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中实现的,人的社会性以更好地满足人的自然性为目的。生命表现是一切动物的本质,人的生命生命表现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极具创造力的生命活动。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必定是类的存在物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为本,合乎人性本质要求。人性具有唯我性与合作性,情感性与理智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具体性与普遍性特征。文艺的生产流程是负载全面人性的某种意象,情感并蕴含宇宙人生要义的生成过程。人性是文艺永远讴歌不完的母题,文艺是人性载体,是对生命个体实现人性现实关爱和终极关爱的艺术召唤。离开人性抒写,文艺便不会长久。人类的文艺史就是人性的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表现人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他在小说中讴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边民扭曲变形人性的忧患以及对都市现代“文明人”人性沦丧的批判。作者有意让这几种人性形成对比,以“乡下人”的眼光来歌颂人性的美好,批判人性丑恶。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铁凝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她的创作之路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人性的审视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而铁凝小说对人性的探讨与审视历程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纯真人性美的追求和赞美,二是对人性关丑交织的洞察和对扭曲人性的思索,三是对复杂人性成因的揭示以及对健全人性回归的呼吁。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对人性的感悟、思索与升华的发展脉络,对人性执著探索不断审视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渊远流长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努力地弃恶扬善的历史。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莫不在执着地呼唤人性之善,鞭挞人性之恶,为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葛水平发自内心地崇尚人性的美善,她的小说里充满了对于人性恶的诘问与批判,对于人性善的呵护与张扬,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性本质的善、恶、赋的思想进行分析,对教育中的人性问题与人性建设进行必要的探索,强调教育的人文性、人道性,确保教育的人性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哲学对人性都有所关注,在家庭教育中源于对人性理解的不同使教育与受教育之间存在众多矛盾与困惑。矛盾与困惑的原因可以从东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对人性内涵理解所强调的重心、产生不同人性内涵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正视现实、思考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性》一文认为人性是超阶级、超社会的天生的本性,而且其内容是“神性、兽性、魔性的统一”,充满神秘主义唯心主义臆想,与该文宣称要“科学地认知人性”背道而驰。这样的人性论,不但奇特,而且可怕。文中充斥逻辑矛盾,说明作者思维混乱。研究人性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或哲学的方法,但不应该用神学的方法;在哲学地认知人性方面,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指出人们对法性、人性内涵及认识方法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作者的法性、人性的定义并对法性与人性的关系进行论证,旨在揭示法性中所蕴含的人性思想,目的是唤起在法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尊重人、关怀人。  相似文献   

9.
对人性的正确把握是顺利进行制度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对先贤们的人性观的梳理和评述,文章认为人性是人自为的结果,是现实、具体和可变的,是善与恶的混合体,故制度设计应防恶、扬善。  相似文献   

10.
朱嘉探究人性的生成问题,主要持四种观点:天赋人性论、人性与物性同源论、理气相兼生成论和父母中介论。这涉及到性与命、性与理、人与物、天与人、理与气等问题。朱熹的成性论与构性论、复性论相结合,构成其人性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一个系统,人性结构是人的属性结构和人性的样态结构的统一。从人的属性的内容来看,人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整体;从人性的样态来看,人性是个体人性、群体人性和类人性的现实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特征表现为价值理性。人文教育规律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引导性;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学习方法的内省性、体验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具有人文精神和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项活动,四种氛围"的全方位人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14.
指出系统、正确、深刻地认识人性假设及其管理理论,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中外几种比较有名的人性假设的比较,阐述了人性假设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图书馆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图书馆实行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出图书馆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图书馆实行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飒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2):81-82,86
人的本性包括实然与应然两方面,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引导人性的健康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也应包括实然与应然两方面,同时,教育对经济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的经济负面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必须进行人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弘扬人文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和重要使命。然而,目前中职旅游教学中侧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注重基本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职旅游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点,探讨了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艾赫玛托夫以其犀利的笔触剖析了物性压迫下人性的扭曲与沦丧,通过展示人性与物性抗争过程中悲剧性的历史结局,振聋发聩,唤醒我们秉持自由选择的权力,勇敢地捍卫道德的纯洁性,与精神空虚、消费主义、物欲主义及其不良现象作斗争,走向人性复归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学史,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成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