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水泥土桩承载力确定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水泥土桩桩-土接触面载荷传递模型试验、水泥土桩与灌注桩承载力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水泥土桩载荷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栽荷试验承压板-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对单桩进行检验的局限性,辩证分析了褥垫层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认为垫层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是有利的,本文还对单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评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9):247-253
为探究水泥土搅拌桩及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对青岛某厂区的6根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及2组3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并采用修正双曲线模型预测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6根单桩及2组复合地基均未加载到破坏,其Q-s曲线均为缓变形,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花岗岩的水泥土桩桩顶回弹量较大,弹性工作特征明显;桩端持力层为中砂层的水泥土桩桩身弹性工作特征不显著。经推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 88,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水泥土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范围。经工程实例验证,修正双曲线函数能够精准预测水泥土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对于确定本试验中水泥土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可信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水泥土单桩承载力在工程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的要求,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中应做适当折减。并对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单桩承载力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在洛阳地区某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地基中进行了相关的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单桩承载力低于要求值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也可能满足设计要求。说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仅受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而且与桩周土层的性质密切相关。在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受桩周土层参数影响较大,受桩身水泥土强度影响较小。因此,利用经验公式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可以适当降低对单桩承载力的要求而提高对桩周土层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取值方法,研究了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常用水泥土桩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准贯入试验法,认为该法是评定水泥土桩承载力较可靠的方法,同时根据大量工程实测资料统计分析,给出了水泥土桩7 d 和28 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土桩身标准贯入击数N 值的经验关系,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为原型,采用FLAC3D计算不同桩径和桩距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桩土应力,得到了改变桩径和桩距对承载力、复合地基沉降以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对改变桩径和桩距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结合深圳地区某旋喷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做了探讨,认为利用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要合理选择Ra,fsk,β的取值。对静载试验值极差大于平均值30%的复合地基如何确定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探讨,引进了较为合理的取值方法。提出了将大小不一的压板下载荷试验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换算成实际基础面积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软土地区70根长螺旋钻孔压灌粉煤灰混凝土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由此得到软土地区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桩侧阻和桩端阻的取值方法。介绍了8组不同大小压板下粉煤灰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2组粉煤灰混凝土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根据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提出了软土地区粉煤灰混凝土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和桩间土深层变形,并对三类不同桩体材料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均存在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碎石桩桩长超过有效桩长,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减小变形效果不明显,除一些特别情况如为处理可液化地基外,设计桩长可适当超过有效桩长,但不宜过长;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与桩身强度相关性显著,应以桩身强度控制进行夯实水泥土桩桩体设计,使按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及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CFG桩复合地基桩身强度高,桩体自身压缩性小,可全桩长发挥侧阻作用,当桩端落在好的持力层时,能很好地发挥端阻,提高承载力,减小变形,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好的桩端持力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压缩性软土地区,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确定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静载试验极差大于平均值30%的复合地基,如何确定承载力标准值进行探讨,提出较为合理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根红  张海东  周同和  时刚 《河南科学》2013,(10):1686-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已于2013年6月1日施行,与2002版相比,新版规范时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复合地基承栽力应力复合计算式中单桩承载力需要进行折减,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可达1.0.通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理论和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了新版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变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产生的工程价值.结果表明:当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时,增强体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以根据复合地基桩间距、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栽力等设计参数、地基土条件等进行估算;新版规范客观上对复合地基增强体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保证复合地基工程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13.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在一定荷载范围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体所分担的荷载是有限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增长趋于稳定或下降,即楔形桩的倾斜侧壁能有效地缓解桩体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4.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展开半径的关系,在基于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下,利用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算例表明,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加固区压缩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未超过5%.  相似文献   

15.
CFG桩由于桩身模量较高,地基处理效果较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利用载荷板试验,对CFG桩的单桩、桩间土以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全面讨论,并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机理.基于复合地基载荷板试验,建立了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讨论了CFG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以及置换率和桩长对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规范公式对2个工程实例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和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对135根静载试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数个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工程的实践,实践表明,其承载力计算结果与静载荷试验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超长桩荷载-沉降关系非线性迭代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长桩试验资料,提出桩侧广义双曲荷载传递模型以反映桩侧土弹塑性、软化与稳定三阶段工作特性,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并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超长桩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从而建立了与超长桩工作性状相适应的层状地基中超长桩荷载传递分析理论。该理论可用于计算多层地基中超长桩的沉降和极限承载力,也可用于分析层状地基中超长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计算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的曲线较为吻合,可作为确定桩承载力的依据,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理论可靠、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