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采穗母树栽植密度、伏干长度,覆土厚度,初始萌芽条平茬技术对比试验研究,优化栽植密度、伏干长度、埋干覆土厚度、芽基长度和密度等杉木“带冠埋干”采穗圃树形处理关键技术参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年有效穗条产量影响极显著,伏干长度对年有效穗条产量、穗条鲜质量、穗条长度影响极显著;平伏干覆土厚度、芽基长度、芽基密度,以及芽基长度、芽基密度交互作用,对年有效穗条产量、穗条长度、穗条鲜质量、穗条含水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和基于MSM-PP技术的组合筛选,确定了采穗母树处理的最佳技术方案:栽植密度80 cm、伏干长度70 cm、覆土厚度6 cm、芽基长度0.5 cm、芽基密度0.5 cm×1.0 cm.研究结果对提高杉木“带冠埋干”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发挥采穗圃的作用,最大限度增加单位采穗母株的优质穗条产量和延长母株寿命,本文通过试验,提出了一套砂地柏采穗圃营建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几种因素对川西云杉扦插繁殖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影响川西云杉扦插繁殖的几种因素,包括枝条类型、采穗枝条部位、清水浸泡时间、采穗母株年龄、单株试验、激素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云杉不同单株插穗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500 mg/kgIBA处理1 h和200 mg/kg IBA处理5 h促进川西云杉硬枝插条生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分别达到88.1%和81.0%;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母株年龄间差异不显著;I级侧枝和Ⅱ级枝侧枝的生根率显著大干Ⅱ级顶枝.母株枝条的平均生根数在上、下部枝条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将川西云杉在云南香格里拉秋季进行硬枝扦插,插后35 d穗条已基本愈合,45~60 d、90~100 d为生根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扦插育苗中穗条来源对生根率的效应。结果显示,采条母树龄、穗条年龄和穗条采自的树冠部位均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本研究3年龄实生苗优于胸径10-20 cm的母树,后者又优于胸径30-40 cm的母树,胸径50 cm以上的最差,且差异显著。在母树龄和树冠部位一样的条件下,1年龄穗条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龄穗条,树冠中部穗条优于上部,下部穗条生根率最低。采用3年龄实生苗为采条母树,并采集树冠中部的1年龄穗条,其最高生根率可达98.7%。研究结果为扦插繁殖中穗条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山核桃3种砧穗组合(本砧+结果枝接穗、本砧+生长枝接穗、化香砧+生长枝接穗)和实生苗造林生长及前期结实情况,探讨了山核桃不同砧穗组合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造林保存率第2年开始趋于稳定,以化香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保存率最高,达(77.93±8.51)%,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保存率最低,为(52.97±5.67)%。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第1~5 年),砧穗组合间高生长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地径生长的差距变大。造林第5年,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矮化效果显著,其高生长仅为实生苗的892%。本砧+生长枝接穗和化香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第5年开始结果,而实生苗和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第6年开始结果,造林第7年(2008年),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结果树比例最高,达到85.0%,化香砧+生长枝接穗和本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结果树比例分别达到74.2%和75.8%,结果量较高,分别达到30.6 kg和30.4 kg,实生苗造林结果树比例最低,结果量最小,仅为43.7%和4.5 kg。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比试验、均匀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杂种马褂木采穗圃穗条产量和扦插促根剂配方.结果表明,杂种马褂木采穗圃栽植密度以1×1.5 m为宜,单株保留2根萌芽条最好,全年平均每株产插穗68根;促根剂最佳配方为400 mg/kg NAA+300 mg/kg辅助物质+300 mg/kgIBA+1000mg/kg多菌灵+30 s浸穗时间,生根率可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7.
谭健晖 《广西科学》2006,13(3):228-231,235
于2005年7月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进行杂交松(P inus elliottii×P.car ibaea)扦插繁殖试验,研究缩短杂交松生根时间的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采穗母树设遮光和喷施叶面肥处理,穗条选取未木质化、半木质化、木质化三种,长度分为3~5cm,5~8cm,15cm以上。生根抑制物处理6种:乙酸乙酯、75%酒精、50%酒精、洗洁精、自配处理液和清水,乙酸乙酯、酒精与水的配比为1¨100。每种处理3个重复,株数135株。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穗母树进行遮光及叶面肥处理,可显著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及提高生根成活率,其中生根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5%,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比对照缩短7~13 d。不同插穗生根抑制物处理,可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时间,其中乙酸乙酯和自配处理液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有效,生根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2%和32%,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分别缩短6 d和4 d;酒精和洗洁精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无效,生根成活率比对照降低1%~7%。半木质化、未木质化、木质化穗条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分别为36 d、37.3 d和41.7 d,平均生根率分别为44.33%、25.75%和60.33%;插穗长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生根也有影响,其中以5~8cm最好,3~5cm次之,15cm以上最差。  相似文献   

8.
优质核桃硬枝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科  梁乃仓 《科技资讯》2010,(31):132-132
本文主要介绍了优质核桃硬枝嫁接技术。在陕西关山地区4月上中旬,选择2~3年生砧苗进行嫁接,采用8cm~10cm削片长度,施用封剪液,正确绑扎,适时放风松绑,连续抹芽,加强圃地管理,嫁接平均成活率达84.9%,最高92.8%,当年新梢生长量达1m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4个嫁接时期(1月、2月、3月和6月)核桃砧木、穗条内含物的变化特征为对象,研究内含物对核桃嫁接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植物总酚、钠、钾含量以3月最低,蛋白质和镁含量最低水平分别出现在1月和6月;含水率、钾和植物总酚含量以6月最高,全氮、钠和单宁含量以1月最高,而蛋白质和镁含量以3月最高,其余内含物皆因砧木和穗条的不同,极值出现的时期有所差异;嫁接成活率以3月最高,可达56%;嫁接成活率与穗条蛋白质、单宁和总酚含量及砧木总酚、钾含量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四川盆地核桃枝接的最佳时期为3月,穗条蛋白质、单宁和总酚含量及砧木总酚、钾含量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黎蒴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蒴是我省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之一,也是我省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之一。我所从2003年营建黎蒴采穗圃和剪顶处理,3年后,母树繁殖系数可达30一35倍;用黄心土与河砂按2:1的比例作基质做苗床,设置了不同的生根促进剂、扦插时间及处理穗条的扦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黎蒴扦插生产宜在秋季开展;选用半木质化穗条。采用激素处理后,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黎蒴无性繁殖技术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魏莉  王美琴  安三平  王丽芳 《甘肃科技》2014,30(19):140-144
以白云杉4年生母树为采穗母株,系统研究了白云杉扦插前促进剂配方的最佳组合和不同插穗条件对生根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后20d愈伤组织开始形成,40d时根尖开始出现,70-80d是生根的高峰期和根系发育期。在进行白云杉插穗处理时,应选择100 mg L^-1的IBA处理2h,效果较好。插穗类型对生根影响差异显著,选择母树上的一级侧枝做插穗,根系效果指数较好。插穗长度对生根影响差异极显著,5cm的生根率为90%,12cm和3cm的生根率为80%。8cm的生根率为57%。插穗年龄效应对生根影响不显著,1龄和2龄侧枝做插穗都能获得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12.
基质、插穗及促根剂对喜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喜树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及扦插生根与体内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以1年生喜树枝条为材料,从基质种类、插穗部位、长度及粗度、ABT与NAA浓度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生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喜树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泥炭土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96.67%; 选用1年生实生苗下部插穗的成活率最高,为97.33%; 粗度为0.6~0.9 cm、长度为10.0~15.0 cm的插穗,更利于生根。沙藏过的喜树插穗生根率高于不沙藏枝条。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ABT处理插穗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6.67%。硬枝扦插的喜树插穗是以皮部生根为主,兼有部分愈伤组织生根。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急剧下降后升高和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淀粉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与前两者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泰国甜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元江干热河谷引进的泰国甜角开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切砧高度、砧木类型、砧木龄级、接穗年龄、接穗位置和天气条件等因子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嫁接方法宜采用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的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75.0%~76.4%;嫁接时间宜选在3~4月;用半年生切砧苗作砧木,切砧高度在20~40 cm比较适合;接穗的位置效应明显,宜选1年生枝的基部和中部枝段,带1~2个腋芽的穗段为优;此外,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以阴天或雨后晴天嫁接为宜.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嫁接后3个月可育成甜角嫁接苗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云南普洱地区思茅松嫁接苗萌芽盛期开始及持续时间,以便对苗木出圃前进行精细管理,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方法】以4个不同产地思茅松(Pinus kesiya)当年生全木质化穗条为接穗,以景谷县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播种苗为砧木进行劈接,观察思茅松嫁接苗的萌发成活特性;同时选取普洱市思茅区曼歇坝、木乃河的思茅松优树为嫁接材料,研究复合肥及复合生物菌剂肥对思茅松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普洱地区,思茅松嫁接苗萌芽盛期为嫁接完成后的25~48 d,施肥对思茅松嫁接苗生长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中15 g/株复合生物菌剂对苗木的地径增长有显著影响,增长率最高可达65.66%;15 g/株复合肥对苗木的接穗长增长率影响显著,增长率最高可达577.40%。【结论】要重视思茅松嫁接苗嫁接后第25~48天的精细化管理,适当施用复合肥和复合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地径和接穗生长,提高嫁接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催花温度下漳州水仙在元旦、春节开放的花前期天数和观赏器官生长情况,以提供准确的催花时间,本试验模拟西宁地区冬季室内4种平均温度(8,18,20,22℃)作为催花处理温度,对不同催花温度下花期和观赏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催花温度与花前期天数呈高度负相关,花前期最长达42 d(8℃),最短只有20 d(22℃);催花温度与叶片长度、花葶长度呈高度正相关,叶片长度与花葶长度分别可达49.11 cm(22℃)和46.11 cm(22℃);催花温度与花期长度、单球花枝数和单枝小花数成二次函数拟合模型,最高分别可达24 d(8℃)、3.4支(18℃)和12.33朵(18℃)。通过催花温度与各性状的相关分析,建立了西宁地区冬季室内水仙栽培花前期天数及生长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室内平均温度预测花前期、花期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希蒙得木的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方法对影响希蒙得木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希蒙得木植株个体、穗条年龄、长度、药剂处理、扦插时间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采务成年植株个体间插穗生根有差异,自幼株采集的插穗生根率高;(2)药剂处理能显提高嫩枝插穗的生根率,其中以IBA1000g/kg处理生根效果最好;(3)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条件下,单节插穗生根率高;(4)嫩枝插穗的适宜扦插含水率40%~50%,适宜的扦插时间为7月~8月;(5)希蒙得木嫩枝插穗生根困难的内在原因是枝务含有生根抑制物质,浸水处理12h能提高插穗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施用3750ml/hm2土壤磷活化剂拌种和底施225kg/hm2化学钾肥氯化钾效果相同,均能增加棉花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功能叶叶面积,并提高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磷活化剂拌种棉花有效穗数增加21.3万/hm2,氯化钾处理有效穗数增加22.95万/hm2;穗粒数分别增加10.90粒和8.77粒;功能叶叶面积分别增加50.37cm2和27.97cm2;产量提高20.1%和22%,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梓树(Catalpa ovata)和滇楸(C.fargesii)嫁接苗第1年各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探究不同砧木对楸树(C.bungei)嫁接苗生长的影响,为初步筛选适宜楸树嫁接的砧木以及楸树良种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梓树和滇楸为砧木,以‘南林1号’(‘Nanlin 1’)‘洛楸’(‘Luoqiu’)和‘苏楸1号’(‘Su 1’)为接穗,进行芽接,共6个嫁接组合,测定嫁接后128、141、155、174和189 d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统计嫁接6个月后的成活率,测定接穗当年的高生长和径生长量及生长1年后嫁接口上下径粗度比。【结果】6种砧穗组合中‘南林1号’/滇楸的成活率最高,达76.91%,‘苏楸1号’/滇楸成活率最低,仅有32.05%;‘南林1号’/梓树的接穗高生长和径生长量最大,分别为165.51、2.89 cm,‘苏楸1号’/滇楸的接穗高生长和径生长量最小,分别为83.43、1.63 cm。各嫁接组合嫁接口上下径粗度比均小于1,嫁接生长第1年,均未出现“大小脚”现象,但‘苏楸1号’/滇楸亲和性最差。在整个生长测定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  相似文献   

19.
以绣球为材料,采用根施法,研究K肥对绣球根生长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肥处理对长、短两种长度插穗培育的扦插苗在生根率、根长方面不存在显著影响。K肥对短枝插穗培育的扦插苗生根数量存在显著影响。同对照组相比,经过用量为0.125、0.25及0.312 5 g/kg的K肥处理后,生根数量分别显著下降81.46%、72.35%及68.10%。研究同时表明,长枝条插穗培育的扦插苗重量显著高于短枝插穗培育的扦插苗重量。研究结论对于在绣球扦插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重组人截短型白细胞介素6(rhIL-6)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及纯化方法的优化.观察不同培养温度对重组人截短型IL-6工程菌生长密度和IL-6表达的影响;复性蛋白终浓度对复性效率的影响;细菌诱导培养后,经破菌-洗包-溶包初步纯化后,再经柱层析纯化IL-6.其结果为30℃培养后42℃诱导培养5h的IL-6表达效率最高,达32.8%;复性蛋白终浓度在0.5 g/L以下时,蛋白复性效率最佳,比活性为4.42×108 μmol/min*mg-1;进一步柱层析后,IL-6的纯度达96.5%,得率可达46.5%.最后得出培养和纯化工艺简便易行,可获得高纯度、高比活性的截短型rhIL-6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