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藏于山西省博物院的牺尊立人盘,把生动活泼的牺尊,身段婀娜、面目清秀的少女和做工精美的镂空盘有机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器上纹饰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特点。该器充分体现了战国青铜工艺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艺术。  相似文献   

2.
长治地区出土的关于崔氏的墓志与北魏时期清河崔氏有密切的关联,清河崔氏在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移居长治地区,入隋唐以后仍留居此地。  相似文献   

3.
经鉴定,南越王墓动物遗骸共有21种,其中无脊椎动物8种,鱼类4种,爬行类2种,鸟类2种,哺乳类5种.遗骸具有鲜明的珠江三角洲沿海动物区系的特色.组合反映出热带—南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南越王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耕、渔猎的多元经济结构;以及动物随葬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李洲坳东周墓出土玉器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显示所测4件样品均为透闪石质软玉;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样品G47∶3和G36∶1由较纯的透闪石组成,G21∶1和G21∶2主要矿物为透闪石,但是出现高岭石矿物的峰,表示其受沁后,出现黏土化。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孔子形象变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国时期的孔子形象,在诸子典籍中一方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突出的方面则是孔子的形象开始产生变形.主要从百家争鸣、诸子横议的文化背景;孔子的巨大影响及儒家学派创始人的独特地位及孔子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战国孔子形象发生形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农家思想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代,农家的产生是时代孕育的结晶,战国时代的农家可分为农业政治经济思想学家和农业技术专家两大学派,这两派农家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都有较大的贡献,对于此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战国"一词始见于《管子》,其本义并非"时代名",而是"军事强国"或"能战之国"之意。西汉刘向编定《战国策》,"战国"一词始有"时代名"义项。其后,"能战之国"和"时代名"两个义项同时存在,各为所用。至隋、唐间,作为"时代名"义项逐渐成为释"战国"一词的主要义项。  相似文献   

8.
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战国时期楚国灭越置江东郡、楚子灭巴置巴郡的说法,均缺乏可靠的历史根据,不能成立。楚、秦黔中郡郡治当为一地,秦黔中郡辖境较楚黔中郡略大。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纹样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从纹样的总体文化内涵上,分析其人文背景、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寓意.归纳出这一时期丝绸纹样的构成特点,为继承和创新现代丝绸纹样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乱世,出现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人,即逆时之士、隐逸之士与顺时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逆时之士不满于现实,不愿与世沉浮,他们固守着自己的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隐逸之士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超然物外,或游于精神世界,或躬耕于田园;顺时之士与此二者恰恰相反,他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在周代,列国诸侯可以称为公,所以诸侯之子通称为公子。公子称谓本身并不具有区分嫡庶的宗法意义。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后,历代皇帝不再称公,其子也不再称为公子。汉代又赋予了公子一词新的含义,公子被逐渐用来称呼一些权贵人家的富有子弟。战国时期的信陵、平原、孟尝和春申四封君,按照先秦公子的标准衡量,二人为公子,一人为公孙,一人仅为辩士,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们并称四君,而不称四公子。直至西晋的张华作《游侠篇》后,所谓战国四公子的说法才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3.
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和以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曲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历史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政治的过多干预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为历史文化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和以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曲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历史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政治的过多干预对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为历史文化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