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麻棉交织物经液氨处理后,用低甲醛树脂进行免烫整理,对树脂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用中心旋转法进行了优化。整理后织物的释放甲醛量低于75ppm,干折皱回复在270°以上,强力保留值大于70%,达到绿色免烫整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烫整理树脂KNITTEX FA CONC在低温条件下对棉梭织面料进行潮交联,通过对织物残留含潮率、催化剂用量、树脂用量、堆置反应时间、工作液pH值的研究,确定了免烫树脂整理棉梭织面料的最优工艺参数:织物残留含潮率7%,催化剂用量130g/L,树脂用量200g/L,堆置反应时间应在16h,pH值控制在2.0左右.相对于干态交联,经该整理工艺处理的棉梭织面料抗皱免烫效果好,甲醛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法令.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纯棉机织衬布的超低甲醛树脂防缩整理.探讨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甲醛捕捉剂用量、焙烘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甲醛树脂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树脂70g/L,催化剂氯化镁7g/L,乙烯脲1g/L。80℃预烘4rain,160℃焙烘120s.整理后衬布的甲醛含量为18.9mg/kg,白度为88.31,撕破强力保留率为88.3%.经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纬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  相似文献   

4.
以乙二醛、脲、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工艺合成DMDHEU树脂,再用二甘醇醚化DMDHEU树脂得到树脂整理剂SCD-1.对SCD-1的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找出影响免烫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用优化的工艺进行生产试验,整理后的织物平整度可达3.5级或以上,断裂拉伸强力保留率不低于55%,织物残留甲醛量小于75mg/kg.  相似文献   

5.
多元羧酸免烫整理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为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免烫整理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对PMA整理工艺进行研究,测试了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保留率,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PMA用量80g/L,SHP用量24g/L,焙烘温度160℃,pH值为4.为了进一步提高折皱回复角,添加CA和纳米TiO2与PMA一起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结果表明,随着CA用量的增加,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折皱回复角相应提高,但用量过大后,白度会下降.添加纳米TiO2,可提高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AG-7600,交联剂三聚氰胺甲醛对芳砜纶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经过试验,得到芳砜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AG-7600整理剂质量分数为6%、三聚氰胺甲醛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min,整理后织物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影响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剂工艺优化因素.以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的数据为依据,优化出防紫外线整理剂DM-3090整理纯棉织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M-3090整理棉织物的工艺条件为:DM-3090 100g/L,粘合剂140g/L,渗透剂DM-1238 8g/L,柔软剂FR-6 12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min.  相似文献   

8.
罗炳金 《科技信息》2010,(27):28-29
将形态记忆聚氨酯与交联剂、柔软剂等整理剂复配后,对经液氨处理的薄型纯苎麻平布进行抗皱免烫整理,通过试验得到足够的工艺参数和织物性能的数据,运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形态记忆整理工艺配方及烘干、焙烘工艺条件,分析苎麻织物进行形态记忆整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BTCA作为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剂,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120 g/L,NaH2PO2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试验结果表明,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有良好的抗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衍生物与柠檬酸混合应用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邦  隋淑英  张林  朱平  董朝红 《科技信息》2011,(7):I0025-I0025,I0410
将海藻酸衍生物PGA与柠檬酸混合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改变PGA、柠檬酸的用量、不同的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以及撕破强力等性能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丙二醇酯为25g/L,柠檬酸为60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150s。  相似文献   

11.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2.
宋海涛  隋淑英  朱平  董朝红  张林 《科技信息》2011,(3):I0197-I0198
In this paper,the wrinkle resistant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 with the complex system of PBTCA and CA was mainly discussed.The influence of finishing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finishing agent and catalyst,curing temperature and curing time were studied.Wrinkle recovery angle(WRA),breaking strength(BS) and whiteness(Wh) of finished fabric were measured.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finishing conditions were PBTCA 120g/L,CA 50g/L,sodium hypophosphite 50g/L,triethanolamine 20g/L,cured 170℃ for 120s.  相似文献   

13.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苎麻竹纤维的特点,用苎麻纱线与竹纤维纱线交织生产苎麻竹纤维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丝光、烧毛、低温等离子、生物酶抛光和防皱整理,研制的织物具有透气、挺刮、不贴身、抑菌、抗菌、易吸湿散湿、具有凉爽感和弹性感的特点,又增加了织物的悬垂感等布面光洁清晰,手感柔软,色泽鲜艳亮丽,具有丝绸般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用中心旋转法设计了防皱整理剂RESIN BRT、拒油防污剂PM-492和氯化镁3个变量、5个水平的20个试验.通过分析试样的折皱回复角、释放甲醛量、撕破强力保留率的等值图,确定了较佳的拒油防污防缩整理工艺:防皱整理剂RESIN BRT 80~85 g/L,拒油防污剂PM-492 40 g/L,MgCl2.6H2O 12~13 g/L,整理液pH值4.2,二浸二轧,105~110℃下预烘3 min,165~170℃下焙烘2 min.整理后衬布的拒水拒油性能达到120分,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7%,热熔衬布释放甲醛量小于40 mg/kg,折皱回复角大于270°,衬布的质量符合优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竹浆纤维自身的性能,分别加入棉和细旦涤纶混纺成纱,来改善竹浆纤维的湿强差,织物尺寸不稳定的缺点,并设计开发出竹浆纤维纱直贡和人字斜两种面料.介绍了纺纱和织造的主要工艺,提出了竹浆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为竹浆纤维的实际生产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对竹原纤维进行碱处理,研究碱液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碱处理前后竹原纤维纵、横向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碱液温度对竹原纤维强度性能影响较大,碱液浓度对纤维细度和伸长率的影响较大;竹原纤维碱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温度20℃,质量浓度7.5g/L ,处理时间90min ,此时纤维强度稍有下降,伸长率和细度不匀率明显改善,提升了竹原纤维可纺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氧化退浆剂D-2和多功能精练剂AW分别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无碱退浆和低碱煮漂联合工艺.分析氧化退浆剂D-2用量、退浆温度、退浆时间对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以及多功能精练剂AW用量、双氧水用量、煮漂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织物煮漂效果的影响,并将新工艺处理的效果与传统强碱前处理工艺处理的效果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用优化的工艺对纯棉厚重织物进行低碱前处理,处理后的织物毛细管效应值较高,强力损伤较低,手感柔软,半制品质量较好,效果优于传统强碱前处理的效果,而且煮漂废液含碱量低至0.96g/L以下,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