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慢性咳嗽的病机特点是易伤肺之气阴,最终多转化为肺脾气虚、痰浊恋肺或肺肾阴虚、痰浊恋肺两大证型,临床以补虚与祛邪并重为原则,分别采用补肺健脾、化痰止咳和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眩晕病辨证施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眩晕证的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方法 采用补益气血、平肝熄风、使其全方互相协调、相得益彰之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痰盛气虚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两虚型重症内耳眩晕病37例。结果 治愈27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 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重症内耳眩晕病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以夜间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患者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彻夜不眠.失眠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属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实者多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李老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是体针加耳压配合来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本论述通过对临床46例失眠患者的治疗,来观察针灸对失眠的疗效,为针灸能够很好的治疗失眠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10年的文献报道,探讨了中医证候在继发性闭经中的分布与组合规律。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医药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相关文献,统计和分析其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与结论:继发性闭经的发病病位证素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肾、肝、脾、心、胃;病性证素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血瘀、气滞(郁)、湿、痰湿、血虚、寒、阴虚、火、气虚、阳虚、血热等,病性多见于本虚标实;常见证型有10个,其中气滞血瘀、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热频次居前5位。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小儿常见疑难病。该病的病因主要责之于痰、风、火、瘀、虚,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小儿癫痫的治疗更把祛痰作为首要的治疗大法,不论在发作期、休止期治疗,均以祛痰为主。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病的病因,早在《素问》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目前认为本病虚者居多,如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内阻、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虚则脑失所养,。肾虚则髓海不足,外伤气血瘀阻均易导致眩晕。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小儿常见疑难病.该病的病因主要责之于痰、风、火、瘀、虚,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小儿癫痫的治疗更把祛痰作为首要的治疗大法,不论在发作期、休止期治疗,均以祛痰为主.  相似文献   

8.
<正> 《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说明在临床上必须详细地了解发病的情况和目前的症状,然后切脉。四诊合参,脉证兼辨,才能全面掌握病情。临证时以头晕为例其原因甚多,常见的有肝阳上亢,虚阳泛越,痰火上涌,血虚气陷皆可导致头晕。若不根据脉象和昏眩的证状作深入细致的鉴别,那么辨证就会辨之失误。如能认真体察脉象有如黑夜燃犀,则病情即无所遁其  相似文献   

9.
于洋 《甘肃科技》2020,(17):135-137
观察中医益气化痰方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取78例高血压(辨证分型:气虚痰浊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共分成2组,对照组39例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给予中医益气化痰方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对比血压值。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对比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小于对照组(P<0.05)。气虚痰浊型高血压临床治疗使用中医益气化痰方,能增进疗效,良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0.
毕文德 《扬州科技》1996,4(3):25-26
中风又名卒中,它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急骤,症情凶险,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被前人列为“风、劳、臌、膈”四大重证之首,认为“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历代医家立论各异,创立了主火,主痰,主虚等学说,为后世制订出施治的兰图,为了提高中风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本文就辨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消渴病的辩证分型、施治用药 ,对近年来这一病症的进展情况作一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气阴两虚、痰浊内阻及瘀血内停为临床常见症型 ,并将益气养阴、祛痰利湿和活血化瘀有机相伍 ,为临床选方用药治疗消渴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文斐 《今日科技》1999,(11):33-33
郁证是由于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引起的一类疾病。郁证的病理变化是因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继而气郁生痰,痰气互结伤及脾胃,或肝郁化火,上扰心神,久病则郁火伤阴,而见心脾失养或心肾阴虚的证候。临床症状很多,主要表现为性情抑郁、悲忧善哭、胁肋胀痛或咽中不适、精神恍惚、眩晕不寐等,涉及现代医学的某些神经宫能症疾病。本人在护理郁证病人时,做到了不同证型进行不同施护,重在让患者“移情易性”,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等理论为依据,将肾炎归纳为5个证型,即:上实下虚型,风热壅肺型,脾肾阳虚型,脾虚挟湿型,阴虚挟湿型。并分别确定治疗法则依次为:宣泄肺气、温阳补肾法;宣肺清热、解毒利咽法;补脾益肾,温阳利水法;益气健脾,温阳化湿法;滋阴清热,淡渗化湿法。从1983年以来临床治疗百多例。总有效率78.7%,无效率:21.3%。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分析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数据出发,研究影响中医证候的各主要因素。对11种可能的标志蛋白质(群)数据进行分析,以统计聚类为主导思想,给出变量聚类和样本数据聚类综合应用的方法,并结合医学角度对变量聚类结果的分析,指导组内和组间两种样本聚类讨论;同时,通过假设检验,从统计理论上对所得分类予以支持。最后得到标志蛋白质群{结合珠蛋白前体,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异构体3,补体C4}或{纤维蛋白原γ链,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未确定名称的蛋白(ID1485)}。考虑可能是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证和瘀证的标志蛋白质群,从而给出蛋白质水平上对痰证和瘀证判决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胜林  王世彪 《甘肃科技》2014,(4):134-135,140,128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劳淋"范畴,体虚是造成本病内在本质的因素,感染毒邪(病原体的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外因,前列腺充血是发病的病理关键,湿、热、瘀、虚是其主要病机。治疗本病的主要经验有分期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病理,重用活血化瘀和重视调畅肝脾。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分析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数据出发,研究影响中医证候的各主要因素。对11种可能的标志蛋白质(群)数据进行分析,以统计聚类为主导思想,给出变量聚类和样本数据聚类综合应用的方法,并结合医学角度对变量聚类结果的分析,指导组内和组间两种样本聚类讨论;同时,通过假设检验,从统计理论上对所得分类予以支持。最后得到标志蛋白质群{结合珠蛋白前体,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异构体3,补体C4}或{纤维蛋白原γ链,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未确定名称的蛋白(ID1485)}。考虑可能是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证和瘀证的标志蛋白质群,从而给出蛋白质水平上对痰证和瘀证判决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喷射火的施救方法存在效率低、代价高等缺陷,结合燃烧的脱火机理,提出了双向人工扰流脱火施救法,定义了双向人工扰流脱火三原理,并对其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专门设计了实验装置并开展了脱火效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双向人工扰流相比单向人工扰流,最大脱火距离明显提高,并且两者呈相同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功耗条件下,双向人工扰流的脱火距离大于单向人工扰流;单双向人工扰流入射角度较小时均不能使火焰脱开,入射角度为30?时,火焰脱开距离最大,之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甘肃科技》2014,(12):145-146
观察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选取某院收治偏头痛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辨证组各86例,前者给予常规方剂治疗,后者辨证论治,观察6个月判断疗效。辨证组控制率62.79%高于对照组24.42%,差异显著(P0.05);辨证组痰淤阻络、肝阳上亢、肝肾阴亏、气血亏虚控制率分别为64.71%、64.00%、61.54%、61.11%,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证型、组别无效率均在4.00%以下,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较显著,常规方剂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的效果,若辨证论治,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体质的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人体在正气亏虚、抵抗力下降、痰浊内生时,在外邪入侵下导致过敏反应发生!“欲改善体质除了调养脾、肺、肾三脏之外,平时要多运动,放松身心,再配合药膳饮食及适当按摩来增强免疫力,并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刘晓伟1)崔志英(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关键词: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中医证型中图分类号:R331.37慢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此,我们对77例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