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突出的日记特征,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日记的功能,因而可以视为中国古代诗人的诗体日记。但它又与真正的日记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表现形态。这样的特点,压缩了日记体散文的产生空间,弥补了正式日记的不足,是造成中国古代诗歌创作高度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它又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的科学著作,按"科学"与"技术"的何种定义,都不能认其为"经验总结"、"非科学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也应是中国古代数学未能发展成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雅乐--特定时代和文化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书写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难忘的一页。深入分析和探究它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建构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我们只有搞清了意象的审美内含,才能把握古代诗歌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然而,由于中国古代诗论家惯于评点式语录式的写作模式,很少对某个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历经千年的发展,有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该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形式及其演变过程、缔结与解除、特点以及其悲剧的必然性,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一些要点,有助于读者对婚姻文化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丰富灿烂,"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和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古代新民本思想。研究这些领导思想的特点,特别是对其缺陷的考察,将对我们当代的政治领导在重民思维、权利意识和官民关系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其涵义又较难准确把握的一个术语,对它的正确理解不但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气"理论进行现代转换和继承的前提,也是全面了解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和思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制度的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神权、王权统治,形成集侦查、起诉、审判、三大司法职能三位一体的侦查制度.在组织体制上,融侦查于司法、军事体系中,始终未有独立职能的侦查,但实体内容上,中国古代侦查理论相当丰富,形成了许多智慧性的侦查思想和原则,在侦查技术上,中国古代成就突出,居于古代世界各国前列,然而在诉讼程序上,刑讯逼供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形式,它取代科学的侦查方法,严重束缚中国古代侦查揭露、证实犯罪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法人伦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①廖建林商品经济问题,是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不仅因为它涉及诸多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还因为它涉及另一经典性的课题———社会转型及中国封建社会何以长期延续。不过,对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陈怡 《科技信息》2007,(20):158
赎刑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发达的反映,它从夏代产生起,为历代王朝所承用,直到清末引入西方法制,才被取消.赎刑制度在中国古代刑法的执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中国古代的这种制度稍做研究,以供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历史主义是在中华文化土壤上面发育而成,转过来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国古代的历史主义主要包括感情总体历史的世界观、超越现实的人生观和保存与创造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它是中国人敬天法祖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悠游含蕴却又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结构与造型及装饰工艺经长期发展而成的协调统一的艺术体系。它是世界上古老的、成熟的、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造型特点来自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古代建筑常由若干单体组合成群,形成有层次、有主从、有韵律的空间布局,用逐步展开和先后对比的手法增强艺术效果。常常形成对称布局,但在非对称布局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中国古代建筑有丰富的内部空间处理手法。空间的垂直分割和水平分割互相贯通穿插,极为灵活多变。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艺术处理外,还采取多种材料用于装饰,发展成为多种专门工艺,重要的如木雕、石雕、砖雕、金属件、镏金、琉璃、镶嵌、织物、编竹等工艺,作为建筑和陈设的装饰手段。中国古代重视色彩效果,并且发展了壁画和木构上的彩绘,以及琉璃、金箔的色彩和光泽特性的运用,形成绚丽多彩的风貌。中国古建筑遗产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是发展现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尤其与诗歌相比,出现和成熟较晚。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国古代小说的渊源看,它源于神话,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并不发达;同时它又源于史传文学,但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原则又阻滞了古代小说的发展,使小说创作由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小说创作队伍的缓慢形成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说创作的严重干预,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繁荣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由“流观”论、“游观”论和“物观”论等构成的中国古代审美“观”论体系包含深刻的生态美学智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考察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时空观、生命观特征,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古代中国人在“天—人—地”生存网络中的谛视方式,以及在这一谛视方式主宰下古代中国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安顿自我生命等重要理论问题。这些生态美学智慧中的合理成份,可以为当今艺术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风水意识对古代植树护林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意识对中国古代植树护林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强化了古代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生态景观意识,促进了古代中国人的植树造林活动,有力推动了古代人对林木的保护。在今天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不存在类似西方原子论的学说。墨家所提出的“端”和名家所提出的“小一”概念都是指空间位置而言,没有赋与它们以物质的属性,不能认为是一种原子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假说是元气说,它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不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科学上,它的意义比西方古代的原子论都更为全面和深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字进行诗歌批评在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法,但并没有引起当代学者的注意和重视。其实,它在方法上是一种创新,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批评追求精确的一面。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与诗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彭敏  张希君 《科技信息》2009,(33):T0378-T0378,T0382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作为一种法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一部分,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属于私人讲学性质的书院,历经千年而不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书院教育史以及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北宋二程理学的开创之地,对二程的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后理学教育思想一直是它的中心教育内容。嵩阳书院在嵩山脚下,是整个嵩山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