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预防术后脂肪液化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1637例腹部手术(其中前两年846例 ,后两年改进术中操作方法7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846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1例 ,治疗组791例发生脂肪液化4例。结论:通过改进操作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1994年腹部手术1183例进行了调查,其中Ⅱ类以上切口626例。结果表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4.39%。低于国内报告的13~18%。而感染的重点人群是病情复杂,年老体弱,年幼儿,急诊发生率较高。提示术前做好全面检查恰当处理,充分备皮、消毒、术中术后避免切口污染,合理使用抗生素为预防的主要环节。旨在将切口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施非药物护理措施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实施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0-8 h内、8-16 h内、16-4 h内、24-32 h内采用手术及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护理措施,对照组未采用该护理措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术后0-8 h,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感受没有较大的差异,由于P〉0.05,因此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而在术后8-32 h,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感受要低于对照组,P〈0.05,所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价值。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非药物护理措施,在术后8h后能够减少其疼痛感受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最大日6岁.最小59岁。其中胃癌1日例,结肠癌9例,直肠癌9例.急性化脓性粳阳性胆管炎己例,肝癌1例,胆总管结石21例.胰头癌6例。  相似文献   

6.
魏琴 《甘肃科技》2020,(24):114-116
分析剖宫产术中用0.05%碘伏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对腹部切口愈合的价值。随机选定剖宫产产妇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在腹部切开后使用酒精进行伤口外敷,研究组用0.05%碘伏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对组间的腹部切口愈合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过敏、脂肪液化)与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人际关系)进行指标对比。研究组的腹部切口愈合优良率、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人际关系)指标均更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过敏、脂肪液化)指标要更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性。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0.05%碘伏溶液冲洗腹部切口,有利于促进腹部切口尽快愈合,能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提高产妇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方法观察组于发现脂肪液化后先挤净渗出物,再以碘伏纱块覆盖伤口,同时予以红外线照射40min;观察组常规进行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及缩短。结论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济、有效、痛苦小。  相似文献   

8.
王柳艺  陈虹 《科技信息》2013,(18):137-137
目的:探讨寻找科学合理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对术后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某医院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进行手术指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指征中难产比例慢慢下降,社会因素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手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严格护理以及恢复指导,给予精心的护理后均恢复出院。结论:无手术指征的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须提高人们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使用剖宫产,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和观察,从而提高患者对术后手术切口恢复情况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方法观察组于发现脂肪液化后先挤净渗出物,再以碘伏纱块覆盖伤口,同时予以红外线照射40min;观察组常规进行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及缩短。结论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济、有效、痛苦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方法 观察组于发现脂肪液化后先挤净渗出物,再以碘伏纱块覆盖伤口,同时予以红外线照射40min;观察组常规进行换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及缩短.结论 碘伏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经济、有效、痛苦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总结闭合性腹部外伤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均进行全面、早期的护理及监测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结果对于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腹压增高的患者,强调早期、全面、动态监测循环、呼吸、泌尿、中枢神经等系统及腹部情况,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早期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从而有效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结论早期、全面的护理及监测可及时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从而有效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2.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年1~12月416例4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9.5%,其中术前0.5~2h应用的仅为60例(占14.4%),术前>2h的354例(占85.1%)。术后应用时间24~48h的18例(占4.3%),>48h的396例(占95.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为氨曲南、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结论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皮内缝合方法。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间,1864例腹部切口常规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后,不予缝合,切口作皮内连续缝合,术后腹带及沙袋加压包扎48h。结果:186例切口对合整齐,呈线状愈合,无红肿、硬节及排异现象,切口愈合良好。不拆线,住院时间短。结论: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的皮内缝合方法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手术室中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收的5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且仅为其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实施情况,归纳出引起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5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对照组基础上临床予以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引起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包括急诊手术、接台手术、手术时间≥3h及非层流室手术期间有人员参观;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切口感染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了Dexon线在腹部纵形切口皮内缝合中的效果,探讨其使用方法。资料及方法:采用美国氰胺公司产品4-0 DexonⅡ行连续皮内缝合78例,其中剖宫产61例(78.4%),子宫切除术8例(10.2%),附件切除术4例(5%),腹部疤痕者5例(6%)。78例均为下腹正中纵形切口。结果:78例皮内缝合腹部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由于DexonⅡ行腹部纵形切口皮内连续缝合,腹壁不留针眼,切口对合良好,外观美观,加之不拆线,缩短住院天数,深受病人欢迎。  相似文献   

17.
张东风 《科技信息》2012,(28):93-93
本文阐述了手术切口缝合的要求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6月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742份,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42份Ⅰ类切口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无指征用药195份,联合用药209份;在首次给药方面,术前0.5~2h应用169份(占22.8%),术前>2h应用266份(占35.8%),术前不用而术后应用307份(占41.4%)。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存在着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时间长、联用率高、药物使用不当等几方面的情况,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合并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1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对手术技术和合并症进行总结。结果 出现合并症者23例,无术后感染闰例。结论 为减少合并症,术前要认真阅读X线片,正确选择手术切口、假体固定方法,准确固定假体。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综合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以及随访1年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综合护理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