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系统梳理我国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存在资源分散、规模尚小、重复建设、开放度低、专业性不足、功能不完善、交流不通畅等问题,缺乏吸纳全球科研成果的平台或载体,难以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角度整合技术供给体系,进而提出整合国...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于西方左派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兴起、中国科学家的跨国学术网络、外交工作要争取人民的战略选择,中国科学家及科学团体通过民间渠道发挥了“科学为外交”的功能。知名科学家以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名义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或斗争,努力为国家争取更为安全和友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外科学交流的目标趋于回归科学研究自身,原有的“科学为外交”机制也进行了调适。  相似文献   

3.
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中,许多信息交流问题并不会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而得到改善,只有建设完善的信息结构,才能使组织的信息交流更为科学、快捷和高效。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达与交流"也不例外.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这一环节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它在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对这一环节弱化、形式化地处理,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较为普遍.反思其中的原因,可以总结为"认识使然".很多一线科学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表达与交流"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真正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等等.本文便是从"对科学的认识"这一角度来对科学学习中"表达与交流"这一环节的现状所做的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科学交流与研究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虽然数字网络环境尚在形成与完善中,但是以数字网络为载体的科学交流和研究已愈来愈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将科学交流划分为双向/多向同步交流、双向/多向异步交流和单向交流3种形式。与传统交流模式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与研究有其优越性,也有一些弊端;理想的科学交流与研究系统应该是由传统交流方式和数字网络交流方式所共同构成的优势互补、相互协同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的新发展环境,实现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随着区域纷纷争创创新高地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不仅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平台,也是区域性的创新高地。未来我国将规划建设更多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和区域协同效应,要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形成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从建设目标、组成与结构、布局体系及政策体系方面探讨了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和科技信息交流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为了表彰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作出了成绩的广大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教育部今年组织了“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的评比。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省高教学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实验科学与技术》杂志(以下简称“本刊”)在参加这次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的评比中,不负大家的众望,喜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相似文献   

8.
张发明 《科技信息》2008,(6):282-282
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提供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尽可能把合作交流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本人主要叙述了作者在平时教学中所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的几种经验:科学合理的分组;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互助合作精神;鼓励求异思维:还阐述了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古典文化时期科学家的研究和交流活动,解析了这一时期科学交流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图书已经诞生,并有图书馆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图书、文献,也有专门的图书出版作坊和书商,开始有了科学交流活动和文献服务机构,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和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科学>杂志在西方科学教育方面的传播贡献,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起源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 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科学>1~15卷传播的科学教育文章篇目共计62篇,关于国外大学、科学教育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插图60余幅.从博硕士教育、大学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留学教育等多层次全面传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从师资培训、学生选科、教材编写、科学教学法、设备购建、实验室建设及其使用,科学实习、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等要素全面传播西方科学教育体系.结论 <科学>及其主办者任鸿隽明确倡导和践行科学教育救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引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等,注入中国传统教育新的元素,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基本架构,从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不同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价值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从“物本”到“人本”的价值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不同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价值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发展具有技术传统和精神传统,而且形成了社会建制.技术也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中,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扛杆;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真知的重要理论,也是我们坚持唯物主义。洗刷唯心精神的锐利武器。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大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大幅加强,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也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对科研管理和科研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可极大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分析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的内涵、特征,提出了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思路、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并对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走出科学教育的现代迷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之争已历经上百年,在以知识为主导的新时代,科学教育倍爱世人的青睐。科学教育既是科学人才的产床,也是人性异化等扼杀人类文明、威胁人类生存的制造之所。科学教育必须走上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才能走出现代迷惘,并最终使科学真正带给人类以福祉而不是灾难。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并非彼此悬隔.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与人文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这成为我们认识科学、研究科学的新维度.科学教育要实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必须关注到科学的人文维度.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发表了“为纯科学呼吁”一文,成为“美国科学之独立宣言”。100多年过去了,《科技导报》重刊此文,意在引起我国科学界对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的重视。纯科学的发展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纯科学的地位在中国何以确立?这个问题的解决,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存在着的观念上的误区。观念上的误区导致落后的科技管理体制上的顺理成章,正是纯科学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破除传统的技术发展观,警惕科学退化为技术的可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纯科学研究,是为纯科学谋求中国发展的要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对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构进行了研究.技术创新双螺旋基础上,进一步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协同互动入手,并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例,构建了科技创新体系构成图,分析了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裁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现代城市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对面向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直接参考价值,对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球数据科学是地球科学与数据科学的结合,是地球科学研究与数据驱动科学发现范式转变的前沿交叉领域.在地球大数据研究快速兴起的背景下,从地球数据大科学计划、科学数据治理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等方面回顾了2020年的进展.介绍了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以及全球数据汇聚、数据认证、数据仓储、数据政策、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