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红外相机在卫星绕地球飞行获取遥感图像时,地球也在进行自转.同一幅图像内不同条带的成像时间不一致,将会导致条带间的几何错位,即地球自转引起的几何畸变.在对红外相机成像方式及地球自转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消除地球自转影响的方法,并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地球自转减速的研究现状,其次,利用粘性流体力学研究了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减速的影响.根据被粘滞性大气包围的地球的自转能和角动量变化的2种理论推出了地球自转角速随时间减速的规律的同一式.利用所推出的理论式计算了在百年后地球自转角速的减少值.理论和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确实有减速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也确实很小,只能在长久岁月中(数千年以上)才能观测到.  相似文献   

3.
整体地球自转动力学的理论研究一般是在旋转对称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并得到了一系列与观测相符合的结论.但实际上地球是一个非旋转对称的椭球体,甚至是梨形椭球体.因此,三轴地球模型的自转理论研究应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所有量保留到极移平方量级而忽略其更小量级的情况下,给出了三轴液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方程.研究指出,在此精度上三轴液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方程是线性耦合的,并得到了三轴液核地球自转的4个本征频率.同时指出,如果在推导过程中保留更小量级,则液核地球自转动力学方程是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它没有解析解.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昼夜交替,还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背后的原因都主要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直是恒定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地球的自转在变化,而且变化得相当复杂,日长变化就是其中一种表现。而地球磁场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和宇宙辐射的伤害,但地磁每隔数年总会"捣乱"一下,这与地球自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地球自转变化课题组、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不停地自转才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日升月落、白昼与黑夜。可是你听说过岛屿也会自转吗?在西印度群岛中就有这么一个无人的小岛,它竟和地球一样能够自转,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自转周期居然也和地球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6.
广义来说,地球自转运动除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外,还包括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把完整的地球自转问题作为一个基础理论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其中许多基本问题,尤其是它的各种动力学机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仍然是天文学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月球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机理作了如下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空气阻力和地球自转对抛体的运动皆会产生影响。分析了只考虑空气阻力和只考虑地球自转因素下的抛体运动;并用Matlab工具绘图比较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射程变化趋势;推导了在地球自转和空气阻力共同影响下的抛体运动运动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微分方程导出了考虑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射程表达式,得出了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物体时射程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地球自转对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定量解释了地球自转对有关自然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典的弹性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通过引入章动坐标系相对惯性空间的运动,推导出一个同时包含极移和章动的弹性地球自转联合动力学方程。在推导过程中首次考虑了高阶岁差章动力矩和其它摄动因素(摄动周期满足0.5d≤T≤1.5d)对地球自转的影响,从而使得方程更加完备和完美,与现行的地球自转动力学方程相比较表明,该方法综合性强而且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分析大地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时发现,震源深度在100km相似文献   

12.
熵与地球生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上任一地区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的周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由此及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状况出地球系统在一个周期中的熵变公式,得出地球系统平均负熵流功率,由于地球系统温度的日周期变化源地球自转,因而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熵变功率为负的根源,又由于生命生存、生物进货依赖于负熵流,得出重要结论:地球自转是地球系统生物进货和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并且还对人体热熵流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地球匀角速自转的情况下,讨论了地球隧道问题,得到了更接近实际的结果.当结果中的地球自转角速度(?)= 0时,即可得到文献[1]中的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大地测量以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测定地球整体(地球自转)和各圈层(特别是大气,海洋与地壳)的运动,使地球动态变化的监测,研究及应用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地球动力学最新发展概况,内容包括地壳运动,地球自转,重力场时间变化等。  相似文献   

17.
地球除了公转、自转运动以外,还有第三种运动——摆动。由于自转运动,地球还具备了陀螺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力量推动地球的摆动运动呢?本文通过数学计算论证了太阳对地球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太阳对地球的斥力推动了地球有规则的摆动;地球摆动也成为物体之间存在斥力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矢量方法描述了弹性地球模型的各参考极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各种不同参考极的完整的直观图象,开指出:(1)对弹性地球模型,在天球图上引入无自由章动的自转极和无自由章动的形状极就能更好地描述各极之间的几何关系;(2)对弹性地球模型,在任何瞬间,自转极、角动量极和形状极保持共线;无自由章功的自转极、角动量极和无自由章动的形状极保持共线;无受迫极移的自转极、天球历书极和无受迫极移的形状极也保持共线;它们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3)对弹性地球,角动量极和无自由章动的自转极间相差约20厘米,这个量不能象刚体地球那样被忽略。  相似文献   

19.
在引力常数减小、地球膨胀过程中,核、幔是地球密度结构分布明显不同的两个区域,这说明地球密度结构膨胀是非均匀的或地球惯量膨胀是非均匀的,与地球惯量的理想膨胀状态不同步.以地核实际密度作地球半径的推算表明,地球半径从5329 km~6371 km的膨胀过程中,地核半径及惯量在地球半径膨胀前后变化不大,而地幔半径增加很快,质量收缩在地核中,并不随地幔半径的迅速增长而同步增长.由转动能守恒知,核、幔较膨胀前将进入减速运行状态;又由于地核膨胀前后惯量变化不大,因而其自转速度变化不大.这样,相对于地幔自转的减速,此时的地核处于超速自转状态.而核、幔间熔融的非刚性连接界面是核、幔转差存在的基础,也由于地核自转动能在核-幔边界的释放,进一步维系了其界面的熔融状态.同时,地核也通过此界面向地幔释放自转动能以减小核、幔速差,逐步实现核、幔的同步运行.文中对地球密度结构与地球历史演化过程的相关性也作了推论,并对地球物理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压强、质量反常段作了分析,探讨了其反常的原因及对地球结构、运行的影响.以核、幔的非均匀膨胀,建立了地核超速自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对大气海洋运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和异常变化,说明它们与热带太平洋的大气、海洋大尺度范围的年际变化——厄尔尼诺(ElNio)事件相当一致,而地球自转的异常变慢稍迟后于厄尔尼诺事件.可能由于伴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大气角动量异常增加,引起了地球自转的变慢.可用天文测时资料的归算,监视日长年际变化的极小值,来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