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export dependence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and affecting factors are evaluated. A cointegration test for world economy and China's export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s conducted which suggests that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at of China's export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The world economy will enter a period of low-speed growth, and the growth rate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s will slow down accordingly.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domestic expenditures on textiles and apparel are expected to maintain robust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trends of exports and domestic demand, the export dependence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will go down with fluctuations. The conclusion is useful to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and making relevant policies.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区域市场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重庆市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衡量,三类指数均表明当前重庆汽车商品出口竞争力较低,出口份额严重滞后于产量份额。未来重庆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加强迫切需要规模经济的培养、产品档次提高和以自主研发促进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3.
China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er in textiles in the world now, but most Chinese textile and apparel enterprises operate in the low stream of global value chain-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A combination of domestic supply side constrains of high wages and external pressures of appreciation of RMB and trade friction make it difficult for Chines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to maintain the low-wage manufacturing. The paper analyzes by stakeholder map for trade friction. It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t China deals with the trade issu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The political agreement is only a temporary resolution; the more important way is try to upgrade the operations in developed regions.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global value chain theory, it is suggeste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are upgrading path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4.
The three areas of China: Inland in China,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aiwan Province, are among the largest exporters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in the world. They are the largest suppli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the largest importing market in the world. In this research, export performances of the three areas to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vestigated. Analyses indicate that since the 1980s,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s of Inland in China to the US and its market share grew rapidly, while exports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grew much slower, and their market shares declined. Product prices of the three areas in the US market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e market average. Especially for apparel, while export compositions of all three areas somewhat leaned towards the lower end of the market, actual product prices were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5.
在"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中国产品价格低廉,利润低微;美国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产品面临众多对手;美国国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提出调整贸易增长模式,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积极寻求与美纺织业的合作,提升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水平;正确认识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维护双方正常的贸易关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频频遭遇来至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致使纺织品出口数额大幅度下降,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对纺织行业及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其外部原因在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内部主要原因则表现为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过低,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关键在于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取消,这对中国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中国纺织品企业正准备最大限度占领国际市场。但是,经中国商务部批准,中国海关总署却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对六大类31种纺织品(共148项)服装征收出口从量税,其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从纯经济学和政策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得出征收出口税将会产生很强的国内收入分配效应。而从提高本国净国民福利立场出发,应将出口税改为国内税。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面临的非关税壁垒问题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关税贸易壁垒是近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重大问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对中国设定了不同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基于壁垒系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出口行业的,综合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指标(TBT)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双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计算方法.并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多个行业非关税型壁垒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的贸易策略的建议.以上工作还为多家实际外贸型企业的出口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世界各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使其成为重要的粮食贸易品种。2018年全球大豆产量已达到3.66亿t,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3个经济体的大豆产量共占全球总产量80%左右。为推动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粮食标准互联互通,促进亚太地区粮食贸易便利化和一体化,对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中国台北等10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及巴西、阿根廷等2个大豆主产国,共12个经济体的大豆标准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标准适用范围、产品分类、等级划分和等级参数有关质量指标等方面的相同和差异之处,对促进亚太地区大豆标准互联互通提出了建议,可为从事粮食标准化、品质检验、大豆进出口贸易的粮食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后配额时代"代表全球纺织品贸易有了新的竞争平台,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问题。文章从国际贸易摩擦及贸易壁垒不断,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及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环保责任及社会责任缺失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并简要分析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26个国家作为参考国,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6-2012年期间的出口效应进行分析,探究了我国出口商品增长的动因。结果表明:(1)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一般增长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但竞争力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2)我国出口产品的产品结构效应为负值,说明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抑制了出口;(3)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效应为负值,而在韩国、墨西哥等一些新兴国家以及东盟,市场效应为正值,说明近几年我国出口的目标市场得到了较合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探索青海省1995—2019年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态势,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从经济自由度、文化差异、人口规模等方面研究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青海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外贸依存度较低且在波动中逐渐下降;2)青海省出口格局呈现贸易伙伴多样化和出口规模均衡化的态势,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其他大洲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3)影响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的核心因素为双方经济体量、出口国人口数量、经济自由度、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及宗教亲近,次要因素为出口国与中国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对青海省出口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其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然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对外贸易、居民收入等面板数据,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现代研究方法中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模型揭示了人均GDP、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净出口额等变量与名义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对外贸易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最后从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加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和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目前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局面。需要通过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来进一步发展。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调整和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措施,这一举措是否切实可行。我国机械行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本文将通过有关比较优势测度指标衡量我国机械行业比较优势状况,对之做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纸和纸浆是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角评估森林认证对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为中国森林认证制度、机制和政策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消费者不完全信息条件引入森林认证对不同国家贸易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将森林认证纳入扩展的引力模型,以处理引力模型的异方差和零贸易值问题,使用2009—2018年68个国家纸和纸浆产品森林认证数据和双边贸易的数据,从出口国的森林认证出口竞争效应、进口国的贸易壁垒效应、由进出口国森林认证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共同语言效应3个方面分解影响效应,并将总样本细分为4个子模型以评估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结果】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效应不对称。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具有显著的出口竞争效应,且发展中国家优于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过程中,森林认证产生了贸易壁垒效应,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明显。森林认证的通用语言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并未显现,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过程中具有通用语言效应。【结论】对我国纸和纸浆产品乃至其他林产品生产和贸易来说,森林认证是其发展不可回避的环境和资源因素,并且其影响效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需要从宏观制度、机制和政策建设的层面,高度关注并切实推进森林认证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揭示2001—2015年以来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和变动趋势得出,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存在的类型。【方法】采用各类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贸易理论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残差等方法,运用MatLab软件,结合研究时段的产业内贸易,对进出口数据进行指标测算。【结果】经拟合,中国松香进口价和进口量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也不满足反比例关系; 产品种类与出口额、进口额之间有一定的回归关系,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残差方差分别为0.001 0和2.769 5,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分析GL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2001—2015年中国松香产业内贸易类型为混合型产业内贸易,并且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结论】应抓住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发展可持续的产业内贸易; 要创造非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加速发展松香产业内贸易,促进高质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 ( ATC) wason effect worldwide on January1,2005, which indicatedthe post-quota era of global textile and clothing (T & C)trade . After that ,according tothe regulation of Clause242( Textiles-Specific Safeguard Clause , TSSC) , some ofAmerican associ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put forward thedemand of resetting li mits on seven textile and clothingproducts exporting to America from China based on thestatistics in the three to four months af…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的纺织史上,纺织行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起过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阐述纺织行业团体的性质、任务与所起作用,并着重对华商纱厂联合会、全国纺织联合会以及其它纺织业同业公会的活动与变迁作扼要的述评,反映了中国纺织历史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9.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为冷战时期后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域。本文介绍了NAFTA产生的背景,评价了NAFTA蕴含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及其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地位。在详细叙述了NAFTA有关纺织品及成衣条款,并讨论NAFTA成员国的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分析了NAFTA对亚洲成衣工业出口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地区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到十七世纪,意大利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纺织业的衰落、农业艰难的复兴、城乡经济的对立以及人口增长缓慢使意大利的近代化进程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欧诸国,进而使其丧失了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