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杂草的精确喷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的棉花植株和杂草的检测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不同环境下棉田中棉花植株和不同种类的杂草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的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来增加数据集的数量,将其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构建CNN模型,在模型中添加Dropout层,以防止网络出现过拟合,将训练集数据输入网络模型,使模型学习棉花植株和杂草的特征信息;最后将测试集数据输入CNN模型,测试CNN模型对棉花植株和杂草的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NN对于棉花植株和杂草的分类结果精度超过了99.95%,识别时间为197.2s,证明CNN可以快速高效的识别棉田中棉花植株和杂草,为农业智能精确除草装备的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电网单一学习器窃电检测方法准确率低、实时性差且无特征提取的问 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梯度提升机(CNN-LG)模型的窃电行为检测方法. 通过卷积 神经网络(CNN)提取用户用电数据电力特征,将提取特征输入以决策树为基学习器的轻梯度 提升机(LG)分类器对数据进行训练,据此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梯度提升机模型的窃电行 为检测方法 . 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轻梯度提升机模型对国家电网和爱尔兰智能能源径 (ISET)数据集分别进行窃电行为检测 .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可快速准确实现电网中 各类窃电行为检测,相比于现有检测方法具有更高准确度、更优泛化性能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对居民用电进行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部门合理制定每日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聚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根据智能电表采集的历史负荷数据,该方法首先采用BIRCH聚类算法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习惯,将用户聚类为多个用户群;然后构建由负荷数据和时间以及气候信息组成的多特征时间序列数据集,并采用训练集进行CNN-GRU预测模型构建。训练集首先输入到基于一维卷积层设计的CNN网络,以提取不同特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之后将数据输入GRU网络,以提取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时序特性,最后由全连接层输出短期负荷预测结果。以爱尔兰能源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公开数据集作为实际算例,以ANN网络、CNN网络及CNN-GRU网络为对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到了2.932 1%,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  相似文献   

4.
轴承是传动系统重要的支撑部件,也是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强大的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为轴承运行状态模式识别提供了可能性.针对CNN处理多分类模式识别过程中,由超参数问题引起的准确率低、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哈里斯鹰优化(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 HHO)算法优化的CNN分类模型.首先,对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划分,初始化CNN模型参数;然后,使用HHO算法对CNN模型的超参数空间进行优化,计算适应度值并获取全连接层的单元数量和迭代次数;最后,利用优化后的CNN模型对轴承数据集进行模式识别.通过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轴承实验数据验证,表明HHO-CNN模型可以使得全连接层的单元数量和迭代次数迅速收敛,及时准确调整CNN的网络参数,提升分类器的性能,提高了故障模式识别准确性,增强了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度学习在轴承故障诊断中出现的多分类时测试准确率低、数据集不足的情况,提出基于格拉姆角场(GAF)法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以及采用重叠采样20%的方法扩充数据集。通过对轴承振动信号采用格拉姆角场法变换构建数据集,导入到搭建的六层卷积神经网络中实现故障分类。在搭建的CNN中测试了不同的轴承数据集以及不同数据长度下的测试准确率和抗噪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搭建的模型最高测试准确率可达100%,搭建的CNN有着良好的性能,在多分类问题上具有较高的精度;扩充数据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测试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网络攻击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的在线网络安全攻击检测方法.该并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一共包含2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特征:CNN1和CNN2,然后通过全连接层两个特征提取层,并通过软最大化操作将网络攻击的检测转换为攻击的分类模型.采用KDD Cup99作为仿真数据集,并采用训练数据来对深度模型进行训练,当模型的训练误差小于一定阈值时,采用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将本文所提方法与文献[8]以及文献[9]所提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而且具有较低的误报率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行人检测技术方面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目标识别、检测技术与改进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任务辅助卷积神经网络(TA-CNN)模型技术。在立体匹配技术方面简述了基于孪生网络的立体匹配的深度学习模型技术。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方面回顾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视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与摄像机传感器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汽车控制技术方面分析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端到端的横向与纵向控制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感知层、决策层与控制层的广泛运用,不断地提高感知、检测、决策与控制的准确率,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分析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为自动驾驶成为现实带来巨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监测数据呈现多元化、高速化、海量化的趋势.为了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电网内异常区域的自动识别与定位,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电网异常事件定位方法.首先根据电网内部联系将电网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分区构建监测矩阵;然后采用RMT作为数据挖掘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分区矩阵特征向量作为输入,根据电网监测数据和异常识别需求的特点搭建CNN模型;最后基于分区矩阵特征向量构建数据集,训练获得有效的异常事件自动定位CNN模型.以IEEE39节点电网模型三相短路故障为例,分析表明通过RMT提取特征向量的预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数据维度,提高CNN模型的故障定位准确率,分区RMT-CNN模型能有效定位电网内异常事件的发生地点,定位精度可达97.96%,精确率可达98.65%.  相似文献   

9.
针对交通拥堵检测,提出一种利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对交通拥堵图像进行检测的方法。首先,使用基于TensorFlow框架设计了含有三层卷积层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其次,利用道路拥堵与非拥堵图片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并进行评估。最后,利用训练完成的模型进行道路拥堵检测,与多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拥堵检测,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8.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究深度学习方法用于林业树种图像智能识别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自动识别树种新方法。在TensorFlow框架下,对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改进,对7类树种图像进行自动识别研究。【方法】首先,在图像库建立时,为增加特征选择多样性,选择树木的树皮和树叶图像,保留自然背景;另外,考虑到同一树种在不同树龄条件下树皮图像存在差异,因此加入不同树龄的树皮图像,并用胸径指标来表示树龄大小。其次,对每类树种图像随机挑选100张作为测试集,剩余数据集全部作为训练集。通过反复试验比较不同CNN结构设置、卷积层数量、全连接层层数、学习率等对结果的影响。采用Adam算法代替传统的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用指数衰减法对学习率进行调节,在交叉熵函数中加入L2正则项对权重进行惩罚,并采用Dropout策略和ReLU激励函数,以避免训练过程中过拟合现象。最后,确定适合试验要求的13层CNN结构,同时比较深度学习方法和传统人工特征识别方法的差异,与已有的树种图像识别方法做对比。【结果】提出的13层树种图像识别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取得了理想的识别效果,识别率分别为96.78%、91.89%,在未参与训练的验证集上取得了96%的平均准确率。相对于已有的人工特征识别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识别效率和准确度更高。【结论】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树种识别模型识别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方法,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树种识别,可为林业树种图像自动识别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融合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快速、动态、高效识别露天煤矿开采区,以我国和其他煤炭资源大国的典型露天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二号多光谱遥感影像,制作数据集及标签,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加入特征金字塔网络,充分挖掘开采区及背景区的低分辨率语义信息和高分辨率纹理信息,实现快速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的改进及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平均检测精度提高到98.48%,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6.7%,有效提高了复杂背景下的多尺度、多类型露天开采目标的识别精度,为全球煤炭资源大国能源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及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修复提供了科学、精准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深度学习方法在建立电主轴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时出现的过拟合现象,提高电主轴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 ,该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融入Dropout优化方法 ,使整个故障诊断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关闭"隐藏层中的神经元,减少模型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所需要调整的参数数量.结果将Dropout优化方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所建立的电主轴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是可行的,其平均诊断准确率能够达到99.012%,远高于基于CNN、CNN+L2和BPNN这3种神经网络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基于信号处理提取到的特征和机器学习模型"方法 ,更适用于电主轴轴承故障诊断.结论提出的CNND方法实现了卷积神经网络与Dropout优化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使模型学习到的特征更利于电主轴故障的分类,同时根据故障数据的特点确定相关参数的初始值,克服一般深度学习方法在进行电主轴故障诊断时出现的过拟合现象,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站锅炉燃烧效率经典建模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新型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各项因素,建立了以锅炉负荷、一二次风配风方式、烟气含氧量等参数为输入,锅炉燃烧效率为输出的建模数据集。由于CNN的核心特征是通过卷积运算从样本数据的空间关联中进行特征提取,所以为了加强输入样本数据的空间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进行重构。在此基础上,采用LeNet-5结构的CNN构建锅炉燃烧效率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经过PCA重构的锅炉燃烧效率CNN模型的检验集相对误差最小,相比经典模型减小了19.58%,该方法为锅炉燃烧效率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就是典型模型之一。CNN作为一种常用的多传感器信号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却无法实现未知复合故障的诊断,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CNN-LSTM-FCM (fuzzy C-means)模型。LSTM对具有前后联系的时间信号更敏感,利用这个特点将LSTM与CNN相结合,实现未知信号的诊断,并通过概率分类输出实现了复合故障的解耦,CNN-LSTM-FCM模型本身优化参数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精度。使用化学过程故障测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CNN-LSTM-FCM模型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7.15%,优于CNN模型和LSTM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RGB-D传感器能够同时获取图像的彩色信息和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图像分类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联结卷积神经网络的RGB-D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and recursive neural networks,CNN-RNN)深度学习网络为基础,利用一种尺度归一化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并且对CNN滤波器层进行改进;在CNN滤波器层,通过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算子得到归一化图像中特征点的位置;然后以特征点为中心选取图像块,对所有训练图像的图像块进行训练,从而获取CNN滤波器组层的卷积核;以归一化图像的SURF点为中心确定滤波器层在图像的感受野,所得感受野与卷积核形成局部联结网络,构成了CNN的滤波器组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民航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了从报告中学 习并评估风险等级的深度学习模型. 首先采集航空安全报告系统中10年报告,根据严重度建 立事件后果的量化指标,确定5个风险等级:高、中高、中、中低和低风险,并消除事件结果分布 不平衡和结果多样性的影响 . 然后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探 索非结构化的事件概要与风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通过该模型对事件进行分类,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模型与不同量化指标和不同方法对比,其分类准确率可达 96%,优于其他指标和方 法. 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非结构化的事件概要挖掘,对2020年事件进行快速的风险评估,预测准 确率可达 80%. 基于 CNN的民航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对文本格式的事件概要充分挖掘,快速评 估与主动感知风险,对支持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识别多车工况下车辆过桥时的车辆重量,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开发出可用于多车轴重识别的桥梁动态称重(BWIM)算法.首先,利用车桥耦合系统采集不同车辆过桥时梁底的应变信号;之后,基于深度学习开源框架KERAS搭建了包含9层卷积层、2层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利用Adam优化器训练CNN模型以拟合所获得的应变信号与车辆轴重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并最小化拟合误差;最后,对所开发的算法在单车和多车加载工况下的轴重识别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单车和多车工况下的轴重识别误差均值基本低于5%,并且识别精度对车辆速度和横向位置的变化不敏感,说明算法的轴重识别效果良好且稳定.该多车BWIM算法摆脱了对桥梁影响线的依赖,为不适用于利用影响线方法进行动态称重的桥梁提供了可替代的称重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勇 《河南科学》2020,38(1):63-68
为了实现油井工况的自动评估与智能管理,达到防范风险的目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建立了油井工况智能监测与风险防控方法.将实际油田数万条示功图数据整理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并基于该训练集,利用监督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示功图识别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示功图识别模型的准确度达到95%以上.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某油田,采油系统效率总体提升2.67%,工况合格率提升11%,防范风险成功率提高60%.研究成果为同类油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铁路信号设备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装备,加强信号设备智能运维是降低铁路运行风险的必要基础保障。目前,针对我国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智能运维平台存在不能精准映射各设备的行为规律和相互之间互馈作用的机理,须同时依靠经验知识进行推断等问题。首先构建了铁路设备运维文本知识图谱;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团组图卷积神经网络(cgGCN)模型对BIM图像模态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对20种铁路信号设备零件图信息的标注,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达到95.38%,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F1达到95.58%;最后将BIM图像信息以视觉模态嵌入运维文本知识图谱,利用Neo4j图数据库实现多模态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从而精准映射各信号设备相互之间互馈作用的机理,为后续现场铁路运维人员实施安全管理和运维决策提供在线服务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盾构隧道施工引发地表沉降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难以同时挖掘数据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关系和双向时序信息的问题,通过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与自注意力机制(SA)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表最大沉降预测方法(CNN-BiLSTM-SA)。该方法首先利用CNN提取网络输入数据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关系,利用BiLSTM网络提取输入数据的双向时序信息,然后引入SA机制为CNN提取的特征分配相应的权重,有效捕获时间序列中的关键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输出最终地表沉降预测结果。以湖南万家丽路电力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构建地表沉降数据集,并选用ANN、RNN、LSTM、BiLSTM模型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评估指标CNN-BiLSTM-SA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RMSE)、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为最优,具有更好的地表沉降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