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X花"在现代汉语中经常用来"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相对"+漂亮"、"+年轻"来讲,"+突出"应该是"X花"的基本特征,"花"的语义具有泛化倾向.同时,"X花"在语法上的一些特点也表明,称女性为"X花"带有说话人的主观色彩,是固化对女性赞美的一种主观化形式.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3.
"何其"和"何等"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主观程度副词,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比较这两个词作副词时的分布搭配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从搭配上看,"何其"倾向于修饰单音节形容词,"何等"多修饰双音节形容词;"何等"多与强调标记"的"共现。从语用色彩来看,"何其"的主观程度高,多表贬义;"何等"的主观程度低,倾向于褒义或中性色彩。"何其"虚化的程度高,是典型的程度副词,"何等"仍处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习惯是有钱才消费、没钱不消费,甚至有了钱也不消费。在听人家评论"美国人花明天的钱,中国人花昨天的钱"的时候,我们心中很有那种"深挖洞,多积粮"的踏实感,对大洋彼岸"寅吃卯粮"的邻居多少有点儿不屑。忽然间,政府也出面鼓励大伙儿搞信贷消费,"没钱不要紧,可以借钱花",还说这是在为国做贡献。大家有点搞不懂了,难道要我们——  相似文献   

5.
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不可逆转的潮流。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使得社会救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系列边界的模糊、大数据、新媒体所带来的强大的沟通即时性与互动性以及新的弱势群体的出现都在促使社会救助主体朝着大部门化和多元化方向渐变。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学校里的梧桐树上一串串梧桐花也吹起了"小喇叭"。一阵风吹过,"小喇叭"随风飘落,地上仿佛铺了一层淡紫色的地毯。妈妈最喜欢梧桐花了,我决定放学后捡几串最漂亮的送给她。  相似文献   

7.
根据副词"可"的重音、替换、共现词等形式特征对"可"的义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可1"表示程度高,"可2"是终于义语气副词,"可3"是推度义疑问副词,"可4"是转折连词,"可5"是转折副词,"可6"是辩驳义语气副词,"可7"是重要信息标记。以形式特征对副词义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还可以显示出各义项间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8.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9.
近期在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一则"中国北方惊现三千年一开奇花——优昙婆罗花"的报道,其大致内容是:沈阳一居民家菜园的钢管上长出白色小"花",有人认为这是佛经中所说的三千年才开放一次的"优昙婆罗花",并附有清晰的照片。仔细辨认图片后,笔者认为,文中所说的"优昙婆罗花"其实就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草蛉所产的卵。  相似文献   

10.
<正>一"这是哪里?"一株生长在废墟前的幼苗,好奇地探出头张望。"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你是谁?"废墟冷漠地说。风路过,小鸟偶尔停栖,主人一去不回,废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叫圆仔花,又叫千日红,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你是说你只能陪我一年吗?""一年不就是我的一辈子?一辈子难道还不够长?""你还小,无法体会生命更深切的、无法言状的需求与感受。"废墟仔细打量着圆仔花,"丫头,你既不会走路,又没有翅膀,怎么来这里的?""这——"圆仔花眼眶红红的,"妈妈说,我  相似文献   

11.
指令言语行为句是"V一V"出现的典型语境。在指令言语行为句,"V—V"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礼貌;在断言言语行为句中,"V—V"蕴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内容不是一件特别正式同时也不是一件特别随意的事情;在"责备"言语行为句中,"V—V"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面子的顾及。"V—V"在发音上比"VV"略长和略重,在语义上比"VV"略实,这使得它在强加程度、郑重程度及责备程度上比"VV"要高。  相似文献   

12.
在详细调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反复问句"X不X"格式进行细致分析归类,认为X为动词性成分时,"VP不VP""VP不V""V不VP"都有所出现,其中,"VP不VP""VP不V"较为普遍,"V不VP"仅出现1例。X若为双音节,则肯定形式的X多变为单音节,形成"A不AB"格式;X若为单音节,则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花生王国里,一个名叫瘦瘦花的花生长叹了一口气,使得黑暗的泥土中刮起了一阵冷飕飕的风,害得好几个花生打喷嚏。肚肚大国王问:"老弟,你为什么叹气呢?"瘦瘦花回答:"我不喜欢黑暗的泥土,想晒晒太阳。""我们还没有长好,现在是见不到太阳的。"肚肚大国王劝道。"是的,是的。"好几个花生点头。在花生王国里,"时间没到,大家就得住在泥土里"这个观点就像1+1=2一样没什么可  相似文献   

14.
在铁凝的近作《笨花》中,她描写到了我国妻妾共处的社会现象。在笨花这个世界里,女性们自觉的遵守着男女两性的"道德秩序",妻妾之间和平地共处着,可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则埋藏着女性许多辛酸和无奈。而要打破这种"道德秩序",使女性得到解放,从根本上就是让她们有着和男性同等的经济权,从而让她们在个性上与心理上也得到真正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在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的江苏茅山,有一种叫蝉花的神奇生物引起了当地民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它的"根"是蝉的幼虫,而露出地表的"花"由蝉幼虫的头部伸出,分枝繁复。那么蝉花究竟是怎样的一类生物呢?蝉花(Cordycep sciecadae)又名金蝉花、蝉茸或蝉草等,是一种真菌寄生蝉幼虫(若虫)所组成的复合体,和著名的冬虫夏草同属于虫草家族。蝉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散风热、镇惊、明目  相似文献   

16.
"爱V不V的"结构作为构式存在,它独特的语义是被结构本身所赋予的,其表达的是"个人意愿"的语义和"不在乎、随便"的感情色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在前人研究"爱V不V"的基础上对"爱V不V的"结构进行鉴定,认为在语义归属问题上:"不爱"、"不愿意"、"不属于"的语义和其不耐烦甚至是轻视的感情色彩是"爱V不V的"的整体的构式义,并非由其组成成分"爱"所承担。由于高频率使用,"爱V不V的"在演化过程中会同时经历几个同类过程,"爱V不V的"在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主观化,该构式的成员之一"爱理不理的"的主观化程度更高,且日渐口语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推进,培养既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又能创造性地解决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计算机专业"+型"创新人才日渐成为迫切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境外学习和参与日本京都大学设计创新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体会,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助动词"不得"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即"不得"和"得"存在着肯否对立的消失。沈家煊先生的标记论观点和张谊生先生关于"不"的主观减量作用的看法,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在"不得"的分布环境中均能得到验证。此外,"不得"的主观预期的特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9.
于璐  刘锦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24-1526,1555
随着"财政悬崖"的流行,"X+悬崖"类复合词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X+悬崖"类复合词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X"被其他形容词和名词代替。"X+悬崖"类词语整体为名词短语,与运动类动词、含有危急性的名词搭配。依靠语言模因和隐喻类比机制,构建语义丰富的新词汇。对"X+悬崖"类词语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老舍先生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悍妇"形象是其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沉重的颠覆,在老舍的小说世界中占有独特而光辉的艺术地位。老舍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恪守以及精神上的失衡和追求是其创作"悍妇"形象的重要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