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2-77
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的生产力布局规律和促进我国地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应该指出,梯度理论不无合理因素,它对于纠正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确实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4.
5.
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文章总结回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展望,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的演进.预计从201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逐步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今后国家应重点抓好"点、线、面、网"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山西省生产力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成就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对今后山西省生产力布局的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一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新质生产力对城乡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存在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布局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它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具有地域性、全局性、长远性和继承性等特点。生产力布局是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的基本手段,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业发展区域布局是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系统分析河南林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计算森林生产力级数,对河南省林业发展区域布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优化生产力布局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各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缩小产业政策范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产业动态预警平台;健全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收益的分配制度,确保资源收益分享的公平性;建立从严从紧的政府规制监管体系,尽快改变区域之间"低水平低层次"竞争格局;健全财政金融纪律约束机制,遏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防范金融风险;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步伐,优先构建普惠、均等、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在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严格环境标准,构建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它是邓小平正视现实,反思历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产物,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居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生产力标准理论有它产生、发展及成熟的过程,是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毅敏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2):66-68
论文根据系统观点将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及浙江省作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灰色关联序算法对河南省生产力布局战略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力布局重点应放在科技与教育、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及农村经济建设上,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考察主要涉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对产业结构的提升,科技对现代劳动者的武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它是邓小平正视现实,反思历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分形理论运用于车间布局,提出了E型车间布局的概念.通过2级或者多级分形,构造一个可重构的E型车间布局形式; 首先从最底层的设备单元建立布局模型,局部进行优化,然后在优化好的基础之上,再对第2级以及更高级进行同模型的求解,直到车间布局全部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提出:(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2)判断改革开放及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3)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