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近代炼锑技术发展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7年至1918年,为炼锑技术引进时期.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从日本引进生锑冶炼技术,后阶段从欧洲引进一套制炼锑氧和纯锑技术;第二个时期从1919年至1949年,为炼锑技术改进时期,经历对制炼锑氧与纯锑技术模仿和政府对锑业实行统制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炼锑技术发展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7年至1918年,为炼锑技术引进时期。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从日本引进生锑冶炼技术,后阶段从欧洲引进一套制炼锑氧和纯锑技术;第二个时期从1919年至1949年,为炼锑技术改进时期,经历对制炼锑氧与纯锑技术模仿和政府对锑业实行统制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炼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生锑冶炼(1896~1907年)、西法锑氧-纯锑冶炼(1908~1918年)以及土法锑氧-纯锑(1919~1949年)三个阶段。生锑冶炼采用坩埚熔析法,西法锑氧-纯锑技术采用在制炼锑氧的基础上制炼纯锑的间接法纯锑生产工艺,土法锑氧-纯锑技术本质上是对西法锑氧-纯锑技术的模仿和本土化改造。炼锑技术的变迁表明,促进炼锑技术演变的直接因素是技术的适用性与技术主体的技术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那种以技术退步为代价的技术土法化往往会损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87~1918年湖南炼锑技术的发展有两期。1897~1907年为第一期,从日本引进生锑冶炼技术,生锑冶炼技术得到了初步应用;1908~1918年为第二期,华昌公司购得法国赫氏炼锑技术专利,引进国外的制炼纯锑技术,并成功地应这套炼锑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七年九月在长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我院冶金系的科研成果《低温炼锑》,经大会评审委员会严格的审议,被评为本届发明展览会金奖。《低温炼锑》新工艺,对现行炼锑方法进行了全面变革,所据原理也有所不同。此工艺使炼锑过程中的焙烧和还原等主要工序均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不加辅助材料,不造熔渣。从而使金属锑质量稳定,金属回收率极高。而且冶炼过程在封闭条件下连续进  相似文献   

6.
国外锑矿冶学术史大致经历了锑的初识,锑矿冶研究的初步发展与锑业研究的全面发展三个时期.国内锑矿冶相关文献大致可以分为地矿学著述、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各种统计资料;政策法令与规章制度;锑业相关的人物、组织机构的相关文献三类.国内外锑矿冶史的研究主要涉及锑矿冶技术史、锑矿冶经济史、锑矿冶社会史和锑药物发展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至21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茂林率省安监局、湖南煤监局、省煤炭局和省公安厅负责人深入娄底市调研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先后检查了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锑业、资江煤矿,双峰县秋湖煤矿、天龙烟花爆竹厂,省级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3月20t9至21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茂林率省安监局、湖南煤监局、省煤炭局和省公安厅负责人深入娄底市调研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先后检查了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锑业、资江煤矿,双峰县秋湖煤矿、天龙烟花爆竹厂,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双峰县走马街镇等单位。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来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7年湖南农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78~2002年市场化导向的湖南农村经济由速度型向素质型转变,2003年至今城乡统筹中湖南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建国60年来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必须立足实际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统筹,必须重视粮食生产、切实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志立 《科技资讯》2014,12(18):91-91
我国锑矿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并大量出口,生产高纯度金属锑及优质特级锑白,代表着世界锑业先进生产水平。我国对于锑矿的开采已有多年的历史,对于锑矿地质勘查的技术有很多,其中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是最有效的勘察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政府于1915年5月9日承认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5月9日就被确定为国耻纪念日。《申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大报,就社会各界对“五九国耻日”之纪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发表了许多评论。从中可知,民国时期我国对“五九国耻日”的纪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兴起阶段(1915—1918)、高涨阶段(1919—1931)、衰退阶段(1932—1949)。兴起阶段,在对待“五九国耻日”纪念的态度方面,学界超过政界、商界,一枝独秀;高涨阶段,随着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923年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到期却拒绝归还,1928年5月3日的济南惨案而形成三个小高潮,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各地方党部、工商界、各社会团体、学界等多方力量积极参加,《申报》还用广告形式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五九国耻日”的纪念;衰退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有关,国民党政府废止了“五九国耻纪念日”,设7月7日为纪念日,此后《申报》这方面的报道也逐渐减少。以“五九国耻纪念日”为代表的国耻教育激发了爱国情感,振奋了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出现了大量革命的或进步的文艺作品,及时迅速地反映了时代的重大事变。特别是诗歌,在云谲波诡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积极作用,为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活跃着彼伏此起的革命的或进步的社团活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川东萌生了最初的红色社团。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红色社团,在宣传革命和进步思想,唤起广大民众,团聚革命力量,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4.
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1949这一国民党统治时期,发生过如火如茶、史无前例的革命文化活动,它是川东革命斗争史、地方文化史上极不寻常、彪炳千古的独特的红色文化。其中的红色报刊,成为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小说使用了“VVA”、“V—VA”、“V了VA”、“V了-VA”、“AB了-AB”等特殊动词重叠格式。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文学阶段(1919—1949)吴方言中动词重叠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川东地区在1919-1949这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由共产党人或进步知识分子倡导、组织、直接参与的红色戏剧活动异常活跃.他们把戏剧这一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作为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重要工具,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文艺为特定时期政治服务的强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1919至1949这天翻地覆的三十年里,川东革命老区蓬蓬勃勃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独裁,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红色文艺创作的代表人物,是一批首先觉悟的、才华横溢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红色文化活动中,始终扮演着传播先进思想、引领民众前进方向的重要角色,并以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展示了川东革命老区红色文艺的实绩.  相似文献   

18.
林进  杨光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47-48,51
1840年到1919年这段时间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这个时期,西方文化开始冲击中国,由于语言、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定,大批留日学者和翻译家开始翻译日语译本的西方作品。这些爱国学者们通过这种方法把西方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传入中国,为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时有名的根据日译本翻译的西方作品的详细资料的调查,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界定了日语译本的西方书籍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