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同域重叠分布的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 和高原鼠兔(O.curzoniae)的行为活动,尤其是社会行为作了比较研究.描述行为23 种.达乌尔鼠 兔非社会行为占所有行为的96%,高原鼠兔占87%;达乌尔鼠兔的社会行为仅占所有行为活动的 4%,高原鼠兔占13%.高原鼠兔个体间的亲昵和戏耍行为明显多于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鼠兔种 群内排它性行为明显多于高原鼠兔.  相似文献   

2.
辛卯说兔     
白明亮 《大自然》2011,(1):22-26
农历辛卯兔年到了,让我们说说活泼可爱的兔子. 兔子是哺乳纲、兔形目动物的昵称.现生的兔形目动物由鼠兔亚目和兔亚目构成,分为鼠兔和兔2科,包括13属大约80种,它们大都是一些中小型的食草动物.  相似文献   

3.
兔BMP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BMP15基因多态性与兔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了BMP15基因在3个品种兔(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中的多态性,共发现2个SNPs 位点,分别为70位点处碱基突变(A→G),导致缬氨酸转变为丙氨酸;和109位点处碱基突变(C→T),导致甘氨酸转变为谷氨酸.3个兔品种中均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分析显示,安哥拉兔群体中,BB型个体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AA和AB两种基因型;在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中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BMP15基因对安哥拉兔的产仔数有一定的影响,对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兔出血症病毒(RHDV)是兔出血症的病原体,可导致成年兔大量死亡.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RHD致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细胞因子在RHDV对幼兔和成年兔致病差异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幼兔(2周龄)和成年兔(3月龄)肌肉注射检测为RHDV核酸阳性的病兔肝脏悬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感染RHDV后不同时间(0、12、24、36、48、60 h)血清中IL-8、IL-10、TNF-α、TGF-β和MCP-1的水平.ELISA结果显示,成年兔感染RHDV后血清中IL-8、IL-10、TNF-α、TGF-β和MCP-1水平在0~36 h显著升高(P<0.05),并在感染后36~48 h死亡.幼兔感染后血清中IL-8水平在24~60 h明显上升(P<0.05),TNF-α和TGF-β水平变化无明显规律,IL-10和MCP-1水平无明显变化,且未出现死亡现象.比较幼兔和成年兔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发现,成年兔感染后血清中IL-8、IL-10、TGF-β和MCP-1水平显著高于幼兔(P<0.05),TNF-α水平在感染后24 h左右高于幼兔(P<0.001),其余时间均...  相似文献   

5.
家兔和野兔平时我们所说的兔,实际上包括家兔(rabbit,oryct olagus)和野兔(hare,lepus)这两大类.它们都是兔形目、兔科的动物,但是不同属.家兔是穴居的,所以也称穴兔;野兔则生活在圹野,所以也称圹兔.两者的特征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普通级实验家兔进行了剖腹净化,建立我国SPF家兔种子核心群,使普通级兔子升级换代,以满足科研、生产及检定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方法采用剖腹摘取子宫术,在无菌隔离器内以吮吸法人工哺乳仔兔,离乳后将正常菌群植入仔兔体内,并转入SPF屏障设施内饲养、繁殖.结果建立了具有100只种兔的SPF兔子核心群,兔群生长发育正常.经多次微生物检测,符合SPF标准.SPF兔群将作为建立SPF实验用兔生产群的核心种群.  相似文献   

7.
肉兔饲养应以笼养为宜,选好兔场,建好兔舍,科学调控兔生活的气候环境是决定养兔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幼兔生长期生长性能和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功效.试验结果表明,7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达到13.3%;105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达到13.9%,105日龄比70日龄增重效果更加明显,并提高了幼兔的生长速度.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幼兔专用预混料大大降低了幼兔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降低了兔群消化道疾病发生,提高了成活率,为微生态制剂在幼兔饲料中的添加应用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濉溪县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县,有着种植小麦的悠久历史.多年以来,濉溪县注重发挥资源优势,把传统的小麦生产与市场经济观念有机结合,初步实现了小麦生产向小麦经济跨越.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的优势鼠种,是栖息在高寒草甸的关键物种之一,其种群数量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影响深远.然而,目前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模拟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是基于经验关系的短期预测研究.根据现有文献数据获取高原鼠兔与鹰类的生活史特征,构建基于过程的高原鼠兔与鹰类耦合的高原鼠兔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并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研究.预测结果表明在无外界干扰条件下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处于53只/公顷到278只/公顷之间,属于较高水平;在药物灭鼠80%的情况下,高原鼠兔4年便可以恢复至原本数量的70%,在6年后繁殖至峰值,仅药物灭鼠作用有限;药物灭鼠后设置招鹰架效果不佳,原因在于高原鼠兔繁殖数量大幅超过被捕食数量,天敌捕食没有起到抑制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寒草地-鼠兔-鹰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因组微卫星SSR和EST-SSR分子标记,对28份普通小麦(Triticum vulgare)、13份斯卑尔脱小麦(T. spelta)和11份密穗小麦(T. compactum)群体内(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群体内的多态性最高,斯卑尔脱小麦次之,密穗小麦最小.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材料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群体内的平均值,且在A,B和D三个染色体组上也具有相同的趋势.由于斯卑尔脱小麦和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一代育性正常,所以可望用来扩大小麦育种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特别是丰富D染色体组上的遗传变异.与斯卑尔脱小麦相比,普通小麦和密穗小麦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对六倍体小麦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还发现,虽然EST-SSR揭示出的多态性低于基因组SSR,但也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差异.由于EST-SSR标记是对基因组转录区域变异的直接评价,有可能与形态或生理生化特征联系起来.因此,EST-SSR标记是进行小麦遗传差异研究的一种理想标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铜陵铜尾矿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能明显抑制小麦的分蘖数和推迟小麦的发育,低比例尾矿促进高比例尾矿抑制旗叶的叶面积和小麦的株高、茎、叶生物量.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尾矿的毒害作用更加明显,尾矿对小麦的影响最终反映在小麦的农艺性状上.铜元素的毒害和尾矿的极端贫瘠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两个因素.成熟期小麦各器官铜含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籽粒,籽粒中铜的含量与尾矿中有效铜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腌腊兔肉制品是以兔肉为原料,辅以食盐、酱料等,经原料修整、腌制、晾晒、风干等工序加工制成的一种生肉制品,主要产品有腊兔、板兔、风干兔、缠丝兔等.这一传统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安全性保障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对传统腌腊兔肉制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概要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兔为股骨头坏死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但目前缺少可行且规范的兔髋关节腔注射给药方法.与传统腹股沟入路不同,本研究在动物实验基础之上,根据兔的解剖特征,内收髋关节以扩大关节间隙,精准定位,从背侧入路,避开神经和血管,探索了一种新的兔髋关节腔注射给药方法.结果 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即可将药物顺利注入兔髋关节腔...  相似文献   

15.
1 项目背景 谈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赵昌平难掩感激之情.赵昌平刚刚开始从事杂交小麦研究时就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995年以来,赵昌平曾先后主持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二系杂交小麦的生物技术研究"、 "光温敏不育小麦生态生理及异交生物学特性研究"、 "小麦光温敏不育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和"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雄蕊细胞骨架结构与败育机理研究"等项目.现任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的赵昌平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小麦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小麦遗传育种、小麦分子生物学等.  相似文献   

16.
1.兔胆 近年来,随着保护野生动物法规的贯彻执行,熊也随之成为重点保护动物,致使制药所需的熊胆货源紧缺。现开发兔胆热门,它的药用价值高,药理性能与熊胆相似。因此,兔胆已成为熊胆替代品。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制药厂,开始用兔胆制药,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我国是养兔大国,加工兔胆将是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2.辣椒叶 辣椒叶作为食物已  相似文献   

17.
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兔肾炎症组织显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对兔肾炎症组织显像的增强效果,建立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模型,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行声学造影,谐波显像观察造影前后6只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和6只对照兔正常肾实质回声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造影后两组兔肾实质回声均增强,造影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和对照组正常肾实质灰阶值(GS)差值分别为25.88±4.04和9.98±1.96(p<0.001).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可显著增强兔肾炎症组织显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小麦的收获过程,基于离散元法与质点-弹簧模型,提出一种成熟期小麦植株的建模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小麦植株模型不仅能模拟小麦植株的形态结构,还可以分析小麦收获时植株与收获机部件的相互作用及模拟小麦的收割和脱粒等过程.详细介绍了基于形态结构分析的小麦植株各器官几何模型建模方法和基于力学实验的小麦植株各器官连接的力学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小麦的脱粒过程仿真分析,初步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叶龄模式是江苏农学院经多年研究,提出的一种模式栽培理论.目前在我国黄淮平原各小麦产区应用较为普遍,我区应用较少.笔者有幸于1993年12月参加了农业部委托江苏农学院举办的第三期《全国农垦“三高”农业新技术研究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小麦叶龄模式及在江苏小麦生产应用配套技术.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及资料收集,感到引入该模式理论将极有助于充实和完善垦区小麦模式栽培技术.1 什么是小麦叶龄模式小麦叶龄是指小麦主茎生出的可见叶的叶片数.小麦播种后.通过根、茎、叶、穗、籽粒等器官的逐步建  相似文献   

20.
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叶片蛋白及核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Ne激光辐照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经10.08kJ·m-2.d-1的增强UV-B辐射,然后再用10mW·mm-2的He-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测定小麦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核酸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He-Ne激光对小麦UV-B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核酸含量、硝酸还原酶含量及活性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修复的能力相关联.增强UV-B辐射抑制小麦生长,降低小麦生物量和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及核酸含量.小麦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上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通过He-Ne激光辐照,可溶性蛋白及核酸含量提高,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程度有所缓解,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的程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