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本文试从陶渊明诗中所歌咏的几类隐士来探析陶渊明的归隐心理,从中概括出他归隐的内涵:任真。同时,将其归隐与其他人的归隐稍作比较,指明他的归隐的不同之处在于态度的任真,这种任真的态度具有的三个特点:自然个性化、平和敦厚、情趣化。  相似文献   

2.
在儒释道开始合流的时代,陶渊明的"纯儒"思想显得曲高和寡,而在动乱时代的诗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从而陶渊明毅然地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归隐后的生活虽并不总是美好,他的心境有时也并不平静,然而,陶渊明终究是过上了适性的生活。归隐田园是他获得内心平静的无悔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天芬 《科技信息》2008,(19):180-180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中三仕三隐,最终在四十一岁的时候选择了完全归隐的道路。陶渊明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士人出仕与归隐的人生矛盾,并且将之升华为一种平凡而又超越的诗境。在他的归隐中我们看到了诗化的归隐,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从他的思想方面我们看到了他诗意的境界;在他的诗文内容中悟到人生的真意;在他诗文的意境中寻到了他淡泊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这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归隐后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情趣可以概括为:耕种田地、游玩山水、读书抚琴、饮酒赋诗、与家人团聚、与邻曲谈心等。陶渊明归隐后的思想境界表现在:崇尚自然,重视天伦之乐,重视农耕,安贫乐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历代所谓陶渊明因贫和为“大济于苍生”而仕论的辨伪。反思认为:前者的论据自相矛盾,而陶渊明从出仕到最后一次归隐,尚有可观的田庄别业,他真贫是在归隐十年之后。后者片面强调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不及其馀,因而两者立论皆失之偏颇。综括陶渊明出仕的几因素,都不离重振家园这一前提。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绘.本文通过对陶渊明所处时代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认为他的最后归隐完全是为了全身避祸.他永不出仕的原因则有二:一是对刘宋王朝有了充分了解,二是“济世”无望,转而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7.
诗人陶渊明不满现实和黑暗的官场,追求身心的闲旷,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他亲事耕作,寄情山水,找到自己精神的真正归宿,满怀着喜悦的心情享受着他的归隐生活。然而由于自身刚直绝俗,离开只是对现实的愤慨,他以归隐来对抗社会现实,是一种被欣喜掩盖着的悲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仕途五进五出期间的思想变化的分析,旨在阐述陶渊明由立志报国到归隐田园的思想矛盾斗争过程,还原陶渊明由从仕到归隐的真实背景,揭示陶渊明人生追求转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孟浩然与陶渊明在志趣、追求上有很多的契合和相通之处,他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化传统,又有所创新。孟浩然虽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自觉自愿地归隐,亲自躬耕田野,与农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但他带着盛唐人体味人生、欣赏自然的人生态度去现照景物,既重形也重意,做到了情景交融,并暗合画法,露出画意,直接开启了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10.
隐遁和隐逸:陶渊明归隐的两个阶段石先进归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但过去的正史野史只记“隐途传”“逸士传”,忽视了归隐有隐通和隐逸之分,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既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又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以从隐遁...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均以隐逸诗人的身形出现在大家面前,如对其人生经历、写作动机、人格本质等方面作较为深入地考查,我们发现在其隐逸身形的背后,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文从儒道两派人生观的消涨融合,来探讨"陶渊明们"矛盾心理世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陶渊明对理想人格的探求及独特的美学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是中国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名诗人,他困贫而出仕,目睹了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采取了与统治不合作的态度。他的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表现了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本遵循陶渊明对理想人格探求的轨迹,对其超然事外的审美理想及平淡自然的美学风格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充分肯定他超越流俗的精神和陶诗在中国美学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唐儒道语境下的张志和,徘徊在“仕”与“隐”之间。以往的张志和研究均围绕其隐逸思想展开讨论,较少回归文本。因此,其作品《渔歌子》五首还有值得发掘和拓展的研究空间。在深度阅读和文化还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叙事场域和书写想象来分析《渔歌子》,尤其是通过对其叙述语境的阐释,可以揭示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江南”这一核心意象,以及这一意象所承载和传达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4.
小说《帕克的后背》主要写了帕克慢慢走向上帝的过程。他从开始时讨厌上帝、拒绝接受上帝,发展到慢慢意识到上帝的存在,最后皈依上帝。虽然帕克开始时在行为上有些亵渎上帝的意思,但在妻子萨拉的影响下,帕克最终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这一过程也在他所刻纹身上得到了体现。帕克的后背其实是他灵魂的外在表现,最初他拒绝在后背上刻任何东西,后来主动将上帝纹在背上,说明了他已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基督教在美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经皈依上帝的帕克必定会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隐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的言谈举止、个性、人格、价值观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美好的形象、教师良好的素质、正确的教师定位能强化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文章从教师角度出发,从教师形象、教师素质以及教师角色定位三方面论述如何更好地构建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甚丰,留给后人一百多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经常运用云月意象来表达自己常年漂泊、沦落他乡的凄苦的心境,又运用鹤泉意象营造清幽的环境来慰藉自己。通过对曹松诗歌意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这个封建时代的士子一生凄苦矛盾的心境,这对诗人的研究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在接受凌宇访问时说,理解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五个题记:《〈边城〉题记》、《〈长河〉题记》、《〈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湘西〉题记》。通过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视到作家的其人其思:他并不是一个对社会置身事外的作家,他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独特感受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别样的方式使他远离当时的主流文坛,但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也通过他在五个《题记》中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忧患和悲剧意识获得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宋代名师胡瑗广受赞颂,这源于他在为学、为师和为人方面的修养。泰山苦读奠定了他深厚的学术基础;矢志教职与因材施教的结合,使他在教书育人上成绩斐然;与人交往不谄不骄、醇厚和易的态度,更为他的形象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为后人提供了小说体式创新的范本,他颠覆传统也超越自我,创造经典又拆解经典。在关于小说体式的广泛实验中,他深入地探究了小说与故事的关系,以及故事与传统的勾连。对鲁迅小说体式创新的考察无疑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文体家的价值,尤其是感受他那以最为自由之手笔创造崭新的小说形式的心灵探险。  相似文献   

20.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在他的诗中频繁出现桃花这一意象。他在桃花坞建成桃花庵别业,并自号桃花庵主,表现出深深的桃花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坎坷的人生遭际、天性爱花、续室再娶和消极避世的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