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更精确的反映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状态,掌握焦炭强度变化对高炉顺行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唐钢所用焦炭反应至一定程度后在高炉对应温度下的抗压强度.本实验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实验机来克服常规检验的不足,研究不同焦炭在实际温度下的抗压强度,对焦炭高温性能做出评价,进而对唐钢高炉操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焦炭的高温抗压强度.在高炉实际反应程度范围内,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呈近似直线关系.失碳率对强度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抗压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用焦炭的破碎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焦炭的高温抗压强度。在高炉实际反应程度范围内,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呈近似直线关系。失碳率对强度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抗压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用焦炭的破碎机理。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台连续性高炉块状带热模型对焦炭在高炉中上部的失碳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使用一台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了焦炭强度与温度和失碳率的关系.讨论了实际条件下焦炭失碳率及其强度在高炉内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焦炭反应炉对不同种焦炭进行反应性互补试验,得到混合焦炭失碳率和反应性的直线关系并结合粒度和位置影响,总结了在不同炉况条件下焦炭混合入炉的可行方法,提高了高炉内主体焦炭的抗压强度,从而有效保障料柱的透气性,为进一步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使用一台连续性高炉块状带热模型对焦炭在高炉中上部的失碳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使用一台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了焦炭强度与温度和失碳率的关系。讨论了实际条件下焦炭失碳率及其强度在高炉内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张立柱  孙悦  李国良  李冬才  王建  蔡振华 《科技资讯》2012,(28):91+95-91,95
焦炭塔是炼油厂提高轻质油采收率和生产石油焦的核心设备之一,由于其工作条件,在焦炭塔中容易出现开裂、鼓凸和偏斜、材料变异、下塔盖的变形等缺陷,因此在焦炭塔的检验过程中,对焦炭塔的宏观检验、无损检测、硬度测定和金相检验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及橡胶混凝土在静态弯曲加载条件下的抗弯性能及其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高于同等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采用声发射系统对加载全程进行了信号采集.结果表明,随着普通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弯曲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的活度减小,而信号的强度增大.橡胶混凝土的声发射信号的活度和强度均小于普通混凝土.对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活度的分析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橡胶混凝土的损伤程度比相同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小,这与两种混凝土反映出的宏观性能的差异是一致的.应用声发射信号定位研究了混凝土的损伤区域,定位分析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重多元回归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炭质量预测是焦化企业进行焦炭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在诸多生产因素已固定的条件下,焦炭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料煤性质。用煤质指标预测焦炭质量是焦炭质量预测的重要方法。考虑配合煤煤质指标和焦炭质量指标的多元性和相关性,采用多重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将焦炭质量的各指标作为一个整体,建立配合煤煤质指标对焦炭质量的预测模型。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思想,采用预测误差平方和(PRESS)和预测的方差验证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实际焦炭生产建立的焦炭质量预测多重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应用多重多元回归技术建立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对指导焦化企业的焦化生产,优化配煤和加强焦炭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实验室装置条件下,研究了焦炭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与煤的类型以及煤料加热速度、粉碎度和搗实程度的关系。确证,从33—37号单种煤和它们的配合物中在相同条件下所得的焦炭,其物质的抗破碎强度基本上无实质差别,唯有37号煤的焦炭物质强度例外而表现相当低。此外确证,焦炭的硬度有较显著的差别,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的粘结性。另一方面却发现了焦炭的孔状体强度及其气孔性无论是随煤的类型和所指的物理条件的变化都有实质的差别;在物理条件中尤以搗实程度和加热速度对孔状体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确立了焦炭孔状体强度的差别归因于其气孔率的不同和孔结构的各式各样以及煤粒间结合力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