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基于多智能体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混合式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混合式体系结构,统一规划了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在该体系结构中设计并实现了硬件接口、慎思式和反应式三种智能体,提出使用多样化的信息组织形式,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易扩展性。在具体的物理实现上采用了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结构,并对各组成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描述。测试结果证明了本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网络硬件支持Gb/s的带宽已成为现实.但是由于分层网络软件频繁的系统调用和内存-内存拷贝,物理层和应用层之间形成性能鸿沟.虚拟接口体系结构是一种崭新的机群系统内部通信思想,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直接与网络相联系的虚拟接口,使操作系统不参与进程双方的通信过程,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首先介绍了虚拟接口体系结构,然后为Berkeley模型建立了Petri网模型,通过模型对其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活锁问题给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软件总线研究及其在水电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巍  赵海  张浩华  赵明  周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2):2710-2715
针对复杂系统仿真软件开发中柔性设计和软件复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软件总线体系结构的系统集成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在水电仿真系统的设计实现中应用了该方案.在复杂仿真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中采用软件总线体系结构,有利于应对系统扩展和变化,同时也通过松耦合连接使得系统中组件的重用性得到加强.基于软件总线的仿真系统开发体系,易于实现复杂系统的仿真建模与定制实现,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与FPGA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测速雷达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与FPGA的设计新方法。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中,低层的信号处理算法处理速度要求高,但运算结构相对简单,适用于FPGA进行硬件实现。而高层处理算法控制结构复杂,通信机制强大,适用于DSP软件编程处理。首先简单介绍了该系统所使用DSP的特点,然后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软件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SOA的指控仿真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指控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程度大,提出了一种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分层体系结构。利用这种结构,运用SCA(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方法将指控仿真系统的服务进行构建与组合,在系统交互过程中结合Web服务实现下层功能组件的透明封装和上层服务的灵活调用,从而缓解了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可以运用这种分层的体系结构来开发其他的具有中心服务器的异构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下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控制层进行实物仿真和对感知层以及执行层进行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下机器人半实物运动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不仅能够对整个系统的软件逻辑进行测试,同时能够对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体系、数据接口、可靠性都进行验证。详细阐述了水下机器人半实物运动仿真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体系结构,并对虚拟仿真中的水动力仿真、运动传感器仿真以及实物仿真中的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远距离航行仿真试验和避碰仿真试验证明了所设计的水下机器人半实物运动仿真系统对实际海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消息的分布式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某激光制导武器仿真系统的分布式仿真程序。该程序统主要由主控程序、仿真主程序、激光控制程序、二维定位反射镜系统控制程序和三轴转台控制程序等5个分布点程序构成,它们通过消息通信构成完整的分布式程序。编程过程和实验表明,基于消息的设计方法降低了分布式程序的设计难度,而且使程序具有灵活、易于扩充的体系结构;采用该方法编写的分布式软件能够实时完成某激光制导武器的数字仿真和半实物仿真,达到了系统的研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舰船红外成像目标实时识别与跟踪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时考虑硬件设计、算法研究、软件实现三个方面,成功高效地设计了一个舰船红外成像目标实时识别与跟踪系统。硬件上采用主从式结构,主机为控制计算机,从机为TMS320C6201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算法研究尽量实用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软件实现时,基于硬件和软件采取了许多优化措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光电干扰效果评定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防空C3I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防空C3 I系统的特点 ,对分布式防空C3 I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分布式防空C3 I系统的逻辑结构 ,分析了所建体系结构的节点特点、节点访问权、节点隶属度关系、节点状态等。通过对其体系结构的分析 ,论述了建立一个完全分布的防空C3 I系统的通信网络结构以及其通信信息格式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体现了分布式防空系统的冗余性、重组性和抗毁性 ,对分布式防空C3 I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于超机动飞行控制研究的实时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恩  郭锁凤 《系统仿真学报》1998,10(1):51-54,60
讨论一个用于新一代歼击飞行控制研究的飞行员在环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问题,简单地介绍了仿真对象和控制律的情况,并给出了系统的操纵方式,文中介绍了采用分布处理技术设计系统的有关问题,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可提高系统处理速度并降低软件难度,最后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
军用数字线路倍增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线路倍增设备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军事通信无线信道特点,构建了一个军用数字线路倍增设备,给出了设备的总体组成及功能描述、中继接口板(TCU)和承载接口板(BCU)设计方案、软件结构组成框图等。对设备承载帧的误码率分析表明,系统性能符合军事无线通信的传输特性。综合分析表明,该设备可使无线信道利用率提高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软件仿真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软件仿真技术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软件仿真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重点抽样技术(Importance Sampling) 对仿真估值扩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所起的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以正弦型非线性调频信号为载波样本,提出一种非单频波带通调制方法--正弦型非线性调频键控(sine non-linear chirp keying, SNCK)。通过调整时间带宽积和频率变化曲线频率等参数,SNCK可实现满足不同信道环境和服务质量需求的无线通信。同时,由于采用非单频波作为载波样本,SNCK具有较好的多普勒频移抑制能力。构建SNCK的数学模型,分析已调信号正交化设计方法、频域特征及信道适应能力等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甚小线性调频键控,SNCK具有相近的高白噪声抑制能力和频域能量集中度;相较于最小频移键控,SNCK具有更强的多普勒频移抑制能力。SNCK可作为通信终端高速率运动场景下的变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带通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四相相移键控 (QPSK)调制信号可等效为限带高斯随机过程及射频信道中功率放大器可等效为带通非线性模型 ,及利用功率级数描述其非线性 ,分析了在码分多址 (CDMA)系统中采用QPSK载波调制时信号通过非线性射频信道后功率谱的分布 ,利用输入、输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 ,计算了系统三阶交调指标。该结果对CDMA基站发信机的设计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刻画复杂无线通信场景下车对车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特征, 结合双圆柱模型和椭球模型, 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维基于几何随机信道模型, 并推导了仿真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环境中移动和静止有效散射体的分布, 能够体现各种实际场景中散射体分布形式、天线阵列排列方式及车流量密度对空时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等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该参考模型扩展了基于几何的车对车信道建模方法, 可服务于车联网环境下车载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同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发射端完全已知信道的状态特性时,接收与发送的联合优化设计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然而由于实际通信系统中有限比率的反馈比特数,发射端往往只能已知部分信道的状态特性。利用格拉斯曼空间中的装填问题,提出通过反馈比特数来选择多波束矢量并与功率控制相结合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优化设计方法。仿真比较了信道特性完全已知和有限比特反馈下部分信道特性已知时基于不同优化准则的预编码系统的性能。仿真同时证实了提出的预编码设计方法的误码率接近信道完全已知时的预编码系统的性能。该设计方法可应用到实际的具有反馈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快变衰落信道的Matlab仿真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代光发  陈少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14-216,237
研究信道的快变衰落特性及其仿真实现方法对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信道仿真方法主要用于缓变衰落信道,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工作频率更高,容量更大,用户移动速度更快,信道的快变特性更加明显。为此,研究了基于时间延迟线(TDL)模型和多速率滤波的快变信道仿真方法,讨论了其仿真实现过程,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和实现容易的优点。还分析了快变信道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快变信道中的OFDM系统均衡器设计与性能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协作分集可以有效地减轻无线信道衰落、改善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一种高效编码协作协议。该协议将空频编码和星座编码相结合,可以提高频谱效率。推导了该协议的成对错误概率,分析了协作分集性能,给出了多径衰落信道下Viterbi译码器的判决度量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新编码协作协议可以获得高频谱效率,用户间信道延迟扩展对系统误比特率(BER)性能影响较小,而上行链路信道的延迟扩展对系统BER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有色Petri网在通信协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必水  郦泓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Z1):112-113
有色Petri网(CPNs)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对系统进行设计.有色Petri网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领域,很多CPNs项目在工业中得以应用.通讯协议、操作系统、硬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和软件设计也是有色Petri网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小卫星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特点和功能,通过对几种型号小卫星系统的研究,给出了柔性测试床的软硬件体系结构,阐述了柔性测试床星上和地面两部分的设计思想,主要介绍了通信参数的动态配置、TM数据信号的定义与解析的实现方法。小卫星柔性测试床已成功应用于三颗小卫星系统的研制,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