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低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乐  云殿智  曲小时  刘黎红  魏明  慕志龙  海鹏 《甘肃科技》2007,23(11):245-246,233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芥酸含量不高于5%,菜籽饼硫甙含量不高于45umol/g,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饲用价值。主要从规模化种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育出在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地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州和海南州)可以正常成熟的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甘蓝型油菜在脑山地区的种植面积。利用甘白种间杂交创造出的优质特早熟甘蓝型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选育出的不育系380A、保持系380B和恢复系187R,然后,进行三系配套并以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为对照,培育出早熟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青杂8号。该品种适合在青海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区域种植,比该地区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10%左右,因此,可替代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也可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复种。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双低油菜种植中存在施肥量偏低、肥料配方不合理、追肥不科学等问题,提出科学与合理的施肥对策,为双低油菜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从常规育种发展到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从最初的三系法正在逐渐向两系法过渡,最终将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目标也从最初的产量育种到双低育种,再到今天的“高效型优质油菜”育种,包括在双低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油菜籽的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实王见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说明我国油菜育种研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以46个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利用37种多态性丰富的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研究材料分为3大类,所得聚类结果与系统聚类基本一致,说明利用RAPD标记可以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结果来看,材料26(谷城168)与其它材料差异很大,可能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大部分参试材料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培育更多的优良自交系仍是油菜双低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和“双低”优质油菜品系224-2为材料,采用双向式转育方法, 按照育种目标,经过6年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及相应保持系492B,经观察492A不育度为96.44%、3年套袋测定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47.8-51.6%,其492A种子芥酸含量为0.40%、硫甙为21.97umol/g、含油量32.05%,用492A与5个恢复系配制F1杂交组合,具有极好的配合力等特点,并作为重要不育系材料用于“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7.
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和"双低"优质油菜品系224-2为材料,采用双向式转育方法,按照育种目标,经过6年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及相应保持系492B,经观察492A不育度为96.44%、3年套袋测定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47.8~51.6%,其492A种子芥酸含量为0.40%、硫甙为21.97umol/g、含油量32.05%,用492A与5个恢复系配制F1杂交组合,具有极好的配合力等特点,并作为重要不育系材料用于"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生产的发展,选育出油菜早熟品种和实行机械栽培是生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双低、抗病、高含油量的油菜新组合(品系)。成功研制了适合油菜免耕(浅耕)直播要求的2BYF(D)—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并配套研究了适合直播油菜要求的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同时配合农艺上的催熟剂的开发与使用,研制了与高密度早熟油菜品种相配套的4YC-200油菜联合收割机。形成了在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油菜农艺操作规程。通过以上集成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油菜种植成本降低,种植面积扩大,油菜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试验测定,通过机械化种植油菜,每公顷纯收入可增至4 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宽青海省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早熟甘蓝型油菜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浩油11号种间杂交,通过表型选择并结合细胞学染色体数目观察,获得54份新型白菜型油菜品系。对这些品系的生育期、品质、恢保关系、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比浩油11号晚0~10 d;获得5份低芥酸、5份低硫甙及1份双低材料;筛选出2份533A的保持系,回交转育出3份533A的恢复系;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白菜型油菜品系与天然白菜型油菜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杨良金对长江流域油菜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良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探索长江流域油菜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先是探索了能够达到亩产250公斤超高产量的油菜超稀植超高产超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选种、肥水运用、播期、育苗、超稀移栽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技术参数.接着开始超低密度"双低"油菜田立体高效种植理论与技术探索,建立了油菜超低密度下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还研究了优质油菜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形成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耕整育苗移栽、机械耕整人工直播、免耕人工直播等四种栽培模式,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农艺与农机技术配套技术.这些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79.7”的遗传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雄性核不育油菜“79.7”作了遗传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79.7”雄性不育油菜的不育特性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甘兰型油菜可作它的恢复源。将“79.7”核不育油菜转育成新的低芥、双低及双低黄籽两用系.用低芥两用系组配筛选育成的优质杂交种“蜀杂1号”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朱克超 《遵义科技》2003,31(3):26-28
为探索和摸清黄籽双低优质油菜“渝黄一号”在我县生态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其丰产性的最适播期,优化我县油菜种植结构,为以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本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1989-2000年,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224-2杂交并回交;用T89-6与优质品种(系)复合杂交,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5,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9505”。经过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平等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表现为优势高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耐)病、抗倒伏等特点。2001年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杂油3号”,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0 5” .经过 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表现为优质高产 ,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广 ,抗 (耐 )病、抗倒伏等特点 .2 0 0 1年 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湘杂油3号” ,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 (组合 ) .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饲草用燕麦现状、问题和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Avena spp.)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具有耐瘠薄、耐盐碱、耐干旱、耐严寒等特性,并且产草量大、营养价值高,是目前广泛被认可和推广的优良禾本科牧草.随着国家"草牧业"、"粮改饲"、"引草入田"等政策的实施,国内燕麦草需求量将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对于饲草型专用燕麦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和模式、收获与加工利用等燕麦饲草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本文从我国饲用燕麦的品种现状、燕麦饲草现状及饲用燕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与发展潜力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饲用燕麦的研究及燕麦饲草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油菜在我国西部农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是油菜的原产地,作物生长期内的气候特点,同春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恰相适应。春油菜作为冷凉气候区的优势作物,对西部多发的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有减避功能,其自我肥田固土效能和产品的工业开发增值潜势大于其它作物。菜籽油是最佳佐膳油和后备燃料油,菜籽饼是优质蛋白类饲料源,市场广阔。在西部开发中加大油菜生产比重和产品的高科技开发力度,可取得以农业发展促加工业发展的双重效果。在我国东部适粮西部适油的大生态格局中,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齐芳 《科技信息》2004,(2):24-25
一年之计在于春,冬春之交正是谋划农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如何发挥我国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作用,加速农业发展,是摆在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杂交水稻、双低油菜、沼气利用,省柴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里,我国农业科研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不仅满足了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大江南北几乎都有栽培。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油菜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发展油菜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为什么要进行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油菜籽的含油量比较高,一般都在35—40%,最高的可达50%。菜籽油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我国,也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1995年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为2426万公顷,总产量为3469万吨,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为690万公顷,总产量为978万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油菜生产国纷纷开展了油菜生物技术研究。从早期的组织培养和染色体组分析,到现在的基因标记定位和基因克隆、转化等,研究技术日新月异,油菜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快了油菜育种研究的步伐。目前,油菜生物技术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镉、铅污染土壤种植的油菜和玉米存在食用安全性和秸秆资源化利用风险问题,进行了土壤镉浓度梯度为0.3,2,3,25,50,75,100,125 mg/kg与铅浓度梯度为100,200,400,800,1 600,2 200 mg/kg的盆栽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条件下油菜籽镉含量最高为7.03 mg/kg,低于安全临界值18.33 mg/kg;但浓度为25~125 mg/kg的土壤镉污染可能会造成玉米籽粒镉超标。即使在铅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情况下,菜籽油的铅含量超标风险也较大;但浓度为100~2 200 mg/kg的土壤铅污染下,玉米籽粒的铅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2)油菜和玉米秸秆满足植物性饲料原料对应的土壤镉含量上限分别为0.93,1.60 mg/kg;而满足有机肥料限量标准对应的土壤镉含量临界值分别为2.53,3.05 mg/kg。要保证秸秆作为食用菌培养主料的安全,种植油菜和玉米的土壤镉含量应分别低于0.61,1.31 mg/kg。(3)油菜和玉米秸秆的铅含量最低分别为54.77,101.29 mg/kg,最高分别为14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