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响应面法对污水中17β-雌二醇(E2)的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萃取回收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污水中E2固相萃取效果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洗脱体积、进样速率和洗脱速率;优化确定的固相萃取条件为洗脱体积10.54 mL,进样速率10.25 mL·min-1,洗脱速率4.06 mL·min-1.在此最佳操作条件下,对江苏省3个典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E2进行固相萃取,并采用高效液相测定分析其质量浓度,得到回收率范围为67.2%~83.4%;污水厂进水E2质量浓度为21.6~78.0 ng·L-1;3种工艺对E2均有去除效果,SBR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A2/O工艺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33%,59.34%以及64.18%;污水厂出水中E2质量浓度仍达到8.4~22.1 ng·L-1,超出预测无效应浓度数十倍.  相似文献   

2.
特4cm×0.3mm内征的牙科5号针头的内表面(针头和针管的连接部分除外)用OV-1气相色谱固定液涂敷,膜厚4.8μm。此外头配用2mL注射针管作为固相微萃取器对模拟水样中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取样方式、解吸方式、解吸时间、解吸温度等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这种萃取装置和气相色谱仪配合,仅用1mL样品,即可使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检出限达到0.5μg/L和0.05μg/L,线性范围102,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7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3%和7.7%。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溶剂萃取(S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萃取(SPE)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建立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以亲水性HLB固相萃取柱为对象,考察并优化HLB柱的淋洗与洗脱条件,确定HLB柱在以1mL的V(甲醇)∶V(水)=1为淋洗剂,1mL二氯甲烷为洗脱剂的条件下对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提取效果最好,GC-MS可分析出蜂蜜中47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初步选择了HD-8和HZ014两种树脂进行鸟苷和肌苷分离测定实验,通过模糊聚类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分离测定操作条件的较优区域:再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静态吸附实验,从3种树脂HD-8、HZ014和732中最终确定采用树脂HD-8.通过模糊聚类产生的较优区域中的不同务件下实验结果的比较,最后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为:采用树脂HD-8,树脂床高度为4cm.流速为1mL/min,前120mL采用0.05mol/L盐酸洗脱收集肌苷,120mL后至240mL采用0.74moL/L pH5.0醋酸钠缓冲液洗脱收集鸟苷。  相似文献   

5.
8-羟基喹啉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8-羟基喹啉(8-HQ)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为7.0的醋酸铵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8-羟基喹啉与铁(Ⅲ)反应生成3:1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倍数可达100倍.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λmax=590nm.铁(Ⅲ)含量在0~5μg/mE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系统研究了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固相萃取预富集方法,考虑影响回收率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上样速率、洗脱溶剂、洗脱溶剂用量、洗脱速率,利用正交试验进行萃取条件优化,成功地确定上样速率4mlomin-1,洗脱溶剂为甲醇,洗脱溶剂用量2ml,洗脱速率2mlomin-1为优化的萃取条件,此时得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B)、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B)、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B)、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B)的回收率分别为在96.5%~120%范围内,相应化合物的液-液萃取回收率为92.9%~120%,表明固相萃取在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中可以取代液-液萃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野木瓜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柱(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1.1%乙酸水(94:6);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为室温;洗脱方式为等度洗脱。结果:齐墩果酸获得良好分离,在0.03—0.1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81424×10^-8x-0.00240239,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8%。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单易行。通过以上方法,测得野木瓜中齐墩果酸平均含量为0.105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测定水样中痕量苯并(k)荧蒽的的分析方法。对SPME的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解吸溶剂、解吸时间和HPLC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SPME-HPLC联用分析水样中痕量苯并(k)荧蒽的方法,并用于自来水、雨水和纯净水等实际水样的分析。SPME优化的条件为室温、搅拌速度l100r/min、萃取时间30min、甲醇解吸溶剂、解吸时间2min。HPLC的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拄、甲醇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44nm,以峰高为测量信号。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00μg/L,检出限为0.014μg/L,相对标准偏差(n=6)为6.7%,回收率为82.0%-104.2%。该方法适合于水样中痕量苯并(k)荧蒽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QADAB的合成及其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1,3-二氨基苯(QADAB),研究了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4 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AB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WatersPorapak Sep 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用乙醇(内含1%的乙酸)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相中配合物λmax=555nm,ε=8 08×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 0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草甘膦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柱前衍生紫外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其测定了草甘膦原药压制剂中草甘膦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色谱拄,流动相y(甲醇):y(水)=2:98,其中水相含w=0.1%的磷酸,流速为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0nm,拄温为室温.实验表明,草甘膦的线性范围为0.008~0.040mg/mL,平均回收率为10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草甘膦农药质量控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例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分院高尔夫学院成立三年来招生、专业设置、教师队伍与实习实训等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招生方面,高尔夫学院目前还未能得到家长的充分认可,招生人数不多;专业设置单一,实践教学及社会服务能力薄弱;实习实训条件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针对上述情况,给出促进高尔夫学院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