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宝红  丰嵘  刘方  姚长兵 《科学通报》1999,44(1):102-10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直接诱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缩短培养时间、减少培养过程中的变异,有利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应用.虽然棉花组织培养胚胎发生的报道已很多,但还没有关于棉花直接胚胎发生的报道[1].我们用我国主栽优良品种中棉所12号进行培养,获得了棉花组织培养直接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将中棉所12号7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和胚根接种于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的改良MS培养基(MS的无机盐加上B5的维生素,pH=5.8)上培养,接种后7d开始有愈伤组织形成,80d后可看到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120d时,胚性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并可看到…  相似文献   

2.
色素腺体和棉酚在陆地棉体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水金  季道藩 《科学通报》2001,46(16):1380-1384
以陆地棉3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陆地棉标准系TM-1和棉花组织培养的模式品系珂字棉312为材料,研究了色素腺体和棉酚对陆地棉体细胞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的色素腺体性状和棉酚含量对于棉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无色素腺体棉的出愈率和单块愈伤组织重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并较有色素腺 体棉容易获得再生植株。外植体中的棉酚含量与其出愈率成显著负相关(γ=0.84)。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棉酚对于棉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无色素腺体棉。但较低的外源棉酚(0.1mg/L)可使无色素腺体棉愈伤组织生长稳健,并有较多的胚性细胞,并可显著地促进体细胞分化,提高无腺体棉体细胞培养的植侏再生频率。此外,还讨论了珂字棉312幼苗棉酚含量的变化特点,以及幼苗棉酚含量变化与组织培养的关系,并提出了用外源棉酚来改良棉花体细胞培养体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黄忠祥 《科学通报》1990,35(21):1679-1679
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已成功地建立了一大批细胞系,同时发现离体培养的细胞系经继代培养后,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与供体植物不同。 我们对水稻、玉米继代的胚性细胞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续,染色体数目有着明显的增加,籼稻871109花粉胚性细胞系继代一年零四个月,  相似文献   

4.
安利佳 《科学通报》1990,35(15):1180-1180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关于它的离体培养研究,已有许多报告。Butenko等(1968)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Jhang等和Chang等对人参进行了组织培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杜令阁等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人参花粉植株,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程强等对人参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愈伤组织。关  相似文献   

5.
人参花药和种胚培养中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国栋 《科学通报》1985,30(13):1038-1038
在含有2,4-D和BA的MS培养基上,人参(Panax ginseng)花药经过1—2个月黑暗培养,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多次继代培养增殖后,降低2,4-D浓度,去除BA,在愈伤组织上渐渐出现少量的黄色颗粒状细胞团。在新鲜培养基上反复继代培养,它们逐渐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黄白色胚状体,密集成团,易和愈伤组织分离,置于水中即可散开。观察表明,胚状体的产生是不同步的,在解剖镜下可以清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成熟合子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黄健秋 《科学通报》1995,40(1):72-72
近10年来,针叶树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迄今在松属树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上仍有不少障碍.截至1993年,仅有加勒比松、糖松和火炬松等3种松属树种通过体细胞胚途径得到了完整小植株,其中利用成熟合子胚成功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仅有糖松一例.  相似文献   

7.
白百利(Nicotiana sp.),俗称白茎烟。在温室里栽培的植株,它的茎自下而上逐渐呈白色,叶片自下部起逐渐变白,上部的叶片保持绿色。这种遗传性状在温室的继代栽培和试管苗的继代培养中保持稳定。它作为一种组织培养材料,不仅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对外源激素反应灵敏,易于从愈伤组织诱导出器官的分化,培养成植株。这为外源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细胞融合以及植物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8.
大豆幼胚培养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德志 《科学通报》1987,32(21):1679-1679
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大豆再生植株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曾有一些报道。均系经愈伤组织—器官分化—再生植株途径成苗。而烟草、小麦、水稻、三叶橡胶、石刁柏、胡萝卜等许多作物,已有报道经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途径成株。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lea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眉  陈凡  黄美娟  吴乃虎 《科学通报》1999,44(18):1959-1962
在MS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蔗糖 ,可使胡萝卜体细胞胚的发育静止于子叶胚阶段 ,而当蔗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时 ,静止的体细胞胚便转入胚后发育 .采用RT_PCR的方法 ,从调控状态的胡萝卜体细胞胚中获得lea基因Dc3家族一个新成员的cDNA片段 .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该基因在调控状态的胡萝卜体细胞胚中具有强表达活性 ;在解调控 1 2h的胡萝卜体细胞胚中 ,表达活性明显降低 ;解调控 2 4h之后 ,其表达活性则基本消失 .由此及相关结果推测 ,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 ,可以使悬浮培养的胡萝卜体细胞胚胎重现类似于天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发育过程 .  相似文献   

10.
海带和裙带菜组织培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宗熙 《科学通报》1982,27(11):690-690
高等植物体细胞发育的全能性,于50年代首先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见到。而高等植物从组织培养中长出完整植株的已履见不鲜。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和体细胞发育全能性的研究目前做的很少。日本学者在海带的组织培养中应用激动素曾得到孢子体。我们实验室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验,应用新的人工合成的激素进行组织培养,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这些实验表明,单个体细胞能长成完整的植株。本实验着重用藻体的切块(外植体)进行培养,在性质上是组织培养,由此观察到一些有关体细胞发育全能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控培养方法提高胡萝卜体细胞胚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黄美娟 《科学通报》1993,38(6):550-550
自从开创人工种子研制以来,就一直存在若干研究难题,如人工种皮材料的寻找与研制,种子播种时抗微生物的侵染以及人工种子的贮藏等,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就人工种子的植物体细胞胚而言,提高胚的活力是获得高质量的人工种子的基础,也是克服有关难题的重要条件。在体细胞胚培养的研究中,曾期望通过ABA及简单的干燥脱水处理,使胚达到静止状态,有的作者也试验过利用提高蔗糖、麦芽糖和铵离子浓度达到静止状态,但均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我们用调控培养方法获得了具高活力的静止状态的胡萝卜体细胞胚,这一结果在  相似文献   

12.
崔泟 《科学通报》1964,9(2):171-171
植物汁液刺激植物组织或胚生长的作用,早在1936年罗宗洛等已发现叶提取物对培养离体根有促进生长的作用。1941年Van Overbeek用椰子乳培养曼陀罗幼胚获得了成功。此后Steward等在数种植物的乳状汁液或提取液中均发现有刺激组织生长的作用。但其中促进生长的效果比较显著并已被普遍应用于组织培养工作中的只有椰子乳。后来Miller认为椰子乳中有类似激动素(Kinetin)的物质。很多植物的组织或胚在缺乏椰子乳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也往往由于缺乏椰子乳而造成组织培养工作中的困难。因此,寻求新的植物激素成了我们目前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小麦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浚明 《科学通报》1984,29(16):1009-1009
大小麦杂交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年前,Kruse通过把即将夭折的大-小麦杂种胚接种于事先培养的大麦胚乳上,第一次获得了可证实的大-小麦杂种。他的成功激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巨大兴趣,他的方法迄今仍被很多研究者(如Fedak,Islam等和陈孝等)所采用。本文作者则试图首先诱导杂种幼胚形成愈伤组织,经过一系列继代  相似文献   

14.
亚麻茎尖、子叶、下胚轴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洪涛 《科学通报》1983,28(21):1332-1332
亚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亚麻品种单一,优良品种的繁育速度亦较缓慢,为了加速繁育速度,我们对亚麻茎尖、子叶、下胚轴进行了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诱导成再生植株,其中我们把一个茎尖经过三次继代培养可繁殖再生植株417株,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繁育速度,缩短了繁殖时间,对育种和种子繁殖工作无疑会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已证实在亚麻组织培养中,能再生植株的种子植物种类中,  相似文献   

15.
籼稻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稻品系R402的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MS+2,4-D 2mg/L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MS+KT 2.5 mg/L+NAA0.5Ⅱmg/L的培养基上,分化频率为75.9%;继代培养5次后仍可保持52.2%的分化频率.R402是水稻遗传操作的理想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谷子幼穗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镇澳 《科学通报》1984,29(13):833-833
如何从禾谷类作物的单细胞经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以及获得再生能力强的细胞系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十分引入注目的问题.休细胞胚胎发生具备最快速无性繁殖的潜能,并且由于经胚状体途径再生的植株来源于单细胞,因而特别适合于遗传、育种和突变体等研究。在一些禾谷类植物中,胚性细胞系的建立又是制备和培养原生质体的重要前提。谷子(Sctaria itlic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到目  相似文献   

17.
吴家道 《科学通报》1982,27(17):1079-1079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发展食品、畜牧业和工业的重要原料。杂交玉米增产潜力大,利用花药培养玉米纯合自交系已在我国首先取得成功,并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玉米的组织培养,GKcn等进行过幼胚、盾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培养未成熟花序没有获得成功。本试验进行玉米幼穗组织培养,以探索其利用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幼穗外植体可诱导出大量的绿苗,并且在试管中进行健壮培养,绿苗再分化出裸露的雌雄幼穗,为研究禾本科植物的发育生理和器官分化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对玉米育种工作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始于廿世纪初,尽管历史不长,但八十年来的发展很快,至今在农业、园林方面都已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技术。本世纪初,1902年(?)伯·兰特(Haber Landt)开始研究植物细胞离体培养问题。1934年怀特(White)在三角瓶中对番茄根进行继代培养取得成功,1936年又正式提出将“植物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在适当的离  相似文献   

19.
用卵丘细胞为核供体进行小鼠体细胞克隆, 成功获得了一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小鼠. 为探讨不同核移植方法和重构胚活化方法对小鼠克隆胚发育的影响, 用B6D2F1小鼠的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作为供、受体进行核移植实验, 采用电融合和细胞质内直接显微注射的方法进行核移植, 并采用电脉冲、乙醇处理、氯化锶处理和电脉冲联合氯化锶4种不同方法对重构胚进行活化, 对克隆胚胎的体外及体内发育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利用显微注射法获得重构胚胎的工作效率(90.7%)显著高于融合法获得重构胚胎的工作效率(49.7%). 乙醇、电脉冲和氯化锶3种激活方法都可以诱导孤雌胚发育到囊胚, 但前二者处理的胚胎的囊胚发育率(52.4%, 54.2%)显著低于后者(76.9%). 10 mmol/L氯化锶处理6 h活化效果最好. 融合法获得的重构胚经氯化锶或者电脉冲联合氯化锶激活后, 囊胚发育率(9.5%, 8.6%)显著高于单纯电脉冲激活(2.6%), 而乙醇活化的重构胚没有发育到囊胚阶段. 用显微注射法经氯化锶激活获得的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最高(16.6%). 注射法和融合法获得的重构胚胎经氯化锶激活后进行胚胎移植, 都获得了发育到期的体细胞克隆小鼠, 发育到期率分别为 2.5%和1.4%. 结果表明, 两种核移植方法对B6D2F1 小鼠重构胚胎的早期发育能力有一定影响, 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体细胞克隆小鼠; 不同活化方法对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有显著影响, 在上述4种激活方式中, 氯化锶处理对克隆胚的激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单层贴壁的培养方法能够在无血清的情况下将胚胎干细胞(ES 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神经 样的细胞. 重编程小鼠脑膜细胞产生的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 C5, 也可以运用诱导ES 细胞神经 发生的方法来诱导神经特异性标志基因Sox1, Sox3, Pax6, Nestin 和Tuj1 的表达; 与之相反, 随 着分化的进行, ES 细胞特异性的标志基因Oct4 和Nanog 的表达量迅速降低. 通过细胞免疫荧 光技术, 可以检测到大量Pax6 和Nestin 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存在,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 些前体细胞能够分化形成3 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 分别是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 细胞. 体外诱导iPS 细胞形成的个体特异性细胞可以作为研究遗传类疾病机制的工具, 并且可 用来治疗机能紊乱和年老的神经组织. 此外, 脑膜细胞由于高表达胚性调控因子Sox2, 更容易 被逆分化形成iPS 细胞, 为此将更加胜任于临床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