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型线连续性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结构参数对内转子型线连续性影响的关系,首先采用显式参数方程建立了内外转子型线方程,分析了能够构成型线的最基本条件.考虑到内转子型线方程的复杂性,根据Frenet定义,通过推导短幅外摆线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方式,间接地得到了内转子各点的曲率和曲率半径,分析了型线上曲率半径的极值点,将其分为3种不同情况进行讨论,最终得到了内转子型线无过切的判定依据.根据给定的内外转子齿数、基圆半径和齿顶圆半径等基本结构参数,通过所得到的判定依据,可直接显式计算出合理的偏心矩范围.所研究的结果和文献上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研究过程的几何意义更加明确,得到的结论涵盖了已有文献尚未包括的情况,可为内啮合摆线式流体机械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摆线转子泵因其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噪音低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就各种摆线的基本概念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内、外转子齿廓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内转子齿廓为短幅外摆线圆内等距线,而不宜采用普通外摆线及长幅外摆线的原因。同时指出,并非任一短幅外摆线均适合作为内转子的理论齿廓曲线,而是使特征参数,即短幅系数K应处在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对三尖摆线泵的转子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理论廓线的参数方程.以MasterCAM软件为平台,运用“Fplot c—hooks”功能绘制摆线廓线,并完成外转子的CAD造型、加工仿真、合理性检验和NC代码自动生成的一系列工作,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三尖摆线泵的转子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理论廓线的参数方程.以MasterCAM软件为平台,运用“Fplot c—hooks”功能绘制摆线廓线,并完成外转子的CAD造型、加工仿真、合理性检验和NC代码自动生成的一系列工作,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内啮合转子压缩机内外转子的运动特点,给出了齿间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的计算公式,然后借鉴普通摆线齿轮的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转子间啮合效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啮合效率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内啮合压缩机转子和普通摆线齿轮不同,其啮合效率不仅和型线的结构参数有关,还和齿间接触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只有得到齿间的受力分布后,才能获得齿间的啮合效率.研究结果对此类压缩机的动力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限制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中外转子绕内转子公转的趋势,在外转子上施加一个支撑力,对支撑力的位置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中支撑力的方向和位置完全是由几何关系决定的,而与气体力、接触力等无关,因此在对该压缩机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支撑力位置,然后再计算支撑力和接触力.该研究可为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的动力学设计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内啮合摆线转子压缩机的型线在修正前存在余隙容积大、无法铣削加工等问题,以内外转子的齿数比为6:7为例,采用共轭啮合的基本原理,首先讨论了可与内转子完美啮合的外转子极限完美型线修正方法,该方法可得到最小的余隙容积,虽然实用化较为困难,但可作为其他修正方法的判定界线.进而提出了一种较简单并可实用化的圆弧型线修正方法,该方法也可减小余隙容积,同时可用普通的铣削方法加工,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的难度和成本.这些修正方法的研究可为内啮合摆线转子的实际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全平衡高强度转子式压缩机的几何关系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探讨了一种新型内、外转子啮合的压缩机结构,以短幅外摆线的内等距线为内转子型线进行了典型分析,说明内、外转子型线的形成,并提出了一种工作容积的准确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内、外转子型线互为共轭曲线;外转子圆弧齿的啮合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工作容积的计算结果表明:当齿数比为6:7时,工作腔容积随主轴转角的关系7π/3为周期变化。最后,还对这种新型压缩机与滚动活塞压缩机的空间利用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基本相当。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这处结构压缩机的相关质打出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327-6330
阐述了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理论摆线和实际摆线的形成原理。建立了理论摆线参数方程,并进一步利用微分几何关系推导了实际摆线参数方程。然后根据所建立方程利用UG表达式功能直接绘制出内转子齿廓曲线,建立内转子三维模型。最后简单介绍外转子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结构原理的余摆线机械真空泵相继在西德(1971)和我国研制成功。该真空泵具有转数高、振动小、低压下抽速大等优点,是真空获得方面的一大突破。 本文导出了余摆线机械真空泵转子和泵腔的理论型线和实际型线方程式;论述了以C为创成半径、等移距为r、偏心距为e的泵实际型线与以(C-r)为创成半径、偏心距为e的泵理论型线相差甚微;引出了用泵的理论型线方程式很好(但近似)地解决泵的某些问题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给出了泵入口位置公式和泵吸气腔面积简便公式,讨论了泵的容积利用系数;分析了泵型线设计的各方因素;推出了控制转子相位小齿轮所承受的最大工作扭矩公式;提供了以小齿轮抗弯强度初算泵型线的方法。 文中还给出了泵腔型线长径M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摆线等距线齿轮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齿轮传动。它是利用互为全包络曲线的摆线等距线作为共轭曲线的一种齿轮机构,其特点为:①双摆线啮合;②在节点附近近似面接触;③齿廓间形成包油腔。应用摆线等距线齿轮组成的内啮合一齿差行星减速器与摆线针轮减速器相比,具有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和结构简单等优点。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和试验结果,证实了摆线等距线齿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三尖摆线的形成原理,以摆线的内包络线为定子内腔曲线,动径实体化后作为转子,定子、转子按照一定关系运动则形成一种新型摆线泵。对此种新型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外转子结构及泵的排量、压力脉动等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矢量代数研究三螺杆泵转子齿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杆泵的转子型线比较复杂,其基本齿形采用多种摆线,转子型线方程的推导方法有多种,如解析法、几何法等.用矢量代数推导<135>型三螺杆泵的转子齿形型线方程,包括理论齿形和修正齿形型线参数方程以及参数值范围的完整推导过程,对中间过程和相关概念给出了必要的解释.对比其他方法,用矢量代数进行型线推导,方法简单,过程清晰,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果推广计划责任编辑用铁回ZBK系列摆线罗茨真空泵编号:T960075该泵是一种容积泵,通过一对转子的啮合旋转,转子齿槽的空腔变化及两转子的啮合密封面达到抽吸的目的。该泵在结构上选用摆线型转于齿槽线型、共轭曲面密封和“人”字型转子结构,密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三维设计制造软件中对大模数少齿数螺旋转子建立了实体模型;将渐开线和摆线螺旋面的形成原理应用在螺旋转子数控加工上分析得出:加工时刀具中心与螺旋面距离在螺旋面法矢方向上与刀具半径成一线性比例,在平行于轴线方向上为一定值;利用渐开线和摆线螺旋面微分几何性质建立了螺旋转子的加工数学模型,对螺旋转子数控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生成了数控加工代码;最后在立式加工中心对螺旋转子的三维实体建模结果、数控加工仿真过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等宽曲线的两个充要条件定义平面上简单的严格凸的闭曲线(即卵形线)垂直每个方向都可作两条相互平行的切线,称为这个方向上的最高线和最低线,两切点称为相互对应。定义卵形线称为等宽曲线,如果每个方向上的最高线、最低线之间的距离为常数。全体等宽曲线记为(?)。(注:以下出现的α_1、α_2为曲线在一点的单位切向量和单位法向量,K为曲率。) [1]文已经证明:如γ(s)为卵形线,则若γ(s)为等宽曲线,必有:(α)任两对应点联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回转式压缩机——类摆线压缩机定子型线、转子型线的创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部件--转子的受力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转子惯性离心力S,容积腔气压差所产生的合力Fg及其作用于转子上的合力矩MFg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相位内齿轮所受中心外齿轮作用力上及其力矩Mfr偏心轴颈作用于偏心轴承的正压力Nf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转子与定子的接触正压力Nl、N2和N3的计算方法;据此:对某厂正在研制的100,000cal/h(116.667kw),制冷工质R22的样机的转子受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Hooke线接触润滑状态图,计算出定转子间最小油膜厚度为0.745μm。  相似文献   

18.
通过摆线型机油泵转子分析,依据粉末冶金内外转子的理论曲线反啮合间隙的形成规律。提出模具齿形曲线形成的方法和转子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全液压转向器转子转动不灵活的问题,在分析现有摆线针轮啮合副齿廓修形理论基础上,建立摆线副修形的相对性概念和间隙分布评价指标,提出无系杆摆线副修形的主要目标应使初始间隙分布均匀,选择的修形方式为等距修形.以BZZ全液压转向器中的摆线副基本齿形参数进行实例计算,与等距加移距修形的初始间隙进行对比,并通过试验证明.结果表明,在无系杆摆线副中,等距修形方式的初始间隙小,间隙分布均匀,转子转动灵活,并提高了全液压转向器的密封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转子端面型线的复杂性及其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及逆向工程相结合的转子型线逆向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转子的三维数字化测量、点云数据处理、转子曲面重构等技术,获取了转子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通过对转子端面型线的研究,设计了适合于螺杆转子型线拟合的BP神经网络,最后将测试数据输入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中,测试了网络的拟合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螺杆转子的端面型线,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转子端面型线可以获得比其他拟合方法更小的误差。研究结果可为压缩机螺杆转子型线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