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从鉴赏诗词的意象、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浅谈了中学语文的古诗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做题时,学生可以从标题中准确把握已有的信息;透视作品,理解诗中的形象意境;斟酌字句,领悟诗歌中的语言特色;纵观全诗,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联系历史(背景),评价全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把握诗歌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结合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和诗歌的内容,体会并把握诗歌的情感,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以及辨析诗词用典等方法,可以比较完整、准确地体会和把握诗歌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着眼,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中寻找毛泽东诗词语言风格的轨迹,探讨其博大、精深、雄壮、豪放的语言艺术特征,展示一代伟人在古典诗歌这一创作领域中给我们留下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5.
情感美即诗歌的思想感情之美。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生命。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优秀的古典诗词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健康向上的情感,使人受到熏陶与启迪,表现了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之美:美在健康,美在真实,美在深刻,美在含蓄。  相似文献   

6.
1.人物形象鉴赏 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有: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涵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欣愉悦。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自1991年以来,高考语文则把古代诗歌作为测试“文学鉴赏能力”的主要内容。2002年以前,都是从选择题型进行考查,新《考试说明》改为笔答题型,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走一条健康的鉴赏诗歌之路。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尝试以课本安排为媒介,直观而形象地对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向学生进行演示与练习,从朗读诗歌、解读内容、品评意象、再创意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以此来带领学生初扣诗歌鉴赏的大门并逐渐养成好的鉴赏习惯。  相似文献   

9.
苍向鹏 《广东科技》2013,(22):209-209,150
高中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难点。当前高中语文诗歌在教学上有较多的缺陷,在要面对高考的情况下,诗歌教学更看重的是鉴赏水平的培养。个人的不同理解被淡化,学生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欣赏,诗歌的解读走人了“死胡同”。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有端正的鉴赏态度,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用好情境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科技信息》2013,(21):302-302
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应该有重点的去关注诗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语言现象的古今之别、变形语言的客观存在、常见意象的异样理解、历史人物的不同认识、同一作者的风格变化、反弹琵琶的的表现形式、内容语言的看似矛盾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从客观向主观的变化,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难度。过去,题目中选项对学生理解诗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而现在,对诗歌每个信息的提炼要靠学生自己的分析。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必须从它的语言下手,从它不多的词语数量中分析它所蕴含的丰富意象,从它俭省的语言外壳中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古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中不太重视诗歌语言文本这一现象,本文选取一个很小的角度——即从古典诗歌语言中的“一字异调”现象入手,首先对仇兆鳌《杜诗详注》中涉及“义从某声,读从某声”的声调注释现象作了一个简要的个案考辨,而后分别从“异文的取舍”、“韵脚字的分析”、“平仄格式的探讨”这三个方面,通过一些具体的诗例,论述“一字异调”对正确把握诗歌的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读《中国古典诗艺品鉴》何立智青年学人周金声编的《中国古典诗艺品鉴》一书,是一部从诗艺审美视角出发,采撷历代诗词秀句,进行诗艺品鉴的编著。综观全书,既显示了编著者对古典诗歌的学识,也体现了编著者对古典诗词的审美个性,在诸多诗歌鉴赏编著中,《品鉴》不失为...  相似文献   

14.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的艺术特点,该作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出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历来对此篇论者多有评述.用电影中的手法和技巧重新解读这一作品,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对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可以此为例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电影技法显现.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是整个中学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笔者透过自己的积累,对古诗词的鉴赏品读整理出一些带有方法性的提示,期盼为中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长河中其他优秀诗文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童敏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6):116-119
诗歌能否翻译,一直备受争议。大多数诗人、翻译家都认为诗歌的可译性是有限的,这是基于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自身特征而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丰富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诗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对中国古典诗词而言,意象可以说是其灵魂,它是塑造审美意境的关键,是诗人风格的外化表现,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英译过程中古典诗词意象处理是否恰当与古典诗词的英译限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了解古诗中虚实范畴与组合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这一技巧在营造意境中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审美再创造,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与鉴赏能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诗词创作的具体分析与归纳,以形象对立、语言特征、情感色彩三个方面概括了《红楼梦》诗词创作性格化的基本特征.指出《红楼梦》中的诗词区别于《红》以前任何一部小说中的诗词,它是构成《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传统诗词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诗是诗人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对古诗词的鉴赏需要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联想、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无论如何,读懂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诗歌的出发点和基础。本文从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以期指导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白话诗语言欠精练。是与生俱来之病。本文就诗歌语育精练的内涵作了一些探讨,对白话诗语言欠精练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认为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就作者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几点措施:认真写作;努力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古典诗歌;热爱母语,深入民间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