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模数齿轮还主要是应用指形铣刀进行加工的。生产中常用的是直槽指形铣刀,其生产效率和刀具耐用度均很低。等螺旋角指形铣刀克服了直槽指形铣刀的弊病,切削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因切屑薄而长,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刀具切削性能。本文针对此情况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分屑槽等螺旋角指形铣刀。它是在普通等螺旋角指形铣刀的刀齿上按一定规律加工出分屑槽,使其成为具有间断切削刃的指形铣刀。 新型指形铣刀刀齿上的分屑槽是按多头螺旋线有规律排列的。当第一个刀齿切削过后,其分屑槽在工件加工表面上残留着的部分金属分别被后面几个刀齿切除。…  相似文献   

2.
指形铣刀基于刀倾法数控加工准双曲面齿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盘铣刀铣削重型准双曲面齿轮的经济性差、对机床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指形铣刀基于刀倾法数控加工准双曲齿轮的方法。建立了准双曲面齿轮盘铣刀刀倾法加工和数控加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齿面展成运动的等效转换方法。提出将指形铣刀安装在虚拟盘铣刀上,用数控轴控制指形铣刀的运动代替盘铣刀刀齿的有效切削运动,确定了指形铣刀通过有序圆弧插补来展成齿面。通过准双曲面小轮的数控加工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铣刀参数对薄壁零件铣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斜角切削的几何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了斜角切削参数和切削力系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在理论上得到了铣刀参数和切削颤振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相同的铣削参数条件下,铣刀螺旋角和法向前角对于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绘制了不同铣刀参数下的轴向切深、径向切深和主轴转速的三维稳定性图。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稳定性图的研究,发现随着螺旋角和法向前角的增加,铣削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选择利用自由曲面的数字化加工方法对螺旋锥齿轮齿面进行数字化精加工路径规划,选用指状铣刀,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的加工策略,以刀具接触点(CC)路径截面法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计算得出合理加工路径,确定出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姿态.解决了指状刀具和刀轴的干扰问题,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际操作加工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对改进螺旋锥齿轮的加工制造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螺旋刃周铣铣削力进行了建模,在建模中考虑了切削厚度变化对镜削力影响的指数关系,铣刀偏心对实际切削厚度、切入与切出角、铣削力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用实测镜削力识别铣刀偏心和钝削力系数的方法。仿真的铣削力与铣削试验实测的铣削力达到非常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减振铣刀(变螺旋角和变齿距铣刀)在切削钛合金TB6过程中的颤振和切削力,采用变螺旋角、变齿距和标准铣刀切削钛合金TB6,比较不同的切削速度和磨损量下3种铣刀的颤振和切削力特性;分析在磨损量分别为0.1,0.2和0.3 mm时3种铣刀的颤振和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变化,研究切削速度对颤振和切削力的影响;分析切削速度分别在25,30和35 m/min时3种铣刀的颤振和切削力随磨损量的变化,研究铣刀磨损对颤振和切削力的影响;分析在相同的切削速度和磨损量下3种铣刀的颤振和切削力,研究刀具几何结构对颤振和切削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铣刀在切削过程中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共振,随着切削速度和刀具磨损量增加,3种铣刀的颤振和切削力均呈增大趋势;刀具几何结构对于颤振的影响显著,相对于标准铣刀,改变螺旋角和齿距可以有效减小颤振;刀具几何结构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明显,3种不同几何结构铣刀在不同切削速度和磨损量下的切削力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充分利用现行拉刀制造设备,并针对其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案,给出了三角花键螺旋拉刀制造中的数学模型,并就直沟和螺旋沟两种情况的实例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本文所述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等基圆锥齿轮的齿面几何与修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数控加工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等基圆锥齿轮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指状铣刀仿形加工等基圆曲线齿锥齿轮的齿线和齿廓修形方法;确定了加工等基圆锥齿轮的指状铣刀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参数;导出了计入齿线和齿廓修形的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等基圆锥齿轮的齿线是一条特殊曲线,其凹凸方向与传统曲线齿锥齿轮齿线的凹凸方向相反,必须采用数控方法加工;通过铣刀廓线修形可实现齿轮齿廓修形,沿理论齿线的法向移动刀具可实现齿线修形;通过齿线和齿廓组合修形实现齿面修形·为齿面曲率分析、啮合分析及强度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锥形摆线齿轮齿面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提出端铣锥形摆线齿轮的工艺技术.建立端铣刀有效切削椭圆的数学模型,提出利用前倾角和侧倾角分别解决端铣刀局部干涉与刀杆碰撞干涉问题的方法.建立端铣锥形摆线齿轮的几何模型和五轴数控仿真模型,获得其刀具轨迹.数控仿真结果表明:各参数设置合理,加工轨迹均匀顺畅,无加工干涉.在五轴数控铣床上利用端面铣刀实现精密锥形摆线齿轮的无过切加工,验证端铣锥形摆线齿轮的加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展成法的根切曲面来形成铣刀刀齿齿廓,首次提出对根切的应用,并分别阐述了其在盘状铣刀、直齿锥铣刀和螺旋锥铣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加转面上螺旋线的形成,给出了回转面上螺旋线螺旋角的广义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螺旋角的解析表达式,探讨了回转面上等螺旋角螺旋线的条件,讨论了组合回转面上螺旋线的光滑过渡问题,给出了常见回转面上的等螺旋角螺旋线的数学方程,所得到的结论为螺旋形刀刃铣刀的设计、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开封拖电厂在生产中有多种螺旋花键轴需要加工,但该厂对加工这种另件的盘形铣刀的截形设计遇到了困难,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在生产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用盘形刀具加工螺旋面,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线是一空间曲线。本文介绍了接触线方程的建立;解决了清除直边螺旋花键底部与侧边交界处的过渡曲面;为便于铣刀的制造,对截形进行了园弧拟合计算;编写了能够清根的通用计算机程序;就开封拖电厂提供的工件截形,在Z—80上对加工n个键的矩形螺旋花键轴的盘形铣刀进行了大量的截形计算,并进行了工艺实验,说明采用计算法速度快,精度高,证明了清根理论的正确性,我们算出的截形,有的已经用于生产,实践证明此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给三角花键硬质合金螺旋拉刀制造模型充分考虑到目前国内现行设备,并对一般拉刀制造工艺作了改进,最后就直沟和螺旋沟两种情况的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齿轮副节点处最小油膜厚度的研究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直齿园柱齿轮副节点处润滑状态最差,斜齿园柱齿轮副润滑状态最好,正角变位齿轮也比直齿轮为好,如变位系数选择得当,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盘状刀具,如盘状铣刀或砂轮,来加工螺旋沟槽是机械制造工艺中一项常见方法。利用盘状成形刀具侵入切削曲线可以从已知的螺旋沟槽截形来求得刀具截面的轮廓,而从已知的刀具来求得螺旋沟槽的截形则更为方便。本文介绍了侵入切削曲线的公式及两种自动绘图机的编程处理。对盘状成形刀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将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用创成法(包括用齿条刀,螺旋铣刀,磨齿和插齿刀)切削的变位齿轮齿形系数πy_ξ的解析计算法。以刀具角α_a=20°,齿顶高系数f_0=1,径向间隙数c′_0=0.25的标准齿条刀切削的变位齿轮齿形系数为例,对已有的图解数表作了修正,计算出标准齿轮的数表和变位齿轮的图表来供设计使用。此外,还求出危险断面的齿根曲率半径,指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_σ,弯曲应力系数(α_σ/πy_ξ)的重要性和其求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立式加工中心用指形铣刀成形法高速铣削硬齿面准双曲面齿轮大轮的加工方法。通过设计附加的铣齿装置,结合适合高速铣削的工艺参数,编制相应的数控加工程序,在立式加工中心上使用指形铣刀进行大轮的半精加工和热后精加工,并对其进行滚动检验。结果表明:这种加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螺旋锥齿轮的加工成本,提高了齿面的加工质量,实现了以铣代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间啮合原理使用微机对蜗轮滚刀的精加工工序——铲磨进行模似计算,分析结果认为:当前蜗轮滚刀齿侧面的铲磨工艺由于砂轮的曲率半径较大,造成干涉,使滚刀齿侧面产生畸变。从而使大前角蜗轮刀的刃形产生原理误差,建议采用指状砂轮径向铲磨工艺与直接测量刀具切削刃形精度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该思想适用于法向直廊蜗轮滚刀及齿轮滚刀的径向铲磨工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层切面铣刀对508III钢进行铣削试验,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以最优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为目标建立切削参数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根据切削参数对刀具结构进行设计;对不同前角组合的刀片进行切削仿真,优化刀齿的角度参数;结合优化的切削参数,对层切面铣刀进行切削力仿真验证.研究工作将为重型高效铣削刀具开发和切削参数优化等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指形铣刀是用于对螺杆进行粗和半精加工的一种刀具。它的构形,过去工厂在实践中通常用近似的方法,即取螺杆法截面形线稍加修整作为指形铣刀的近似型线(如图一)。由于螺杆的螺旋面是指形铣刀在切制过程中的一连串包络面所构成,所以螺杆节圆法截面型线与铣刀型线不相吻合。因此采用这种加工方法会造成螺杆在精加工时切削余量过大或切削余量不均匀等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