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偓  杨万友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3):26-30,41
文章通过对卢前五首旧体诗歌、散曲和有关文章的剖析,见证了喜饶嘉措在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在内地文化界、教育界传播藏族诗学,介绍藏族诗人的重要事实,论证了喜饶嘉措为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所做的杰出贡献,颂扬其为国家前途,、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
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先生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藏族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藏族建筑、古碉、格萨尔造像艺术及藏族面具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著有10余部藏学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文章主要对杨嘉铭教授的成长经历、藏族建筑及古碉文化方面进行了采访,并对有关藏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土登彭措教授是研究藏族历史、藏医以及藏族天文历算等方面的当代藏族著名学者,特别对于古象雄文化有着颇为独到的见解与研究。文章主要围绕土登彭措先生的学术成果,对藏族历史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作者考查喜饶大师与更登琼佩是否存在师徒之谊三访喜饶大师之徒拉仁巴格桑坚措的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雪康.索朗达杰教授是原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22年,他生于西藏首府拉萨,从小接触藏族传统音乐,并受过专门的训练。青少年时候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弹奏各种藏族传统乐器,在藏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到建树。文章根据2004年3月西藏电视台藏语版《七色风》栏目就藏族传统音乐、舞蹈问题对雪康.索朗达杰教授进行采访的录像实况摘编,主要对藏族卓舞、热巴舞、卡尔舞等歌舞的起源、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雪康·索朗达杰教授是原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22年,他生于西藏首府拉萨,从小接触藏族传统音乐,并受过专门的训练。青少年时候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弹奏各种藏族传统乐器,在藏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到建树。文章根据2004年3月西藏电视台藏语版《七色风》栏目就藏族传统音乐、舞蹈问题对雪康.索朗达杰教授进行采访的录像实况摘编,主要对藏族堆谐、朗玛、森白果子、道歌等歌舞的起源、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教授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我们在纪念雪康教授的同时,希望这一篇访谈也能给读者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8.
译者整理藏兽医方剂48个,这些方剂是以藏文写成,译者在整理时译成汉文,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已故著名藏兽医专家若尔盖·尼玛生前所著的《藏族民间常见畜病诊治》一书,某些方剂经著者临床验证确有疗效,可供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研究藏兽医药学遗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南的皋兰山麓,海拔1600米。山上林木葱郁,气候湿润,故适于藻类植物生长。早在1947年饶饮止教授“中国淡水藻类之研究,十四,甘肃淡水藻”一文中就报道了五泉山的蓝藻共三种。这三种蓝藻标本主要是由孔宪武教授和郝景等采集提供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3):35-35
最近,校学术委员会对各院部、各单位上报的19项课题进行了严格评审,确定学院汪孝若教授的《区域历史地理——西藏地名结构与化研究》(专)、艺术学院阿旺晋美教授的《丹巴绕旦教授唐卡绘画艺术传承研究》(专)和卓玛助教的《藏族拉弦“哔旺”技法》、图书馆格桑旺堆讲师的《藏族学描写鉴赏》(专)和樊海平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化述了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主要的教授与考试方法一诤辩的学术渊源和在藏区的传播发展,以及诤辩的主要内容、方法等。阐明诤辩不仅是藏族哲学思想的方法论,也是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最重要的手段,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才让太教授长期从事苯教文化研究,在国际藏学界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以苯教历史为主线,着重探讨了苯教文化的渊源、内涵、特性及其发展过程,并对苯教古文献的历史和学术价值作了评析。认为,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分世续苯和雍仲苯,经历了前、中、后弘期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对藏族文化以及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甚大,对研究和还原藏族远古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秋芝 《西藏大学学报》2012,(6):115-120,138
文章将民间故事的类型解析与文化解读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故事类型研究和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藏族机智人物故事的亚型及其情节结构。其中巧解难题、斗阎王、公鸡蛋等多数亚型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重叠交融,另有戏谑喇嘛等亚型体现了藏族口头文化的特征。其次,文章还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读,指出藏族的饮食习俗等日常生活文化是机智人物故事产生、形成的温床,而宗教信仰等历史文化观念则深深地渗入其间,使藏族机智人物故事呈现出鲜明的藏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文天文历算学方面的资料,认为其历史悠久,内容涉及五行、纪日法、八卦、二十八宿、十二生肖以及十二因缘等。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族历法方面保留有比较全面的资料,对此进行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藏族天文历算文化,尤其是藏族历法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4):115
由我校文学院刘永文教授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藏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该项目具体研究跨文化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使跨文化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解决藏族大学生的语言认同、身份认同、宗教认同、行为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与区体育局联合组织申报的科研项目———《昌都藏族体质特征与西藏竞技体育发展研究》,最近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立项资助。本课题将通过对昌都、林芝等地区的藏族体质特征、生理机能、环境与遗传、膳食结构特点与营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族体质特征和运动能力,探讨如何设置西藏竞技体育项目,提高西藏体育运动水平,同时为西藏和国家竞技体育运动的选材和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库提供有价值的藏族人种的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为中国体育人才总体布局和国家奥运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我校与区体育局联合申报的一项…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与甘肃交界的摩天岭两侧7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一支2万余人口的族群--白马藏族。白马藏族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这支藏族支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但作为生活于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的一个族群,其在  相似文献   

18.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藏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以歌舞为载体表达本民族对神的敬畏和民族信仰。因此,对藏族宗教舞蹈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藏族宗教舞蹈的艺术性和宗教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舞蹈的精髓,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发扬西藏民族文化,更好地引导藏族宗教舞蹈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藏族服饰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族服饰艺术独特而瑰丽,显示了藏民族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水平。通过对衣与饰两个层面的考察研究,文章概括了藏族服饰的艺术表现力,包括服饰结构形态、色彩、图案及配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藏族服饰蕴藏的丰富的审美涵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审美倾向、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了藏族小说旨在穿越历史探寻规律,挖掘藏民族个体与群体的精神世界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着力表现藏族百姓的人性美、藏族英雄的崇高美和青藏高原的神奇美等方面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