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荧光淬灭机理研究了氟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氧氟沙星,衣诺沙星与3种蛋白质(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胰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实验当中所得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类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与其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实验条件下测定了胶囊及人工合成样中洛美沙星和衣诺沙星的含量,其浓度范围分别为0.018~0.878和0.030~3.171μg/mL。  相似文献   

2.
以2,4-二氯-5-氟苯乙酮为原料,通过β-酮酸酯化,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同2-氨基嘧啶发生取代反应,再经环合、硼络合和哌嗪化反应合成得到了N-嘧啶取代喹诺酮抗菌化合物,总收率为22.4%,并研究了其抗茵活性。  相似文献   

3.
简单地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广谱抗菌性,重点提出了氧氟沙星与依诺沙星两大类药物,分别阐述了其作用机理、抗菌谱及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其中代表药物分别为泰利必妥与福禄马。  相似文献   

4.
简单地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广谱抗菌性,重点提出了氧氟沙星与依诺沙星两大类药物,分别阐述了其作用、抗菌谱及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其中代精药物分别为泰利必妥与福禄马。  相似文献   

5.
恩诺沙星     
新兽药恩诺沙星(英文:Enrofloxacin),化学名为1-环丙基-6-氟-1,4-双氢-4-氧-7-(4-乙基-1-哌嗪)-3-喹啉羧酸,分子式:C_(19)H_(22)FN_3O_3,分子量:359.35结构式:该产品是最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新兽药,于93年2月(?)研制成功。由于当时国外有、国内无,被农业部定为国家级二类新兽药批准生产,94年6月投放市场。现有2.5%、5%、10%溶液剂和0.5%、2.5%注射液等规格。  相似文献   

6.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如奥比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其荧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喹诺酮类药物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测定条件下,奥比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的荧光强度与其体积质量分别在1.0×10~(-2)~2.0,1.0×10~(-2)~2.0,1.0×10~(-3)~0.50 mg·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0,3.0,0.50 μg·L~(-1).该方法用于测定血清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无论在研究开发还是临床应用方面均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随着该药在兽医临床和水产养殖广泛应用,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中残留的氟喹诺酮抗生素(FQs)所造成的长期生态及生理毒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紫外光活化过硫酸盐的新型高级氧化工艺氧化降解水中典型氟喹诺酮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并通过量子化学分析与质谱检测结果提出UV/过硫酸盐工艺降解环丙沙星的详细降解路径.结果表明,该工艺降解CIP最佳pH为9.0,30min反应后,溶液体系中检测出包括醇类、酚类、酰胺类及酮类等在内13种中间产物,且部分中间产物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氧化反应主要集中在喹诺酮核心的C-F键、羧酸基团及哌嗪基团上.UV/PS工艺降解环丙沙星的降解包含四个主要路径,通过一系列的脱氟、光裂解、取代、加成及脱氨基反应,最终导致目标物开环裂解.  相似文献   

10.
用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与配体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制得镧系乙酰丙酮-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新型配合物,Ln[(FBOP)4P]acac(Ln:镧系元素Dy,Ho,Er,Tm;FBOP:4-氟苯氧基苯基;P:卟啉;acac:乙酰丙酮),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双齿轮配位的乙酰丙酮和一个四齿配位的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组成的,由于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之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型的大环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酸碱中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形态光谱性质受酸碱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强酸介质(pH<3)中,氟喹诺酮为强阳离子,荧光和紫外强度较弱;当pH为3~4时,氟喹诺酮为两性离子形式,荧光强度和紫外强度最大,环丙沙星(CIP)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280和459 mm,诺氟沙星(NOR)为281和450 mm;当pH为中性时,氟喹诺酮为弱阴离子,光谱蓝移,同时强度降低;在碱性条件下,氟喹诺酮为阴离子,荧光和紫外强度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但光谱形状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以直接缩聚法将4-(4’-羟苯基)-2,3-二氮杂萘酮、二(4-氟苯基)苯基氧膦和二(3-磺酸钠-4-氟苯基)-3’-磺酸钠苯基氧膦引入到聚合物主链,通过改变磺化单体的比例,得到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三磺化聚二氮杂萘酮醚氧膦聚合物.分子中的二氮杂萘酮基团和磺酸基团的分布方式使相应的聚合物膜具有适当的吸水率、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氧化性.尤其是高磺化度的膜在具有较高电导率的同时仍能保持较低的溶胀和突出的耐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快速分离柱HPLC测定猪肉中氟喹诺酮类兽药的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7种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方法(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氟罗沙星及洛美沙星).样品采用1%醋酸/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ZORBAXStable Bound(4.6 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20%的乙腈(含0.1%的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 nm,主要氟喹诺酮类兽药在3.5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待测组分与峰面积在0.2~50μg/mL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达到2.5~4.6 ng/mL,加标回收率在95%~104%之间,RSD<3.2%(n=5)。新方法准确、灵敏、快速.  相似文献   

14.
基于3-(4-(5-(4-(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苯乙炔)-噻吩-2-基)-2-氟代苯)-2-氰基-丙烯酸(AS5)敏化剂的D-π-A结构,通过修改π链,设计了2组新型的芳胺类敏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析了该敏化剂的基态和激发态,同时研究了其几何结构、前线分子轨道、内部电荷转移过程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此外还计算了该敏化剂的电子注射驱动力、再生效率和光捕获效率等一系列影响敏化效率的理论参数,对所设计分子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敏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有效的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当噻吩基团处于敏化剂锚定基团附近位置时,其所对应敏化剂拥有较强的吸收带及较大的内部电荷转移量以及足够大的注射驱动力和再生驱动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杀菌能力及抗肿瘤活性,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为了研究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的活性与分子结构两者之间的定量结构及活性关系(QSAR),基于分子的空间邻接矩阵,使用程序计算了48个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和电性距离矢量,优化筛选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E_1,E_8和电性距离矢量的,M_(26),M_(32),M_(36),M_(81)共6种参数,建立了这些分子的活性与E_1,E_8,M_(26),M_(32),M_(36)和M_(81)共6种参数的多元回归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将筛选得到的6种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法的输入层节点,采用6-4-1的网络结构,建立了相对预测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神经网络QSAR模型,所得预测活性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为0. 992 5,利用所建模型计算得到的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活性预测值与相关实验值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0. 87%,两者非常吻合。结果表明,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的活性与6种结构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基团类型和连接方式是影响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高效低毒新型药物的分子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2-丙烯酸2-(4-苯甲酰-3-羟苯氧基)乙基酯(BHEA)为功能单体,采用溶液共聚法合成了紫外吸收型氟硅化丙烯酸树脂.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研究了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紫外光吸收性能;通过热重分析法(TGA)、水接触角(CA)和氙灯加速老化试验对由树脂制备的涂膜的耐热性、疏水性和耐老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氟、硅及紫外光吸收基团,且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由该树脂制备的涂膜耐热性较好,水接触角达到92°,表现出明显的疏水性能.同时,由于紫外吸收基团和有机氟、硅的协同保护作用,树脂耐候性明显提高.经过1 000 h加速老化试验,涂膜色差为3.12,保光率高达80.4%.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法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对在依诺沙星(ENO)共存下的氧氟沙星(OFL)和诺氟沙星(NOR)进行同时定量测定.当组分数选为3时,获得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0.5)%和(98.2±0.4)%;组分数选为4时,回收率分别为(100.3±0.4)%和(98.4±0.5)%.对实际药物中OFL和NOR的含量进行测定,所测结果与标示含量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直接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所做的4种水产动物病原菌肠型点状气单细胞、荧光假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的药效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125、1.56、0.00625、0.025ug/m L,均对这些病原菌高度敏感。依据该氟喹诺酮类的药效学、药动学和毒力学特性,设计出水族专用新鱼药“水族康泰-I”。本品一般预防剂量为0.2~0.4g/(kg.d),治疗剂量为0.8~1g/(kg.d)。防治鱼病临床显示,其保护率100% ,治愈率在95% 以上,药效快、抗菌广谱,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活性基团拼接的分子设计方法, 将两类活性杂环N-多氟烷基-4-苯基-5-对碘苯基-1,2,4-三唑-3-硫酮和N-多氟烷基-5-对碘苯基-1,3,4-(口恶)二唑-2-硫酮以Sonogashira偶联的方式进行拼接,设计并合成了几个新型双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NMR,19FNMR,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互花米草(SAF)叶提取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nO纳米颗粒(Nano-Zn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表面形貌、活性基团、晶型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ZnO纳米颗粒对孔雀石绿(MG)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互花米草叶提取物绿色合成的ZnO纳米颗粒具有丰富的含氧活性基团、较小的粒径和良好的分散性;经计算Nano-ZnO带隙能为3.09 eV,表明其光吸收利用效率较高;可见光下Nano-ZnO对孔雀石绿(MG)的降解效率达到98.2%;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h+和·O2-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物种;Nano-Zn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是ZnO的2倍。该研究为互花米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为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