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4月10日凌晨,邵阳县下花桥镇徐家村、黄土坝村10多个组遭受强台风和冰雹袭击,冰雹直径达3厘米,持续20余分钟。灾难造成4人受轻伤,3头牲畜死亡,三间民房倒塌,20多间土瓦房被掀顶,数百亩农作物受到重创,50亩药材损失惨重。大风刮倒供电线路杆和电缆、有线电视线路柱15根。灾难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灾难发生后,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抗灾救灾。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场骤然而至的巨大灾难。1月11日起,浏阳连续20多天遭遇50年罕见的冰雪肆虐。电网垂危,民生告急!  相似文献   

3.
宝鸡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大风、沙尘暴、雾日、冰雹、暴雨、干旱.采用宝鸡地区10个县站1961~2000年气象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宝鸡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宝鸡气象灾害分为多灾区、中灾区和轻灾区等3个区,对各个灾害区进行了环境分析评价,为宝鸡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6年到2011年丽江市境内发生的76个强对流暴雨和冰雹个例,从影响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大气层结结构、能量条件和中尺度水汽、急流特征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对流层中层偏北气流、中低层切变低涡、地面冷空气是强对流暴雨或冰雹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夏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或东退过程中,在其边缘也有可能出现强对流暴雨或冰雹天气;二是大部分强对流暴雨或冰雹形成前,气层无明显不稳定特征,08时的对流不稳定度对其指示作用不显著;三是强对流暴雨形成前,中低层有深厚的高湿度层,而且有较好的水汽输送,而冰雹形成前,上干下湿的层结特征明显;四是对流层急流对丽江境内强对流暴雨或冰雹的形成作用不大,指示性较差;五是要重视更高层次垂直风切变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陇县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陇县公元193~2005年的冰雹灾害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对冰雹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路径、冰雹直径以及冰雹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等进行分析。结果降雹的年、月、日变化、降雹直径及造成灾害的冰雹持续时间比较显著,20世纪90年代冰雹日相对少一些,但以重雹灾为主。结论影响陇县冰雹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植被土壤和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6.
4月4日下午6时,邵阳县下花桥镇黑冲水库旁边一座山林正在燃烧。连日来,因清明扫墓,该镇接连引发三起森林火灾,数百亩山林受损,一些退耕还林树木被烧死。大火烧毁光缆线路400余米,烧毁电缆线路4条达800米,光缆、电缆线路经济损失近20万元,教训惨痛。  相似文献   

7.
4月4日下午6时,邵阳县下花桥镇黑冲水库旁边一座山林正在燃烧。连日来,因清明扫墓,该镇接连引发三起森林火灾,数百亩山林受损,一些退耕还林树木被烧死。大火烧毁光缆线路400余米,烧毁电缆线路4条达800米,光缆、电缆线路经济损失近20万元,教训惨痛。清明扫墓接连引发山火@李爱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尤其在夏天多雨季节,不少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现象,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水淹城区、坐城观海的尴尬局面。更为严重的是,当暴雨来袭,不仅城区多路段大面积积水,尤其是城市立交下穿隧道等下凹地带,积水更为严重,轻者造成汽车抛锚等财产损失,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基于此,针对城市立交下穿隧道积水问题,笔者考虑设计一个"自开式智能窨井盖",在无雨水时自动关闭窨井盖板,在暴雨天根据积水水位的上升自动打开窨井盖板,清除、粉碎杂物,确保排水通畅,保护行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贵阳地区暴雨和冰雹湿位涡对比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1997~2004年贵阳地区的6次冰雹天气和2004年贵阳地区的6次暴雨过程分别合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θe陡立密集区,θe面陡立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密集区内冰雹和暴雨容易发生;MPV1<0和MPV2>0的配置,易产生暴雨,且MPV1数值比MPV2数值大一个量级,说明暴雨发生时正压过程起着主导的作用,而湿斜压项的高值区与暴雨的落区相一致.冰雹发生时,降雹区的低层为对流层不稳定层结下(MPV1<0),有MPV2>0,使湿斜压不稳定增强,倾斜涡度得以发展,冰雹易出现在高值中心偏南一侧,(即MPV1<0与MPV2高值中心交界处),冰雹出现后,高值中心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百年一遇暴雨,带来始料未及的巨大损失与悲恸。城区、高速路积水严重,造成人员溺毙;房山地区暴发山洪,致数十人死亡。北京这个历史久远的大都市,在城市现代化方面付出了一次惨痛代价。排水问题,以残酷的面貌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项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1.
符诗存 《科技资讯》2008,(7):234-235
2006年7月14日~17日,强台风"碧利斯"袭击粤北大地,乐昌市处于强台风暴雨中心区,自7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24小时内白石镇降雨量352.8mm、乐城镇197.9mm、坪石镇287.6mm,自7月15日至7月17日3天统计,连续降雨量白石镇>486.6mm、乐城镇>319.1mm、坪石镇>413.3mm。短时间内山体崩塌群、滑坡群、坡面泥石流、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链突然发生,据调查统计,短短3天内共发生地质灾害2261处,造成29人死亡,31人失踪,倒塌房屋5518间。"7.15"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乐昌市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经实地调查、取土样分析和综合研究,初步探讨乐昌市"7.15"地质灾害成因。  相似文献   

12.
晓洲 《今日科技》2007,(10):50-53
2007年10月8日,台风"罗莎"带来的持续暴雨致使杭城大面积积水,来自杭州市城区防汛办的消息,截至8日傍晚5点,市区积水点419处,市区河道水位均超警戒水位,部分道路丧失通行能力,道路最深积水1.5米,主城区2902户住宅进水。城市交通局部瘫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突如其来的灾害性天气,让人措手不及。大风、暴雨、积水是给现代城市的一次大考验,它留给我们许多教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苏南科技开发》2005,(1):55-55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特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十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4.
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和泥石流灾害。从21日上午到22日早晨,不到1天的时间内,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215毫米,这是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其中,房山区河北镇的降水量最大,达到541毫米,属于500年一遇。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根据7月25日北京市政府的灾情通报,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截至8月5日,在北京市境内共发现79人遇难。  相似文献   

15.
开展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交由气象部门承担的重要任务,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建站至2020年甘肃省暴雨、大风、冰雹、雪灾所需的81个气象站点及区域自动气象站各要素(逐小时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积雪、降雪日数、积雪深度、冰雹直径、最大风速、极大风速...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颗粒物数排放因子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现实环境中机动车颗粒物数排放因子及其排放特征进行研究, 在丹麦哥本哈根市高速公路和城区分别设立了交通站点和背景站点, 经过长期观测计算得到交通源排放的贡献, 并结合机动车数据估算了颗粒物数浓度排放因子。结果表明, 在高速公路和城区平均车流的颗粒物数排放因子分别是(215.4±5.3)×1012 km-1和(187.1±3.1)×1012 km-1。重型车和轻型车颗粒物数的排放因子都是在城区较高, 重型车颗粒物数的排放因子大约是轻型车颗粒物数排放因子的20倍左右。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数谱具有双峰特征, 峰值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高速公路边的峰值在10 nm左右, 城区的峰值在20~30 nm之间, 高速公路和城区都出现50~80 nm的第二峰值。颗粒物数排放因子主要由粒径小于100 nm的颗粒物数决定。轻型车和重型车的颗粒物数排放因子对机动车数量和类型有一定的依赖性, 观测地点和环境等因素也会造成现实环境中机动车颗粒物数排放因子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冰雹是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且其灾致损失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如何减少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工程领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然而目前结构抗冰雹冲击研究十分有限,因此系统开展结构冰雹冲击减灾防灾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综述了冰雹力学性能,然后详细介绍了工程结构抗冰雹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最后对冰雹和强风、暴雨耦合作用及机理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结构抗冰雹冲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西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3月9-10日和4月6-7日江西省2次春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6"暴雨的雨强略大于"3·9"暴雨,但持续时间较短,2次春季暴雨的强度不大,但降水量均达到暴雨量级,且持续时间长、雨量范围广而均匀,无显著强对流天气;2)急流在"3·9"暴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水汽通量辐合是这次暴雨过程的决定因素,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上升区域与925hpa超低空低涡切变区域相对应,从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4·6"暴雨的重要因素;3)"3·9"暴雨过程中,850 hpa上的水汽输送较强,而"4·6"暴雨过程的超低空水汽更为充沛,辐合和垂直运动更强;4)"4·6"暴雨下层辐合宽广,有利于上升运动。而"3·9"暴雨上层辐散区域宽广,垂直速度更大,动力条件更好;5)"4·6"暴雨的不稳定能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热力条件更有利于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冰雹天气,对某地区2005—2010年间24个冰雹过程和19个暴雨过程的825个雷达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建立了基于雷达回波反射率垂直剖面图的冰雹自动识别的客观模型.在分析冰雹云体形成机理和结构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剖线,并用插值法生成雷达回波反射率垂直剖面图,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特征数据(强回波(45,d BZ以上)与0,℃和-20,℃温度层的高度差、弱回波区和有界弱回波区的宽度和高度).然后采用粗未选集理论数据挖掘方法对相关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自动识别冰雹天气的客观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识别模型的判别规则对28个冰雹天气过程的383个样本的正确识别命中率是82.77%,可有效地识别和预报冰雹,有助于减轻冰雹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廖廓  周乐照  黄美金 《科技资讯》2007,(26):143-144
2007年4月1日下午到夜里,福建省中北部地区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先后有18个县(市)出现冰雹,最大直径50~70 mm.福州市仅永泰一县就造成一万余人受灾[1],直接经济损失达488.8万元.本文将主要运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此次过程中福州市出现的冰雹天气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