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涵,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中必须始终自觉遵循的价值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当是全面的,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崭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 ,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开拓和创新 ,表明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定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依法治国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同步发展。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和谐社会和政治文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同步发展。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论断;第一次全面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这些认识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已成为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行的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确立、完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规范政治行为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精髓,以及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解,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就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性、民主性、原则性及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旨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