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近期发表了两篇关于中国软实力的文章:一篇是庞中英的《孔子思想的“出口”与软力量的使用》(2006年第17期,第67页);一篇是詹奕嘉的《中国是软实力大国吗?》(2006年第20期,第5页)。他们都提出了很好的看法,但都把软实力中“文化”的概念看得过于狭窄了。约瑟夫·奈在《硬权力与软权力》一书中说: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有利的规则和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这里讲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不仅仅是指传统人文精神,而是指广义的意识形态,其中包括这个国家的内外政策。我认为当今中国的软实力恰恰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软权力的含义及软、硬权力的关系。提出如果一国过分重“硬”而轻“软”,不仅会损害本国的国家形象、危及对外政策目标,最终不利于国家崛起。认为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当积极利用软权力来破解“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有三对重要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一是要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切忌“以硬替软”和“以软代硬”;二是要衡平国家理性与人民理性的关系,切忌二者之间畛域的消除;三是要考量研究与建设的关系,切忌建设的研究缺场和研究的建设缺失。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力之间的对比。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量,然而中国的声音和文化影响,即软实力,却没有相应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媒体的话语权有关。为了能使中国的媒体尽快"成长",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谈论中国的文化传统,常常使人陷入一个悖论环境。但是若对这个问题加以变焦处理,可以看出不同侧面:从虚实分,西方文化其用在“实”,中国文化其用在“虚”;在某个历史阶段,西方文化其优在“先”,中国文化其优在“后”;从“段位”看,西方文化段位在“中端”,中国文化段位在“高低两端”。在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物质进步与我们的精神气质显得有些不相称,这是我们追讨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类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与信息以“爆炸”方式激增,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21世纪将与全民族文化素质休戚相关,荣辱以沫。“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的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西方预言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中国不战而胜。”首先看到的是中国渊远流长、不断加强和提高的民族素质。21世纪,与其说是综合国力之竞争,勿宁说是民族文化的竞争。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中国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形势看,国际安全格局、战略力量对比、国家战略角色20年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两家人”到“多家村”,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高峰型变为高原型。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目前,这一战略关系的调整仍处于“运动过程”中。围绕有关安全与发展的规则之争、目标之争、形式之争、标准之争、进程之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或难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半个世纪以来国力竞争积淀的“北高南低”的差异及“一超多强”间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现行国际经济体制的“疲劳”又把各国推入了另一轮冲击中,产生了全球资本与民族资本、市场与政府、世界与国家的三对新矛盾。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12,(4):32-37
每年的两会上,财政预算报告都备受各方关注。“国家账本”不仅是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心系何方、情牵何处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0.
“硬卖”与“软卖”是广告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本文阐述了两种广告形式的语言特点,尤其强调了“软卖”型英语广告的修辞艺术.通过对广告英语特点的探讨,无论对于英语学习者丰富语言知识.还是对广告制作人提高广告水平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外来语“知识产权”这个术语,最早在17世纪中叶出现在西方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地德国。在当时,它主要指文化领域中作者的创作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亦即我们称为“版权”或“著作权”的这种无形产权(现在仍有个别国家如西班牙、菲律宾等沿用“知识产权”仅表示版权)。17世纪,法国曾一度使用“工业产权”这一术语,它指的是除版权之外的智力成果专有权与商业标记专有权。在后来的发展中,尤其在60年代之后,“知识产权”逐渐被绝大多数国家及所有世界性国际条约、国际组织采用,它包涵智力创作成果及商业标记的专有权。“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即德文中的 GestigesEgentum.英文中的 Intellectual Property。把这个外  相似文献   

12.
说它是“变色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它,这是有“遗传基因”的,它的祖辈——碳,就是个十分出色的见风使舵的家伙。我们知道,碳最会投机了:需要软的时候,软得可以做铅笔;需要硬的时候,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可以称为硬中之王。至于什么时候软,什么时候硬,那就要看它遇着谁了,也就是说,它是专门“看人下菜碟”的。作为碳的后代子孙,碳  相似文献   

13.
一叶真可知秋否美国是一个喜欢用特定词汇给别国定性的国家。言论自由,本无可厚非,但一个超级大国所具有的话语权优势,很容易产生主导性影响,成为外交政策参考甚至依据,并影响当事国的形象。对相关的国家来说,被定得好时心里当然高兴,而被硬戴上一顶不情愿的帽子,则可能怒目相向。“战略盟友”、“非盟国的友好国家”、“合作伙伴”、“意愿者同盟”等属于前者,反过来,“邪恶帝国”、“无赖国家”、“邪恶轴心”、“暴政前哨”、“新老欧洲”、“失败国家”等是后者了。冷战后特别是9.11以后的世界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更趋复杂与多元,在美国战…  相似文献   

14.
谈到中美洲形势,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在尼加拉瓜。尼加拉瓜是一个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国家,四个半世纪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独裁政权的残暴统治,却使它国力衰竭,民不聊生。1979年反独裁革命斗争的胜利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希望。然而,超级大国在中美洲的激烈争夺,加上流亡国外的反政府组织的武装进犯,很快又把它推入国无宁日的境地,成为中美洲紧张局势的“热点”之一。“火山、湖泊”之国  相似文献   

15.
略论日本国力匮乏与败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日本是最早发动侵华战争的国家,自1939年其国力已开始下降,出现所谓的“渐贫”过程。1940年,国内日常生活必须物资出现短缺,粮食供应难以保证,日本战争经济初入泥潭;到1943年,钢铁原料出现危机,造舰、飞机制造、轻武器制造等均出现困难,部队行动受到很大限制。长时间的伤亡也使日本所拥有的军事有生力量无法继续将战争支撑下去,同时,日本政府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国内处境日趋困顿,因此,经济、军事、政治、外交等综合国力的匮乏使日本走向失败的坟墓。  相似文献   

16.
全球合作与竞争不仅集中在国际科创中心之间,也需要各国中等规模创新型城市的参与。根据国际权威排名,选取了一批人口规模在40万~200万之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等城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为生态生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硬科技资源、软科技要素、一流主导产业、国际化市场等。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集聚培育体现独特气质的“创新物种”是“科创中城”崛起的关键所在。第二,打造极富魅力的“科技地标”,使自身的科创元素成为城市新名片是“科创中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举措。第三,实现生态、创新与产业“适宜度”融合,是“科创中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围绕多元化产业发展,实施打破“路径依赖”的积极进取性创新政策是“科创中城”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广大中等城市如何发展将影响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速度。因此,中国应加快发展世界级“科创中城”,拓宽未来国家创新源泉,进一步融入世界创新网络。针对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给出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形成一批世界级“科创中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报纸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传统的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它们深知:谁能争取更多的读者,谁就是这场角逐的获胜者。于是,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通俗化新闻、娱乐化新闻等软新闻大量充斥版面,甚至有不少还走入了庸俗化的极端。因此,读者便又渴望能有更多的硬新闻。然而,符合硬新闻的事件毕竟有限,所以,对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就显得特别有必要。然而把软新闻进行“硬化”报道,使软新闻即非事件新闻经过“硬化”操作之后,便像硬新闻(事件性新闻)那样显示出较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它的操作手法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本文从更深层次分析了软新闻“硬化”报道的必要性、表现和存在的不足,并试图探讨其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细勘“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借用舆论手段对中国发展实施一种“软遏制”,它比采用政治、军事、经济手段的“硬遏制”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来势汹汹199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一些所谓对中国发展表示“担忧”的论调开始散见于西方报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当推日本防卫大学的副教授村井友秀,他于1990年8月在《诸君》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的文章,从综合国力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把中国视为一个潜在的敌人。但这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  相似文献   

19.
从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就在酝酿建设自己的芯片产业,由国家出面相继启动了“908”工程和“909”工程,深圳市也立项建立了深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但由于当时国力有限,企业实力不够,作为一个在国际上高速发展的产业,国内的芯片产业始终进展缓慢,以至于和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大,2000年6  相似文献   

20.
 在“三约束”(河床、堤防硬约束, 河滩植被生物软约束, 海动力和地转流克氏力的牵引性约束)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形成相互协调、功能放大的整体优势黄河水患始终是国家和沿黄省份关注的重大问题, 且以黄河下游态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