了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控制性节点——牛街特大桥主桥的结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通过结构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可为同类建设条件下桥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稳定分析理论。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计算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该桥施工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风荷载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为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洛河特大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高墩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模型,并分析了2种类型横断面高墩连续钢混构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力学特性.经对比,在工况1,3中,A型横断面结构承载能力较B型有所提升,且A型横断面轴向应力最大值在1,3工况中较B型分别减少了28.54%,27.88%;在工况3中,A和B型高墩桥挠度最大值分别为3.953,3.643 mm, A型桥梁挠度较B型减少了7.84%,A型高墩桥结构刚度提高,结构变形降低.在各类工况中,高墩桥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由于自身的力学特点,其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以英山河大桥的工程实际,以欧拉压杆稳定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该类桥型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分析的方法及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抗风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稳定性是桥梁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强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要求,高墩结构日益增多。同时,因为现代山区桥梁施工普遍采用阶段性施工方案,这将对山区桥梁稳定性变的更加复杂。运用MIDAS软件对某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抗风稳定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模拟了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的风荷载数据;分析了风荷载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为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效应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温度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桥梁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大桥往往成为线路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为快速计算高墩侧移所致的二阶效应,在经典解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算高墩二阶效应的简化迭代方法.根据高墩与上部结构的不同约束情况,推导建立相应的迭代计算公式.将简化迭代算法分别应用于一座高墩连续刚构桥和一座高墩连续梁桥算例中,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4次迭代计算后,本方法即可达到收敛条件;对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算例,墩顶水平位移和墩底弯矩的简化迭代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仅为-0.11%和-1.18%;对于高墩连续梁桥算例,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仅为1.04%和1.02%. 相似文献
13.
贾宏宇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4):523-527
为研究多点非一致激励对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跨径为48 m+96 m+48 m的组合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算例,建立高墩连续刚构桥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高墩连续刚构桥在纵向随机地震动激励下,考虑视变化的波速以及视波速随地震动频率变化时的多点激励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梁的纵向位移、横向弯矩和轴力响应及桥墩的纵向位移、横向弯矩和纵向剪力响应随着视波速的变化有所不同,与常数视波速100 m.s-1下结构的响应相比,视波速随频率变化情况下的响应量显著增大,1号墩处主梁的纵向位移、横向弯矩和轴力分别增大了2.03、1.39和1.37倍,1号墩、2号墩墩顶的纵向位移、墩底横向弯矩和墩底的纵向剪力均增大约1.37倍.考虑随频率变化的视波速对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高墩刚构桥系梁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系梁对高墩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系梁设置位置、系梁与桥墩截面刚度比以及系梁模拟方式为基本参数,通过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的变化,研究系梁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系梁后,桥梁的横桥向抗震性能降低,桥墩和系梁均成为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从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角度出发,在墩中设置系梁效果最优,其中系梁与桥墩截面刚度比取0.5效果最优;系梁端部出现塑性铰后,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很小,可预先将系梁设计为与墩身铰接,以兼顾静力性能、动力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时需要通过施加顶推力对结构的内力状态进行预调整.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柔性基础矮墩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的确定方法,分析了顶推前后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得出施加顶推力来主动调整内力可有效地改善桥梁结构的受力和使用状态,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17.
某连续刚构桥为37.5+65+37.5 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介绍了该桥静力计算的计算参数、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内容,并对计算结果给出了评价,可为该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为更好地保障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安全,以石川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空心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展开了复杂工况下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得到了第一阶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并对混凝土强度、桥墩高度及高墩壁厚进行了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几何非线性,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系数为20.39,而考虑双重非线性的稳定系数为6.12,分别较第一类静力稳定降低了16.5%和74.9%;就石川河特大桥15#墩而言,屈曲模态为纵桥向失稳,高墩的破坏属于小偏压破坏,破坏截面发生在距墩底h/8―h/7左右的区域;随着桥墩高度增加,桥梁的稳定性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强度和高墩壁厚对高墩稳定性影响不大。可见考虑复杂工况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