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研究"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UV-B照射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抑制HaCaT细胞的活性,而水提取物则能提高HaCaT细胞的活性.因此,"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水提取物进一步被用于HaCaT细胞紫外线照射研究.与UV-B照射组相比,在照射前或照射后加入"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水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细胞的活性(p<0.05);在照射前或照射后加入0.2U/mL的"Anti-UV Clone"柴胡细胞株水提取物,细胞活性分别比照射组提高10.54%或14.95%.说明"Anti-UV Clone" 柴胡细胞株水提取物中可能含有UV-B保护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接骨木叶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粗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骨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抑制和促进两种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顺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各浓度都表现出抑制作用;2 000mg/L的乙醇顺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9.922 2%.本试验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川芎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萃取溶剂,依次对川芎80%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萃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萃取物(含萃余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从中选取抑菌效果最好的萃取物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并进行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抑制菌丝生长作用最强,其浓度为10 mg/mL时,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46%、75.25%和68.19%;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7 mg/mL和10.25 mg/mL;在抑制菌丝生长的IC50浓度下,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可达51.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l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卡铂、表柔比星的敏感性。方法:用靶向livi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随机寡核苷酸(random oligodeoxy-nucleotide,RODN)分别转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靶向livin反义核酸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的改变;采用靶向livin反义核酸联合卡铂(CBP)、表柔比星(EPI),观察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PI单染检测显示靶向livin反义核酸处理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400 nmol/L浓度组为(37.2±1.6)%,存在S期细胞阻滞;不同浓度的livinASODN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凋亡率增高,100 nmol/L、200 nmol/L、400 nmol/L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3.2±1.7)%,(13.9±2.1)%和(18.9±1.4)%;靶向livin反义核酸作用后出现细胞核固缩、边聚、裂解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100 nmol/L的靶向livin反义核酸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化疗药物(CBP,EPI)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可提高HepG2细胞对这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敏倍数分别为3.61和9.57倍。结论:靶向livin反义核酸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HepG2细胞对CBP,EPI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不同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T法检测景天属三种植物药垂盆草、佛甲草及凹叶景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及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各植物药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赤参水提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接种入96孔板,24 h后加入赤参水提物,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法,计算肝癌细胞生长存活率;Acridine orange/ethylene dibromide(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p5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赤参水提物可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1.0 mg/mL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荧光染色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细胞;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后,Bcl-2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而Bax和p53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7.
紫甘薯花色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研究紫甘薯花色苷的抗肿瘤活性.通过MTT实验检测紫甘薯花色苷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MTT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处理HepG2细胞24、48、72,h后,低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高浓度的紫甘薯花色苷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800,μg/mL花色苷处理72,h抑制率高达80%.HE染色结果表明,正常HepG2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可见,而加入花色苷后,出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集于核膜表面、形成新月形致密小斑块、细胞膜形态变得不规则等凋亡的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花色苷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且细胞的凋亡率随花色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雪上一枝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内外毒性,以MTT法测定了药物在体外对Vero猴肾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测定了药物对小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雪上一枝蒿各提取部位对Vero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药物浓度为500 μg/mL时,氯仿、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体外培养24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3.9%, 69.7%, 32.9%和18.2%.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为37.991 mg/kg、6766.928 mg/kg、5492.337mg/kg.  相似文献   

9.
探讨Exfoliazone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细胞株,应用MTT比色法检测Exfoliazone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料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形态;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的表达;Annexin V/PI双染检测Exfoliazone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Exfoliazone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抑制,在药物处理24、48和72 h后,半数细胞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16 和8 μmol/L.进一步研究表明,Exfoliazone可诱导PARP切割,细胞出现核质浓集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Annexin V/PI染色证实Exfoliazone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且以早期凋亡为主.Exfoliazone可能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理解百草枯(PQ)对人肝的毒性效应,寻找新的方法增强肝对PQ的解毒能力,本文采用显微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PQ处理24h对人肝HepG2细胞生长和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7.21mg/L的PQ处理即可抑制部分HepG2细胞的生长,23.36mg/L的PQ可导致HepG2细胞周期停滞,S期细胞明显减少、G1和G2期细胞明显增多,且细胞生长抑制和周期受阻程度与PQ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该结果表明,PQ对HepG2细胞的生长和周期具有明显阻滞作用,生长因子类或促增殖类药物可能有助于增强人肝对PQ的解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毛樱桃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乙醇提取物毛樱桃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考察所得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优化的提取、纯化工艺可明显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水、石油醚萃取物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1%,5.59%,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26.31%;3种萃取物对小鼠耳肿胀模型肿胀度(mg)的影响分别为11.03±3.44(水提物),11.29±2.92(石油醚提取物),6.56±2.59(乙酸乙酯提取物).结论毛樱桃总黄酮可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水除杂,乙酸乙酯萃取富集,其得率、纯度及抗炎活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测定,骆驼蓬氯仿、石油醚和乙酸乙酯3种萃取物中,氯仿和石油醚的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分别为58.36%和56.38%,2种萃取物50 mg/mL的浓度触杀活性较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93%和90.50%.氯仿萃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活性较好,校正忌避率达到71.85%,其次是乙酸乙酯萃取物,达到60.82%.在氯仿萃取物的4个浓度中,50 mg/mL的忌避活性较高,达到85.29%,25 mg/mL和16.67 mg/mL的忌避率分别为81.81%和63.79%,12.5 mg/mL的忌避活性仍然达到56.50%.  相似文献   

13.
以柿子叶为研究对象,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柿子叶的有效成分。提取物浓缩后加水搅拌,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四种溶剂进行梯度萃取,浓缩各相,加上乙醇粗提物共得到六种干燥浸膏。采用CCK试剂检测法,测定六种浸膏对两组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正常细胞人肾上皮细胞29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六种浸膏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其中二氯甲烷层和正丁醇层对Hela细胞抑制活性最好,其IC50分别为0.24、0.26 mg/mL,A549细胞则对乙酸乙酯层更为敏感,其IC50值低至0.03 mg/mL。此外,六种浸膏对正常人肾上皮细胞293也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乙酸乙酯层,IC50值达到0.93 mg/mL。研究证实了柿子叶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且其活性成分复杂,在各相中均有分布,但又对不同细胞株活性各有差异,提示在后续的活性追踪中可以根据活性需求,选择恰当的柿子叶有效部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狼爪瓦松提取物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氯仿相对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提取物对实验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差异较大,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液对伤寒杆菌的MIC为1.5 mg/mL,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痢疾杆菌的MIC为1mg/mL;各种瓦松提取液作用于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可导致菌体内有电解质渗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即瓦松提取液可能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及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而抑制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生长,其抑制作用随提取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木棉皮醇提物抗消化道肿瘤活性部位,探究其抑制敏感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作用机制,通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考查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和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这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的活性部位和敏感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研究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活性部位对敏感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大,且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最为敏感。随着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部位浓度增加,在24、48、72 h时间段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面积相对于空白组有所减小(P<0.05)。与空白组相比,木棉皮醇提物石油...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回流法对木芙蓉叶粉末进行活性成分提取,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对粗提物分别进行萃取。采用连续稀释法评价粗提物及其萃取组分对多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层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良好,对各种菌株的最低抗菌浓度(MIC)在1.25~5 mg/mL之间。其中,石油醚萃取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的最小抗菌浓度达到0.625 mg/mL,抗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四种耐药菌株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值达到1.25或者2.5 mg/mL。本研究初步确定木芙蓉叶乙醇提取物具备广谱的抗菌活性,其有效部位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萃取相,这为木芙蓉叶抗菌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对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做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mL。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疫霉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96h)、18.51%(168h),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26%(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49%(120h)、87.42%(72h).在100mg·mL。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8.84%(48h)、100%(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11%(96h)、57.17%(72h)、32.87%(48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05%(6h).在50、100、2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杀虫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巴东醉鱼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在5mg/mL的体积质量分数下,石油醚萃取物经一级柱层析所得馏分AG的活性最高,对3龄粘虫24h,48h和72h拒食率分别达58.44%,79.77%和71.52%,对5龄菜青虫24h和48h拒食率分别达89.03%和72.73%;乙酸乙酯萃取物经一级柱层析所得馏分BB对3龄粘虫24h,48h和72h拒食率分别达97.34%,100%和100%,对3龄小菜蛾24h和48h拒食率最高分别达97.33%和99.46%.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级柱层析后,石油醚萃取物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AG段,乙酸乙酯萃取物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BA,BB和BC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