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有很多老师,而叶企孙教授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之一.叶企孙老师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关怀青年,以毕生精力为祖国培养人才.从零开始,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科研教学并重的理学院和对我国科学发展深有影响的物理系.叶企孙老师是国际上用X射线衍射实验正确测定量子力学中的基础数据普朗克(Planck)常数的功勋科学家,他的四位数字的普朗克常数曾延用了长达  相似文献   

2.
欧阳克毅 《科学通报》1995,40(19):1819-1819
本文仅讨论简单无向图.图G被称为是一个极大平面二部图(以下简称为mpb图),如果:1)G是二部图.2)G是平面图.3)若u,v∈V(G),(u,v)∈E(G),则G+(u.v)或者不满足1)或者不满足2).为简便,不防将本文所提到的平面图本身视为它的一个平面嵌入.设H是G的一个边导出子图.H在G中的边补图,记为(?),定义为E(G)\E(H)在G中的边导出子图.特别地,如果T是G的一棵树,称(?)为T在G中的上树.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千变万化,但又有不变,这种不变的表现之一就是各种物理常数。普朗克常数是本世纪初随着量子物理学的诞生而引入的。近一个世纪来,物理学家为精确测定这个常数而几乎耗尽了脑汁。  相似文献   

4.
基本常数是指自然界中的一些普适常数,它不随地点、材料不同而异。这些常数与物理科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和应用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到十分广阔的范围。在这些常数中,有一些是在二十世纪科学突飞猛进之前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如:真空中光速、引力常数、理想气体常数、法拉第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也有一些是在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核物理等实验和理论的发展中确立起来的,例如:普朗克常数、里德伯常数和辐射常数、玻尔半径,基本电荷  相似文献   

5.
赵煦编译 《世界科学》2014,(3):61+15-61,15
<正>特里·奎因:要确定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耦合常数颇具挑战性,但这在超稳定的实验室中是可能做到的以七个物理常数为基础,重新定义国际单位体系(SI)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例如,千克是与普朗克常数的数值相关联的,而不是当下通用的依据白金铱圆柱的质量所作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王家骥 《科学》2004,56(5):10-13
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常数(如光速C、普朗克常量h、万有引力常数G、精细结构常数α等)对于物理学理论的建立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些常数之所以被看作“常数”,依靠的是经验,即实验和观测结果,而无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些常数一定不能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治虎 《科学通报》1994,39(20):1851-1851
在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中,对边界元素以及靶丸原子的参数、聚变等离子体过程的研究,振子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因为从理论上解释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设计等离子体模型、预言等离子体行为、诊断等离子体的成分与性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参量.此外,利用这个参量还可以为判断其它物理参数(如波函数等)的合理性提供判据.人们从实验上测定跃迁振子强度的方法主要有稳定弧(Stalilized arcs)发射测量和冲击管(shock tubes)吸收  相似文献   

8.
张建勋 《科学通报》1990,35(4):319-319
我们总假设G=(V,E)为p阶连通简单图,n为自然数.G的n次幂图G~n定义如下:V(G~n)=V(G),E(G~n)={uv:d_G(u,v)≤n,u,v∈V(G)},式中d_G(u,v)是u和v在G中的距离. 1984年,Nebesk(?)证明了:当P为偶数  相似文献   

9.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或许因铸造时锁定在内部的气体消失的缘故,存放于法国塞夫勒市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千克原器(一个铂铱合金的圆柱体作为1千克的标准重量,见左图)出现质量减少的现象。基于这一物理学常量再也难以继续作为精确的基本衡量单位,科学家们决定使有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的一种全新千克定义,以取代国际千克原器。然而,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的全新千克定义,首先需要对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评估。为此,法国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通过统计1千克纯硅球体的原子  相似文献   

10.
亓方 《自然杂志》1993,(11):68-73,60
物理学家琼斯曾就普朗克常数的意义说过这样一段话:“虽然h的数值很小,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它是关系到保证宇宙的存在的,如果说h严格地等于零,那么宇宙间的物质能量将在十亿万之一秒的时间内全部变为辐射。”本文中笔者试图论证:像普朗克常数这样一个具有重  相似文献   

11.
在量子力学中,由于坐标算符Q和动量算符P不对易,因此经典函数h(p,q)和与其相应的量子对应算符H(P,Q)的对应是含糊的.在文献[1]中Weyl 给出了一种对应方案,定义经典函数A_ω的量子对应为A(P,Q)=integral from -∞to ∞dpdqΔ(p,q)A_ω(p,q),(1)其中积分核称为Wigner 算符,记为(取普朗克常数h=1)  相似文献   

12.
黄庆华 《科学通报》1987,32(6):444-444
对局部的或区域性的构造应力场作平面光弹性模拟分析,国内外早已进行,并广泛地应用在探索地质构造形成及地震规律的研究中。虽然平面的模拟实验是与弹性常数E、v无关的,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因为构造力大小未知,实验结果只能反映各处地应力值的相对大小。如果认为地质体(原型用脚标H)和模拟材料(模型用脚标M)为线弹性体,即设  相似文献   

13.
来自联邦德国马克·普朗克研究院固体研究所的克劳斯·冯·克利津教授(Klaus Von Klitzing)荣膺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获奖成果要追溯到1980年8月11日《物理评论通讯》上的一篇论文(由克利津及西门子公司的G.Dorda(多尔达)、剑桥大学卡文迪许研究所的M.Pepper(佩尔帕)共同撰写)。这篇论文报告了具有基本意义的所谓的“量子化霍耳效应”的发现。该效应使物理学基本数值之一的“索末菲常数”(Sommerfeld-Ronstante)的精确度大为提高,同时,这一现象本身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即电阻“欧姆”的测量单位可直接由自然常数导出,并确定了精确的、与材料性质无关的比较值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一页签署1925年10月17日的给《自然科学》编辑的信中,S.A.古兹密特和我提出一种想法,我们认为每个电子以角动量(?)/2旋转,并且除带有电荷e以外,还带有一个磁矩,其大小等于一个玻尔磁子·e(?)/2mc(式中(?)是修正了的普朗克常数,m是电子的质量,c是光速)。我们经常谈到关于导致产生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15.
正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2018年11月16日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计量单位,可大大提高稳定性和精确度。其中,最受关注的"千克"定义,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伊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1900年12月24日)上,普朗克宣读了他的论文《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首次把作用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这一发现揭示了原子过程中的一种整体性特点,这是完全超出经典物理概念之外的,甚至超越了事物有限可分这一古代学说.但是,在量子论诞生以后的五年里,它一直是普朗克的私人领地.从  相似文献   

17.
李炳仁 《科学通报》1978,23(5):282-282
依照文献[1],复Banach空间B中的闭线性算子T称为谱算子,指存在谱测度P(·)满足:1°对复平面上的任Borel子集E,P(E)是B中的有界投影算子,并依强算子拓扑,P(·)是可列可加的;2°存在常数M,使‖P(·)‖≤M;3°如E是复平面上有界的Borel子集,则  相似文献   

18.
在量子场真空中具有加速度的粒子会导致温度的出现,这个理论用于粒子物理学是可行的.量子场真空存在着温度效应.宇宙空间飞行着大量的荷电粒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频繁地产生加速度.具有加速度的宇宙线粒子在真空(量子场的最低能量态)中也就应有温度效应发生. 粒子加速度a与温度T的关系为kT=1/2 ah/πc,(1)这里k是玻尔茨曼常数,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现在我们用量纲的方法,从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的观测数据来估算宇宙背景温度T_0的数量级.荷电粒子平均加速度(?)与电磁场强度成正比,因此,(?)与宇宙空间的电磁能密度成正比.对于背景温度,应当用星系际磁场能  相似文献   

19.
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的特殊性,但物理学——迄今最精密、最成功的科学怎么处理它?梳理2000多年来物理学的基本运动理论的发展,一个初步的脉络呈现在我们面前.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互不影响的,空间维度可能更为重要——天上和地面的运动规律是不一样的.牛顿引入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概念,在经典力学中时间维度是与空间维度地位平等的.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以后,物理学的基本运动理论一分为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和演化力学.三个力学理论分别引入一个普适物理常数:真空中光速c、普朗克常数h和玻尔兹曼常数k,各自界定了对物理世界认识的一个极限:光速不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对时间的认识也一分为三:量子力学基本沿用经典力学的时间概念;基于相对论,力学时间与空间统一了,可以在一定程度相互转换,但基本的时序是相对性不变的,时间与空间有所不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涨落定理所代表的不可逆性,演化力学给予了时间一个特别地位.这些显然还不是最后答案.三种普适力学若是统一,以后时间的作用怎样?  相似文献   

20.
柳柏濂 《科学通报》1985,30(13):1036-1036
给定简单图G=(V,E),其中V是顶点集,E是边集。若对V的两个顶点u,v,在G中存在含有i个顶点的一条(u,v)路,则称性质P_i(u,v)成立。令S_i(2≤i≤n)是G中有性质P_i(u,v)的无序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