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老鹰湾滑坡体近年来一直存在滑坡隐患,影响西昌市大桥水库一期灌区工程的安全。根据工程勘查及调查,掌握了地貌、变形、滑体、滑床、滑带等滑坡体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机制,获得滑坡体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最不利典型剖面,采用简化Janbu法,对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老鹰湾滑坡体属于牵引式滑坡体,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暴雨是主要诱因,易沿滑面产生滑动现象,建议迁出滑坡体上住户,同时加强对滑坡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
白云路滑坡体位于重庆云阳县,是县城重点规划建设地带,滑动变形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地面裂缝、建筑物变形破坏,以及土体滑塌。通过传递系数法,对白云路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隧道正交穿过滑坡体时,会同时诱发滑坡体移动和隧道变形增大的不利局面。为了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增加对滑坡体和隧道的变形认识,给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对特克斯现场滑坡体及隧道进行了监测分析,并从隧道开挖位置与滑动带的垂直距离的角度出发,结合特克斯隧道现场滑坡体与隧道的地质情况,设计了八种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计算,模拟隧道开挖造成滑坡体移动后,滑坡体滑动对其正交下穿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研究了滑坡体下穿隧道顶部距滑动带的垂直距离对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得出了以下结论:(1)滑坡体与其正交下穿隧道相互作用的临界影响深度在3 D(D为隧道开挖宽度)左右,此时两者相互作用很小,隧道开挖对上方滑坡体没有扰动影响。(2)当隧道在滑坡体下方开挖时,开挖位置处于滑坡体中部时对滑坡体造成的位移变化最大,而滑坡体对隧道变形影响也最大,坡脚其次,坡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戴玉 《甘肃科技》2011,27(7):108-110,132
分界梁隧道从滑坡的中后部通过,隧道右线位于滑坡体内,左线位于滑坡体.隧道开挖后引起老滑坡复活,从而导致隧道变形.根据分界梁隧道出口滑坡特征为例,分析了滑坡的性质、特征及稳定性,以及隧道穿越在滑动带(与滑动面相交)和在滑坡体中时其变形机理,从而建议给出防护工程治理措施,以便较准确的一次性根治滑坡区隧道变形的相关地质病害,...  相似文献   

5.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滑坡形成机理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周口店太平山西部滑坡为例,对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组构分析后认为,该滑坡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背景下,由人为开矿采空、大暴雨共同诱发形成。滑坡由两期极深层次的滑动作用完成,两者构成了套叠式构造组合形态。滑坡经历了褶皱变形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再次蠕变阶段、滑动破坏阶段、调整恢复阶段;并指出加大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是预防新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2020年6月17日凌晨3点20分左右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S303烂水湾段道路中断和阿娘寨村山体滑坡。通过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拍和模型计算等方法,基于该区域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分析,揭示了阿娘寨滑坡体变形特征和成因,在此基础上预测滑坡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阿娘寨滑坡为土质滑坡,老滑坡体的复活与演变是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破坏了岩土体稳定性,降雨和渗流降低了土体强度,泥石流冲刷淘蚀坡脚直接导致滑坡体启动。根据滑坡体变形特征,推测无重大地质构造活动和降水条件下,滑坡体会逐渐变形后渐趋于平衡。故汛期时应持续监测,及时预警,加强该地区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厚度较小的常规矩形(平面)或立方体(空间)单元来描述滑坡体与岩基之间的接触面,并给出滑动面上满足摩尔库仑极限条件的应力屈服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弹塑性有限元迭代解法.这种方法比常规的刚体极限平衡解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可适用于解决二维或三维问题, 同时可给出滑面上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文中给出了一具有折线滑动面的滑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是有效、合理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查明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的变形进行分析,根据推测的滑动面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及计算结果,对滑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澜沧江边某滑坡工程实例为背景,选用拟静力法对地震荷载进行模拟。利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导入FLAC^3D软件进行计算,预测滑坡稳定性。对比结果表明:天然工况条件下,滑坡体塑性区零星分布,剪应力集中带仅位于滑坡体表面,位移场分布合理;加载地震荷载后,滑坡体塑性区上下贯通,滑动面明显,剪应力集中带深入滑坡体内部,形成完整的潜在滑动面,而且位移大幅度增加;两种工况条件下滑坡体的破坏形式均以水平滑动为主,地震工况条件下的滑坡体会出现大面积失稳。该研究为抗震方案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某公路边坡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计算变形和监测变形的异同,以便对滑坡体的稳定安全性作出更合理的评价,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浅湾滑坡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巫峡河段的大型滑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东7.5 km的长江南岸,下距湖北省巴东县50.5km,至在建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址114.5 km.鸭浅湾滑坡体纵向长650 m,横向宽750 m,滑体面积0.297 km2,钻探揭示滑坡体平均厚度37.0 m,总方量1 100×104m3.本文研究成果为查明鸭浅湾滑坡体的形成机理、目前的稳定状态和预测滑坡在不同库水位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可能失稳地段、失稳规模乃至对三峡大坝施工期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库区淹锅沙坝滑坡体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淹锅沙坝滑坡位于长江南岸,跨三峡工程坝51.30km,滑坡体上部为土夹碎块石松散堆积体,下部为基岩滑动形成的块裂体,经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表明,滑坡体目前状态是基本稳定的,在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体前部可能失稳,进而影响滑坡体后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水库蓄水初期及正常运行的几个典型滑坡体变形特征,分析了引起滑坡体变形的多个因素,结果发现主要因素是受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库水位升降及水库诱发地震等作用而引起滑坡体的变形.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公路滑坡体滑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膨胀土滑坡特征及成因,探讨膨胀土滑坡的滑动模式及滑坡发生的机理。方法根据野外调研和滑坡土体的岩性、物质成分、膨胀性、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罗家梁滑坡是大型古滑坡体上新近发育的局部浅层滑动,滑坡体以黄褐、棕黄、黄绿色黏土为主,灰白、灰绿色黏土充填裂隙,或以薄膜附于裂隙表面;黏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合层为主,并含有蒙脱石;降水入渗、生活污水入渗及地下水的作用,导致滑带力学强度降低,加之边坡形态的改变,形成了明显的滑动—变形区域及多级解体裂缝,具有牵引式滑动、累进式破坏及蠕滑等特征。结论斜坡土体中强膨胀土夹层构成滑动面,当有水渗入及人工开挖边坡打破平衡时导致土体滑动。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海底隧道进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的安全系数与潜在滑动面,不仅可以评价隧道的稳定性和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对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提出改进建议.计算表明,青岛湾址隧道的埋深、双洞净间距均安全合理;隧道围岩的整体变形不大,局部位置变形明显,在支护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这些部位需重点考虑;双洞上拱出现拉应力区,但是最大拉应力值小于岩石抗拉强度.模拟结果为海底隧道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西某滑坡的边界条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变形趋势,根据该滑坡体垂向上大致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等三层,前缘由于长年遭受河水冲剧,使滑坡体前缘临空,滑坡是由土体的自重、其上加载、各种动力作用、前缘临空、降雨和地下水等因素影响而形成,按变形阶段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拉裂阶段,变形破坏形式为滑坡体沿底部基岩产生蠕滑,经过滑坡变形宏观分析、滑坡变形监测、滑坡稳定性计算及处置方案探讨,提出整体搬迁避让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震滑坡灾害具有范围广、滑动速度快和突发性强等特点,往往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频发。文章以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某地震滑坡为例,利用PFC颗粒流程序模拟地震滑坡的运动过程,对滑坡体在滑动前后的位置和滑坡体的运动范围进行分析,得出滑坡体的岩性对滑坡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式影响很大,且滑坡体中的颗粒在滑动中是自由运动。  相似文献   

19.
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给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作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某滑坡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建立了该滑坡的破坏模式,经试验和反演计算,取得了滑动面的力学参数,对该滑坡的稳定性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兰州文昌阁黄土——基岩滑坡临滑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阁巨型黄土一基岩滑坡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达家台台缘,自1995年1月滑坡后缘出现拉张变形裂缝后,滑坡体的运移速度不断加大,滑坡险情严峻.根据滑坡变形特征和长期的滑坡动态监测结果,应用变形控制方法,于滑坡发生前10天进行了临滑预报,划定了滑坡压埋范围,及时疏散了人员财产.1999年7月23日上午8时,体积达110×104 m3的文昌阁巨型黄土一基岩滑坡发生大规模滑动.由于进行了准确的临滑预报,实施了科学的防灾对策,避免了重大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