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重庆梁平篌竹产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地条件和篌竹生长状况,选定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全氮、水解氮作为立地调查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和等级系数法对其中定性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对立地因子的主分量分析表明:篌竹立地条件分化主要受控于土壤肥力、土壤表层特征和立地形态3个主分量;运用层次聚类法对3个主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可把篌竹立地划分为中下坡厚土少石型、上坡中土少石型、山脊贫瘠荒芜型和陡坡薄土多石型4个立地类型。在分析各立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类分析的风景林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对该森林公园内83个林班的17个立地因子进行了调查,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导因子,再以主导因子为依据聚类划分立地类型。结果表明:以土壤厚度、坡向、凋落物厚度等8个因子为主导因子,可将该森林公园划分为薄土层中石砾厚凋落物、中土层轻石砾厚凋落物等8个立地类型。在立地类型划分基础上,探讨了立地质量对风景林构建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当间伐和增加林窗等林分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淳化县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分布参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树种的根系消弱系数 (rootextinctioncoefficient) β是确定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参数。通过研究渭北黄土高原淳化县境内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确定了该树种在不同立地上 β值的大小。结果表明 ,阴坡立地的 β值均在 0 .982以上 ,而阳坡立地上的 β值则一般小于 0 .982 ,说明阴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阳坡立地上的分布深度。其细根 (Φ <1mm)的分布深度大于较粗根系 (Φ <3mm)的分布深度 ,这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 ,适应干旱环境 ,促进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用各立地类型中杉木和马尾松的地位指数,把凭祥市的立地类型分成3个等级,地位指数-≥18为好14 ̄16的为中,≤12的为差,结合土壤特点,林木生长量和地位指数,提出各立地类型的适宜造林树种和相应的营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成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利用城镇收入-消费差作为测度指标表示消费潜力,采用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等空间数据研究方法,分析2000—201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消费潜力的时空演化格局以及地域类型划分来反映未来消费的热点地区.结果显示:(1)2000—2008年期间长江经济带消费潜力差异是处于波动的状态,到2008年之后各城市之间的消费潜力差异逐渐减小.(2)2000—2018年消费潜力冷热点的空间集聚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消费热点区集中在长三角城市群,冷点区集中在长江中游地区并有扩散趋势.(3)消费潜力出现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状态,其总体范围逐渐扩大.由于较高潜力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加,较低潜力地区与低潜力地区由最初的集聚变成"碎片式"城市分布,因此消费内在潜力进一步扩大.(4)通过潜力的地域类型划分发现高速增长区有成都、长沙等城市,这些城市成长速度和经济发展较快,可以更快带动消费的增长;同时中下游的二三线城市大多属于中速增长区.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经济学消费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类型划分,了解未来长江经济带消费潜力可以进一步释放城市消费空间,可为后续研究消费影响因素作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为保持水土,美化,净化环境,提高生态林业建设,在土石方大坝工程措施完成后,通过调查,测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临汾市汾河滩涂微域立地条件类型,分成三类,产结合实际划分成五类,根据所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对造林,林种,树种进行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8.
<正>在广西大桂山试验林区,收集地面实况,处理、判读遥感图象,从遥感图象上提取有关地形、植被、土壤及气候等立地信息,并将它们量化及主成分分析;采用排序法划分立地类型,编制航空象片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及拟合产量预报模型,以评定立地质量,判读、转绘、编绘立地图。这些图、表的精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岸防护林造林地立地类型的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海岸防护林造林地具有特殊的立地条件,其立地类型的分类是沿海造林的科学基础。我国海岸带和岛屿的造林地可采取立地类型带(亚带)、区、级、组、型的五级分类系统。海岸带(包括岛屿)造林地立地类型大尺度的分区,根据气温、水分条件、海岸类型分为7个带12个亚带55个区。级、组、型为中、小尺度的分区,根据各立地类型区的中地形、小地形、地形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等具体划分。  相似文献   

10.
11.
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该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的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其发生、发展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效益与土壤水分的平衡.文章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刺槐生长模型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研究,以期了解黄土高原刺槐生长模型的特点、进展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刺槐根瘤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幼瘤的超微结构。刺槐根瘤中侵入线丰富、粗大,内具有高电子密度基质,基质中包埋大量根瘤菌。根瘤菌通过降解侵入线壁和从侵入线无壁泡中释放两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质  相似文献   

13.
刺槐根瘤菌侵入线研究中的电镜制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显示刺槐根瘤中侵入线超微结构的电镜制方法。以透射电镜制样方法为基础,将制好的刺槐根瘤树脂块,在同一部位用超薄切片机制成厚切片和超薄切片。厚切片经脱树脂后,扫描电镜观察;超薄切片经染色后,透射电镜镜检。  相似文献   

14.
刺槐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通过研究其木纤维分子的长度,宽度与材积生长量的关系,可知其木纤维分子长度,宽度变化规律与与其胸径生长量的变化规律有共同的特点。且木纤维分子长度,宽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年龄和刺槐的数量成熟龄相一致。由此可做为幼年材和成熟材,幼龀林和成熟林的分标准,同时为更好地进行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以皖南山区中部杉木林90块实测样地为资料,按照数量化理论(Ⅰ)的数学模型,用不带交互项与带交互项的反应表,以定型程序上机电算,分别编成立地质量数量化得分(评定)表。 通过对复相关系数、残差相对值分布及林分达标准年龄时的检验,认为在该地区采用立地质量数量化评定法对杉木丰产林进行宜林地选择、生产力预估及经营管理是可行的。 带交互项模型虽对复相关系数提高甚微,但预测值更接近于实际。梯形得分表便于使用单位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选定。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地区强降温过程的气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三峡地区强降温过程的标准,利用宜昌台1952 ̄1995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统计了历年9月 ̄次年4月强降温过程出现的次数,分析了强降温过程温度状况与年际变化等天气过程的气候规律,分析特别指出:从年代际来看,自80年代起,9月、12月和1月份强降温过程次数明显减少,强冷空气活动少,致使近年来宜昌地区连续出现暖冬天气。  相似文献   

17.
安徽巢北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风暴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徽巢北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骊山组属浅海陆棚环境沉积,在正常波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存在两期风暴沉积,属事件性沉积。具有风暴沉积特有的垂向层序,反映了一定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安徽省运动训练系统内人才结构性基础上,运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针对省情对其人才队伍学历状况、年龄结构、任教来源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皖东南低山丘陵地区12个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对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定,评定的结果与情况吻合;分析杉木各生长因子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用SAS软件建立了蓄积,树高,胸径的数学预测模型,所建的模型把年龄,林分密度和立地指数有机结合起来,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生长预测和产量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徽景天科野生资源及开发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徽有野生景天科植物29种,隶属瓦松属(Orostachys)、八宝属(Hglotelephium)和景天属(Sedum)。因其富含化学成分,建议在医药、食用、观赏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开发研究力度,将其潜在的野生价值转变成实际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