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叶螨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螨类自身特点 ,以及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杀螨剂 ,螨类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 ,部分螨类已达到高抗水平。建立螨类敏感品系和敏感基线对于抗药性检测极其重要 ,并有利于抗药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已知螨类抗药性机理主要有 :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解毒代谢酶活性发生变化、表皮增厚使药剂穿透力减弱等。从遗传学角度看 ,螨类抗性基因多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因此容易发生抗性且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陕西夏播玉米田叶螨有 3种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为优势种 ,年发生 12~ 13代 ,以雌成螨越冬 ,6月下~ 7月初迁入夏播玉米田 ,7月中— 8月下是为害高峰及防治的关键时期 .发生为害面积约 2 5万hm2 ,减产 10 %~ 2 0 % .繁殖力强、食料条件优越是叶螨暴发的根本原因 ;整体防治不重视 ,抗药性强 ,自然天敌控制弱等是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因素 .清除田间杂草 ,区域联片种植、培肥地力、促进玉米发育、结合追肥根施药剂及轮换用药等是综合治理抗性叶螨的重要技术措施 .  相似文献   

3.
山楂叶螨抗药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西省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种群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并通过增效剂增效作用和生化测定,初步探索了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性机制.研究表明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种群对水胺硫磷分别表现为低、中和高水平抗性,忻州和晋中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表现中水平抗性,运城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抗性的形成与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降低有关,对甲氰菊酯抗性的形成与表皮穿透能力降低有关,另外,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4.
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感染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 Nikolski))作个案研究,阐明硅提高棉花抗螨性的生理机理。网室条件下采用微区试验设计,硅肥采用喷施和基施处理,研究不同时间棉花的虫害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硅含量,以及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0)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施硅处理缓解了棉花叶片受叶螨危害的症状,在接种叶螨第6天硅处理降低了叶片受害指数;施硅处理提高了PPO和PAL的活性,而降低了参与清除植物体内活性氧功能的POD活性。硅能够调控棉花与抗虫有关的酚类物质代谢过程,参与植物防卫反应而增强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桔锈螨 (Phyllocoptrutaoleivora (Ashmend) )是世界性柑桔害螨[1,2 ] .该螨个体微小 ,繁殖力强 ,防治困难 ,常给柑桔生产造成巨大损失[3~ 5] .该螨常集中在叶背危害 ,造成落叶 ,也可危害幼嫩枝条 .柑桔果实受到该螨危害后 ,果实变小、变硬、变色 ,从而失去商品价值[6~ 8]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 ,不同柑桔品种受到锈螨危害的程度是不同的 ,说明有的品种自身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 .如何发现和利用植物本身的抗性来防御害虫 ,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研究课题 .为此 ,我们研究了柑桔资源品种对桔锈螨的抗性 ,现报道…  相似文献   

6.
E—1059商名 Systox 是一种新的杀虫剂,其中有效成分占50%,另外50%为乳化剂。在有效成分中包括两种硫代磷酸酯,其化学式及所占百分比如下: E—1059的杀虫力很强,唯具剧毒,前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要求我组试验施用过E—1059杀虫剂的苹果是否因施药而含毒性。查 E—1059属于磷酸酯类的内吸杀虫剂,前人已指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是因其有抑制胆硷酯酶活力的作用。人类及高等动物因磷酸酯药剂中毒后有出汗、流涎、呕吐、腹泻、心烧、急燥、晕眩、  相似文献   

7.
叶螨Spider mites是各种农作物上的害螨,有关叶螨染色体的研究在我区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出叶螨染色体的制备技术,为准确分类和防治上的运用打基础,作者于1990—1992年对叶螨染色体作了研究,得到了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土耳其斯坦叶螨(T.turkestani)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的核型图,并将三种叶螨的核型在数目和大小诸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70%索利巴尔防治棉叶螨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索利巴尔在我因棉花上用200倍液防治的卵、成螨、若螨,施药后7天调查,防效为100%,施药15天调查杀卵效果为100%。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慈溪棉区主要棉虫对化学药剂抗药性增强的情况,应用生物测计(bioass)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毛细管点滴法和载玻片浸渍法,以及南京农业大学李显春和韩召军等推荐的滤纸药膜法和闪烁瓶药膜法,上海昆虫研究所李文谷推荐的性信息素诱捕法等方法,对主要棉虫分别进行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抗性为53.26倍、30.98倍和1.02倍,分别属高抗、中抗和敏感水平;棉红铃虫对氰戊菊酯和甲基对硫磷的抗性为23.21~103.35倍和9.96倍,分别属中抗——高抗和低抗水平;氰戊菊酯、甲胺磷、氧乐果、久效磷、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对棉蚜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7.0∶13.6∶14.5∶64.6∶554.3;三氯杀螨醇和哒螨净对棉叶螨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22.5。  相似文献   

10.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每年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明确不同抗性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品种中病程相关基因(GhPR基因)响应不同致病型大丽轮枝菌的表达差异,揭示GhPR基因在棉花与大丽轮枝菌互作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变化,本研究用寄主来源的棉...  相似文献   

11.
棉叶螨抗药性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胶粘法对农学院试验站和148团棉田的绵叶螨进行几种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将以上结果与1992年新植棉区棉叶螨(相对敏感品系)测定结果相比较,两地对氧化乐果的抗性测定倍数分别为1.7和2.1倍,均表现具有一定耐药力,对灭扫利的测定,两地抗性倍数分别为9.6和1.9 倍,试验站的棉叶螨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三氯杀螨醇的测定,两地抗性倍数分别为135.7和25.6倍,试验站棉叶螨表现为高抗水平,148团锦叶螨表现为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玛河流域棉田叶螨天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棉田叶螨的综合治理,笔者于1986—1988年对本地区棉田叶螨的优势种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从采到的标本中,鉴定出叶螨天敌14科21种。其中天敌昆虫11种,蜘蛛4种,捕食螨6种。并对天敌数量和重要天敌的捕食量进行了调查和接种观察,为叶螨的生防提供了重要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对昌吉市棉花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害虫(螨)有17种,其中害螨4种,为害严重的害虫(螨)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文章阐述了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现状,提出了今后对棉花害虫(螨)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Herbivory-induced volatiles elicit defence genes in lima bean leaves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In response to herbivore damage, several plant species emit volatiles that attract natural predators of the attacking herbivores. Using spider mites (Tetranychus urticae) and predatory mites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not only the attacked plant but also neighbouring plants are affected, becoming more attractive to predatory mites and less susceptible to spider mites.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such interactions, however,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show that uninfested lima bean leaves activate five separate defence genes when exposed to volatiles from conspecific leaves infested with T. urticae, but not when exposed to volatiles from artificially wounded leaves.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se genes is similar to that produced by exposure to jasmonic acid. At least three terpenoids in the volatil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is gene activation; they are released in response to herbivory but not artificial wounding.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requires calcium influx and protein phosphorylation/dephosphoryl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新疆棉田螨类群落中的叶螨科(Tetranychidae)亚群落营养结构。从采到的标本中已鉴定出棉叶螨5种,天敌26种。初步探索了叶螨亚群落的食物网络关系,比较了棉田不同施药水平与天敌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孝感市以水稻为主的稻棉混作地区,对稻田轮作玉米的玉米螟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孝感稻田地区玉米螟一年发生4代,第三代为多发代,各代成虫盛发期分别为5月中旬(越冬代)、7月上中旬(第一代)、8月上中旬(第二代)、9月上中旬(第三代),世代重叠明显。玉米不同播种期与玉米螟为害的关系密切。在心叶期进行防治,以4.5%高效氯氰菊酯EC450mL/hm^2防效最好,其次是5%锐劲特悬浮剂150mL/hm^2和50%甲胺磷EC450mL/hm^2,校正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年的林间定点抽样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 :(1)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et Yuan)卵和活动螨 (幼、若、成螨 )群体的旬数量消长规律较为相近 ,卵的数量高峰期为 3月上、中旬和 9月上旬到 10月上旬 ;活动螨群体的数量高峰期为 3月上、中、下旬和 9月上旬到 10月下旬。 4月上旬到 7月上旬 ,卵和活动螨群体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2 )天敌捕食螨与南京裂爪螨卵和活动螨群体在数量上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显著 (r=0 .4 72 8)和极显著 (r=0 .5 830 )水平 ,可见 ,捕食螨对该螨种群在时间维上的控制效应强 ,且对活动螨的控制效应比卵强。 (3)南京裂爪螨卵的空间格局在年周期中均呈聚集分布 ,呈现高度聚集 -低度聚集 -中度聚集 -低度聚集的变化规律 ;活动螨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年周期中大多数时期均呈聚集分布 ,仅 6月中旬呈均匀分布 ,表现为中度聚集 -低度聚集 -均匀分布 -中度聚集 -高度聚集 -低度聚集的变化规律。这些现象与该螨不同群体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 (4)相关分析表明 :气象因子和天敌捕食螨对卵聚集程度的影响大小序列为旬平均气温 >旬降雨量 >旬平均相对湿度 >天敌捕食螨 ,对活动螨群体聚集程度的影响序列为天敌捕食螨 >旬平均相对湿度 >旬降雨量 >旬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