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企业参观、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法取得蕲春县蕲艾产业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反映了蕲春县蕲艾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产业发展制约问题.对当前制约艾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以期推动蕲艾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主要有效成分迷迭香酸含量为指标评价湖北夏枯草野生种质资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0个区域中5个区域发现有野生夏枯草种群。而在5个产地的野生夏枯草品种中,蕲春野生夏枯草品种的迷迭香酸含量为最高(0.28%),高于国家标准(0.20%)。其他4个野生夏枯草品种,除了罗田和武汉的品种符合国家标准外,襄阳和崇阳的品种均低于国家标准,表明蕲春野生夏枯草品种品质相对较好,是优先就地保护和优先考虑种植的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至9月连续16次对广东省恩平市锦江河上游主要鱼类群落调查。调查共捕获鱼类3 894尾隶属6目18科39属49种。其中未知种3种,Margalef指数D(I)为4.023 9,D(B)为7.601 4,Shannon-Wiener指数H(I′)为3.952 3,H(B′)为2.401 9;Simpson指数C(I)为0.705 1,C(B)为0.914 3;Pielou指数J(I)为0.331 3,J(B)为0.201 4。其中名特优经济鱼类15种,占种类数的30.61%,包括刺鳅、黄颡鱼、月鳢、胡子鲶、翘嘴红鱼白、黄鳝、鲶鱼、乌鳢、翘嘴鳜、斑鳜、加洲鲈、泥鳅等普通经济鱼类8种,占种类数的16.32%,包括鲫鱼、罗非鱼、银鲴、鲤、草鱼、鲢、鳙、青鱼、鲮等;其他非经济鱼类种26种,不知品种3种,占种类数的53.06%。鲤形目中的鲤、银飘鱼为优势种(IRI≥500),鲫、、寡鳞飘鱼、赤眼鳟、油餐、彩石等为常见种;鲈形目中的罗非鱼属鱼类、子陵吻虾虎鱼为优势种(IRI≥500),月鳢、乌鳢、加洲鲈、斗鱼、溪吻虾虎鱼、粘皮鲻虾虎鱼、侧扁黄(鱼幼)等为常见种;鱼将形目中的食蚊鱼和鲶形目的胡子鲶为优势种(IRI≥500),合鳃目的黄鳝以及外来种观赏鱼(吸盘鱼)、鲶鱼为常见种,鱼类品种调查结果可为恩平市锦江河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添加人工巢箱改变实验样地巢资源量的方法,进行了巢址资源对猛禽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利用巢位统计法调查了猛禽的群落结构.研究期内共记录到繁殖猛禽37巢,隶属2目3科4属6种.繁殖猛禽种类、数量与巢资源总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猛禽对不同类型巢资源的选择存在种间差异.红隼和红脚隼主要利用喜鹊巢进行繁殖,占繁殖猛禽总数量的40.54%;红角鸮、领角鸮和长耳鸮主要利用树洞进行繁殖,占35.14%;灰脸狂鸟鹰只利用鹰类旧巢进行繁殖,占10.81%;红隼、红角鸮、长耳鸮还利用人工巢箱繁殖,占13.51%.悬挂人工巢箱可明显提高红隼种群的优势度.巢资源量的变化可影响繁殖猛禽的群落结构特征,随巢资源量的增加,猛禽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5.
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 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种,隶属17科28属、11种分布区型、3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生活型.其中常见科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最多,占45.45%;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分布区型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种类最多,占36.36%,具有4个分布区型相汇聚的特征.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种类为主,其余为旱生和中旱生种类,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河南桐柏山香果树资源分布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南桐柏山香果树资源分布与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香果树在河南桐柏山沟谷地带分布广泛,总面积达660hm^2以上,总株数10万-20万株.香果树群落属于不成熟的次生群落,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较低,优势度较高.该香果树种群具有衰退趋势,应加以人为干预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挥发油的损失,将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评价指标,优化艾叶挥发油与β-CD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包合率.通过指标成分桉油精和龙脑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考查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相关性.最终确定最佳包合条件,所得挥发油平均包合率为96.40%,建立了艾叶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配方颗粒中桉油精的平均质量分数0.738 4 mg/g,转移率33.48%,龙脑的平均质量分数0.334 1 mg/g,转移率25.41%.所建立包合工艺和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在指标成分含量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企业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湖北省蕲春县新发现的一个粗梗水蕨种群.种群面积为10000~11000 m2,植株数为300~500株,为小种群.频度为45%,盖度仅为2%.认为过度养殖是导致粗梗水蕨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艾叶中鞣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从艾叶中提取鞣酸的有效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艾叶中鞣酸含量,研究艾叶的道地性.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艾叶中鞣酸,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超声波提取艾叶中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不同产地的艾叶鞣酸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60 ℃,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20 min,固液比1∶ 25(g/mL),V丙酮:V水为4∶6时提取率最高.湖北蕲春、江西樟树、安徽霍山、山东鄄城以及河北安国艾叶中鞣酸含量分别为13.29 %,5.83 %,2.92 %,2.92 %,8.43 %,其中湖北蕲春艾叶中鞣酸含量最高,蕲春作为艾叶的道地产地具有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鲜艾叶与干艾叶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比较鲜艾叶与干艾叶的挥发性成分。考察了不同萃取头和萃取温度对艾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以选用65 μm PDMS/DVB SPME萃取头和60 ℃水浴加热时萃取效果最好;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烃类、芳香类和醇类物质,占总峰面积90%以上。鲜艾叶与干艾叶均含有莰烯、1-辛烯-3-醇、α-水芹烯、邻聚伞花素、桉油精、石竹烯等,此外又各自具有特有成分,表明艾叶在干制后其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艾叶为原材料,以艾叶挥发油产率为考察目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探索微波功率、料液比、回流时间等因素对艾叶挥发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 W,料液比1∶8,回流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的挥发油产率能达到0.45%。  相似文献   

12.
以胶东沿海地区盛产的野生艾蒿为原料,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艾蒿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了3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15种成分在内陆地区的艾蒿精油文献中没有报道过.其主要成分为桉油醇(24.54%)、石竹烯(11.57%)、樟脑(9.16%)、刺柏烯(7.87%)、长叶烯(5.30%).与内陆地区的艾蒿相比,沿海地区的艾蒿在成分上有显著的差异,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含量更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带有生长点的艾蒿茎段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艾蒿生长点的分化培养、分化芽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定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NAA 1.0mg.L-1+GA3 0.5 mg.L-1+6-BA 3.0 mg.L-1+蔗糖30 g.L-1是艾蒿生长点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诱导分化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N6+IAA 0.2 mg.L-1+蔗糖20 g.L-1,且适宜在恒温光照条件下培养;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植株的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Fenton反应产生OH,连苯三酚自氧化产生O2-.模型,研究了蕲艾总鞣酸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结果显示:蕲艾总鞣酸在1.0~10.0 mg/mL范围内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两者均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最有效的清除浓度均为8.0 mg/mL,清除自由基能力均高于同等浓度的甘露醇,但低于同等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5.
艾叶燃烧产生的烟雾有艾灸、消毒驱虫等效果,为探究其活性物质,选用甲醇吸收其烟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艾叶活性成分——挥发油的GC-M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艾叶燃烧烟雾中含有与其挥发油相同的成分,包括4-羟基-4-甲基-2-戊酮、1,8-桉油精、龙脑、侧柏酮、β-石竹烯、2,2’-二噻吩、3,3,6,8-四甲基-1-四氢萘酮和6-芹子烯-4-醇;1,8-桉油精和β-石竹烯是艾叶熏蒸和燃烧消毒驱虫的有效成分,1,8-桉油精、龙脑、侧柏酮、β-石竹烯等可能是艾灸时进入人体内发挥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