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当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双向指示一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等级分划分类和排序方法,运用群落内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对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将7个样地划分为三组。其排序图较好反映了群落沿海拔高度和湿度梯度的分布格局。说明TWINSPAN和DCA对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主分量分析(PCA)、相互平均法(BA)及去趋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取自广西不同地区的30个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资料进行排序分析,并将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另外还对这三种排序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主分量分析(PCA)、相互平均法(RA)及去趋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取自广西不同地区的30个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资料进行排序分析,并将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另外还对这三种排序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对浙江省五个地点的常绿阔叶林的调查,对其种类成份、外貌和结构的特征,作了汇总分析。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常绿阔叶林所在的环境条件,说明我国常绿阔叶林是在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根据五个地点21个样地的统计,组成浙江常绿阔叶林的维管束植物共约428种,分属于105科,225属。在双子叶植物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的种类最多,它们均是构成林木层的基本成份。群落的优势种集中在少数的属中。如壳斗科的Castanopsis,Lithocarpus,Cyclobalanopsis,Quercus,山茶科的Camellia,Eurya,以及樟科的Machilus,Cinnamomum,Lindera,Litsea和杜鹃花科的Rhododendron以及蔷薇科的Photinia和Prunus等。同时还分析了常绿阔叶林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表明它们与热带区系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与热带东南亚植物区系存在着较悠久的共同历史。温带、东亚分布类型的属的较高比例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之一。中国亚热带特有种类的大量存在进一步表明了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有类型。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对浙江省五个地点的常绿阔叶林的调查,对其种类成份、外貌和结构的特征,作了汇总分析。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常绿阔叶林所在的环境条件,说明我国常绿阔叶林是在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根据五个地点21个样地的统计,组成浙江常绿阔叶林的维管束植物共约428种,分属于105科,225属。在双子叶植物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的种类最多,它们均是构成林木层的基本成份。群落的优势种集中在少数的属中。如壳斗科的 Castanopsis,Lithocarpus,Cyclob-alanopsis,Quercus,山茶科的 Camellia,Eurya,以及樟科的 Machilus,Cinnamomum,Lindera,Litsea 和杜鹃花科的 Rhododendron 以及蔷薇科的 Photinia 和 Prunus 等。同时还分析了常绿阔叶林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表明它们与热带区系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与热带东南亚植物区系存在着较悠久的共同历史。温带、东亚分布类型的属的较高比例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之一。中国亚热带特有种类的大量存在进一步表明了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有类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岩长潭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灌草丛和经济林,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以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植被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简单,枯枝落叶层较薄,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较小.常绿阔叶林是长潭水库流域植被恢复的目标.建议用生态恢复的办法,用林分改造进行植被的恢复,引种地带性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提高演替速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群落外貌、结构、种类成分、重要值、动态与演替等特征,分别对查湾两种主要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进行初步分析.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是甜储林;非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类丰富,结构复杂,藤本植物粗壮、高大.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环绿带人工林为对象,于2007—2009年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和每木调查法相结合,共计调查典型样地908个,测定记录林下更新层木本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其生境特征,分析更新层物种组成及出现频率、不同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多样性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①人工林样地更新层木本植物丰富度普遍高于林木层,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更新层多样性较最高,乔—灌—草结构和乔—草结构更新层物种多样性高于灌—草结构;②林下更新层共出现木本植物101种,占林木层总种数的65.1%,其中常绿树种33种,落叶树种68种,出现频率≥1%的有36种,生活型以落叶阔叶乔木为主,乡土物种占75%,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8.6%和53.7%;③种源、种子散布方式、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草本层盖度等生境因子是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丽水生态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 ,植被保存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对丽水山地的植被调查 ,勘明该生态示范区内植被和群落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 8大类共 1 1 4种 .丽水山地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层特征较明显 ,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海拔 80 0 m以下以暖性针叶林、栲类林等为主 ;海拔 80 0~ 1 3 0 0 m山地以温性针叶林、甜槠木荷林等为主 ;海拔 1 3 0 0 m以上则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丛等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调查,设置60个样地256个森林样方,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五鹿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将保护区的森林群落划分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辽东栎林等15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D、H'和J在描述群落性质时不具有严格的一致性,但都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得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红柄白鹃梅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等群落学特征,计测了常见物种的重要值指标,并采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红柄白鹃梅群落划分群丛,计测不同群丛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结果表明:该群落共出现95种植物,隶属于39科77属,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显示了红柄白鹃梅群落具有北温带性质.地面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是该群落的优势层片,反映了了本区夏季水热条件良好,冬季漫长、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根据TWINSPAN数量分类结果,可将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53个样方划分为13个群丛,D指数、H指数和J指数在描述群丛性质、结构和数量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以霍山七里峪景区油松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典型取样60个,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油松群落划分群丛,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物种55个,隶属于22科,48属.根据物种重要值的统计,绣线菊和羊胡子草在该群落中占绝对优势,是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重要值分别是0.465和0.661.根据双向指示种分析法数量分类结果,可将油松群落60个样方划分为16个群丛.根据生态学意义,可将16个群丛合并为8个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4.
昆嵛山森林群落下灌草层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昆嵛山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了数量生态学分析. TWINSPAN分类将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分为14个类型和10个类型,分类的结果与林分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DCA排序将不同林分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都分为了4个生态类型, 其中,灌木层生态类型的区分环境因子是光照和水分,而草本层生态类型的区分环境因子则是水分. 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并不是都存在显著差异,只有Gleason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林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15.
泾河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子午岭地区和六盘山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TWINSPAN将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系.7个群系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单调下降、单调上升、不明显,群系总体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为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16.
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对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研究表明:次生灌丛的枯落物层现存量(6.66 t·hm~(-2))栲树群落(6.43 t·hm~(-2))木荷群落(6.10 t·hm~(-2));栲树群落、木荷群落和次生灌丛群落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0.58,11.29和13.88 t·hm~(-2);3种群落类型的有效拦蓄量分别为0.49,0.55和0.73 mm.在整个持水过程中,各群落中前2小时内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作用较强.林下枯落物层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式分别为Q=a lnt+b和V=kt~n.与栲树群落和木荷群落相比,次生灌丛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持水性能方面并不落后于这两种乔木林群落类型;研究期内,各群落类型0~30 cm土壤蓄水量在67.2~150.0 mm,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层持水能力远大于枯落物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运用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方法对管涔山余庄乡撂荒地植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TWINSPAN分类,把所取得的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丛,分别属于演替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1、I2、I3)、灌丛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1和II2)和森林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I1和III2).(2)在X~2-检验的基础上,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每个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不同.如在草本群落阶段,白莲蒿和黄芪呈正相关,而在灌丛群落阶段,二者则表现为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物种适应不同微环境而表现出的差异.但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0.78→0.86→1.09),说明了植物群落是向着群落稳定的方向发展.(3)本研究结果支持随着群落演替进程的发展,正关联比例越高,群落结构越趋于稳定,多物种可以稳定共存,群落达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福建常绿阔叶林植物地理成分分布的地带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对闽南、闽中和闽北共9个地区含302处样地、74500m2的常绿阔叶林调查资料,以地区间植物地理成分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可分成地处福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闽中部和闽北部亚地带的三个地区组合,且它们依温度变化成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划分结果和福建植被区划相吻合,表明福建常绿阔叶林植物地理成分的分布具较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特点.另据福建各地带内同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全区植被间植物地理成分的对比分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显示了地带性植被的典型代表性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优势种群及其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对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主要优势种群而言,没有一个因子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8个优势种群对应9个生态因子,以森林先锋树种马尾松,耐旱性强的顶极种山茶科的大头茶和银木荷受控限度最小;乔木第二亚层顶极种白毛新木姜子、川山矾和光叶山矾受控限度最大.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潜在主导因子是群落的发育时间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