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温泉土壤分离得到11株菌株,它们的胞内释放物能将淀粉转化成海藻糖.对菌株WX-10内含物将淀粉转化为海藻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验证,证明其胞内含有麦芽糖基海藻糖生成酶(MTSase)和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  相似文献   

2.
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的优化及降氨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降氨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乳酸和草酸铵是实验室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乳酸根的质量浓度及碳氮比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而磷酸根浓度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用正交试验获得最适于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的乳酸质量浓度为1%,碳氮比为1.5,磷酸二氢钾的质量浓度为1.5 g/L;在自然光照、30 ℃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延滞期为2 d,对数生长期为2~10 d,稳定期为10~20 d;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综合降氨氮作用,但其降氨氮效果受水质的影响而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蔗糖与海藻糖的代谢,概述了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PS)、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TPP)、海藻糖酶的分子特性。例举海藻糖在植物糖代谢的调控及糖感受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以香菇新8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碳、氮源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5 °C,30天),烘干菌丝体称取其生物量,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u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UGPase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PDA培养基比较,除以硝酸铵为氮源外,其余碳氮源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其中以麦麸为碳源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UGPase酶活性更高,同时,其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含量也更高。其中分别以蔗糖为碳源,以麦麸作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UGPase酶活性(分别为4043.80U/mg和3873U/mg)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分别为3.60%和3.86%)最高,ugp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19倍和6.52倍。【结论】香菇菌丝ug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UGPase酶活性以及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三者之间显示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海藻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藻糖的方法.实验采用Brevibacterium helvolum菌转化液化淀粉生产海藻糖.在反应混合物中,麦芽糖对海藻糖的检测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变乙腈和水的比例,麦芽糖和海藻糖最终被完全分开.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碳水化合物分析柱;洗脱剂为V(乙腈):V(水)=80:20;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为室温.麦芽糖和海藻糖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1.3 min和13.8 min.  相似文献   

6.
三株酵母的抗热激性与tps1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藻糖是酵母细胞重要的抗逆因子,三个生长特性各异的酵母菌株在不同的热激条件下,编码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的基因tps1具有不同的表达丰度.WFB和FHS在经受温和热激的条件下,即大量表达TPS1,YY则在48 ℃达到最高.克隆其tps1后,比对基因序列的差异,分析相应蛋白序列的突变,研究YY耐高温的可能机理,以此推断海藻糖对三个菌株抗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了结冷胶分批发酵过程中初始碳源的选择以及补加碳源的各种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结冷胶发酵的最佳初始碳源为麦芽糖,最佳初始碳源浓度为6%,补加碳源的最佳方式为在发酵第18h时,一次性补加2.5%的麦芽糖,此时结冷胶产量达13.86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8.8%.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Ensifer adhaerens (E.adhaerens)在不同碳源(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条件下的生理代谢特性,并利用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模型分析了黏着剑菌发酵过程生长动力学及产物合成动力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蔗糖能够显著促进E.adhaerens的生长和合成代谢,补料批培养条件下发酵单位分别比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组高出53%、40%、103%;发酵代谢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碳源条件下,E.adhaerens生产维生素B12(VB12)呈现部分生长偶联型;蔗糖为最优碳源,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最高发酵单位分别为0.054 h-1和115 mg/L。E.adhaerens发酵过程中,蔗糖能够被逐渐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维持合适的葡萄糖生成速率,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前体用于菌体生长和VB12合成,有效缓解了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新808为材料,利用苯酚-硫酸法和qPCR技术分析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多糖含量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测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硝酸铵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以麦麸处理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酶活性更高,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也明显提高.其中蔗糖和麦麸处理下的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最高.香菇菌丝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以及胞内多糖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污泥负荷(F/M)和碳源类型对活性污泥胞内贮存物的形成、转化及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在碳源分别为乙酸钠、葡萄糖和模拟生活污水条件下通过间歇试验研究F/M分别为0.46g/(g·d)和0.36g/(g·d)(以单位质量污泥计)时,胞内贮存物聚羟基烷酸酯(PHA)和糖原的含量变化以及反应器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反应器中胞内贮存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以乙酸钠和模拟生活污水为碳源时,活性污泥胞内最高PHA质量比分别为90.5mg/g和47.3mg/g(以单位质量挥发性污泥计),高于葡萄糖为碳源时的含量;F/M为0.46g/(g·d)时,胞内贮存物的含量高于F/M为0.36g/(g·d)时的含量,且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富产海藻糖合成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种富产海藻糖合成酶菌株的全过程.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产酶转化试验及离子色谱仪(HPAEC)检测,确证该酶能转化聚合度大于3的麦芽寡糖合成海藻糖,转化率约为40%,通过形态、结构特征分析以及16SrDNA基因全序列与参比菌株的基因序列比较,菌株JNU-1与食尼古丁节杆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5.12%,故将该菌株定名为食尼古丁节杆菌JNU-1(Arthrobacter nicotinovorus JNU-1).  相似文献   

12.
从南京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抗氧化功能胞外多糖的细菌菌株JS-1.菌株JS-1的生长范围较宽,中性至碱性环境,以及25~3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可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和麦芽糖作为碳源,能很好地利用有机氮和硝态氮.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JS-1与Enterobacter属同源性为99%,最终将菌株JS-1鉴定为Enterobactersp..  相似文献   

13.
混合菌群对原油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本研究室保藏的菌种中筛选到一组处理油田污水的混合菌群,经鉴定该菌群由N1、N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N3(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N4(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N5(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sp.),N6(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组成,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各组成菌在降解原油中的作用和效果,证实N5和N6是关键菌株,N1-N4菌株起辅助作用,它们的协同作用使混合菌群得以高效降解目标原油。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作为冻干血小板的保护剂,研究糖的浓度和种类对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随海藻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海藻糖质量分数增加到20%时,非活化血小板的恢复率达到85.7%;对于质量分数均为20%不同种类的糖保护剂,非活化血小板的恢复率都达到70%以上,海藻糖略优于其他几种糖,但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光照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氯化铵、尿素和硝酸钾3种氮源,以及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2种植物激素对小球藻生长及叶黄素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可以支持小球藻快速持续生长;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时小球藻生长缓慢,而氯化铵作为唯一氮源时因使培养物中的pH快速降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进一步生长.与尿素和氯化铵相比,硝酸钾是促进小球藻生物合成叶黄素的最好氮源,小球藻细胞中的叶黄素含量可以达到0.85 mg/g.在葡萄糖为碳源和硝酸钾为氦源条件下,加入植物激素IAA、IBA非但不能明显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反而明显抑制了小球藻对叶黄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6.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tlD gene (encoding mannitol-1-phosphate dehydrogenase) and gutD gene (encoding gluc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rice genome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BA4404(pBIGM). The expression of the above two genes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as demonstrat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assay. Analysis of sugar alcohol showed that transgenic rice plants could produce and accumulate mannitol and sorbitol. The sal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plant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ir control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平皿生化反应从四川麸醋曲药中分离出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利用18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最适生长pH值、酒精耐受性、碳源和氮源同化能力,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酯透明圈实验分离出的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亚种(Wicherhamomyces sp. Lzcq 2014)。该株酵母菌的最适合生长pH值为5.0~5.5,在酒精度为10%的情况下几乎不生长;对不同碳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对不同氮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尿素。该酵母菌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其质量浓度为0.64079mg/L,且乙酸乙酯浓度远高于其他代谢产物。其他代谢产物分别为甲酸异戊酯、丙酸苯乙酯、苯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0.04136、0.03943、0.02300mg/L。  相似文献   

18.
小球藻的筛选和异养培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北京清河筛选出了具有异养能力的一株藻类,经初步鉴定为小球藻.在异养批量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源和碳氮比对筛选小球藻生长的效应.当葡萄糖作为惟一碳源时,硝酸钾和尿素都可以分别作为惟一氮源支持小球藻快速持续生长,而氯化铵作为惟一氮源时因使培养物中的pH快速降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进一步生长.当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作为小球藻生长的惟一碳源和氮源时,在碳氮质量比从5到20范围内,小球藻的生长随碳氮质量比的升高而明显增加,最大OD680nm达到了73.8.  相似文献   

19.
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关系及氮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一次培养法,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对地衣芽孢杆菌和丝藻进行单独及混合培养,研究了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相互关系及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体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不高于2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能显著促进丝藻的生长。尤其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mg/L时,藻菌体系叶绿素荧光强度最大可达5227,较纯丝藻体系相应值提高约15%;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藻菌体系对水体中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7%和60%,显著高于纯丝藻及纯菌体系相应值;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50mg/L时,藻菌体系和纯丝藻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明显抑制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mtlD gene (encoding mannitol-1-phosphate dehydrogenase) andgutD gene (encoding gluc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rice genome mediated by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BA4404(pBIGM). The expression of the above two genes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as demonstrat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assay. Analysis of sugar alcohol showed that transgenic rice plants could produce and accumulate mannitol and sorbitol. The sal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plant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ir contr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