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革命话语是提升群众对政权认同感、巩固革命政权的重要武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红色戏剧为载体构建的革命话语创生于革命的现实需要,发展于当地广泛的群众基础及群众对文艺的强烈需求,丰富于左翼文艺工作者在中央苏区的创作实践。在红色戏剧中的革命话语多表现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苏维埃政权、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动员群众参军,以及抨击旧社会黑暗、颂扬新社会光明。在发展过程中,红色戏剧注重打造革命性的主题、运用情感化的表达、进行通俗化的创作及采用创新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革命话语的构建,不仅为中央苏区时期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思想武器,还为新时代文艺构建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倡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航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势的演变催生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这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井冈山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等各方面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农村根据地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党建思想,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不仅为井冈山时期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同时也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阐述了遵义会议之前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过程,以及遵义会议之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拓展。指出党在探索和拓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程中,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中国特色"几个闪光的大字。坚持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7.
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活跃着彼伏此起的革命的或进步的社团活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川东萌生了最初的红色社团。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红色社团,在宣传革命和进步思想,唤起广大民众,团聚革命力量,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争取革命的主体——农民——踊跃加入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土地革命思想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继承了苏联土地革命、孙中山和国民党20世纪20年代的土地革命思想,总结了1927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经验,深化了认识,并提出新的主张,从而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里骨是活跃在河湟地区的唃厮啰(宋称"青唐羌")政权的继承者。由于他非唃氏家族的身份,围绕他产生了许多矛盾,并直接影响到了宋朝与吐蕃的关系,因此对待阿里骨态度问题至关重要。身为朝官的苏轼兄弟也对阿里骨问题表示出了极度的关注。虽然言论不多,但鲜明地表示出这二人一为主动一为退守不同的边防思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 2 0 -30年代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革命创业实践中 ,不仅成功探索和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新模式 ,点燃了燃遍神州大地的星星之火 ;而且培育和创立了一种崭新的体现我党性质和宗旨 ,闪烁着时代光芒的革命创业精神——井冈山精神 ,开凿了中国革命创业精神成长历程中的最初源头。那么这一精神丰碑是如何构建耸立起来的 ?这是我们在探讨井冈山精神之于新时期创业精神前 ,必须首先予以阐明的问题 ,本文即试图从新的角度对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和生成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一、…  相似文献   

11.
1920年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台湾地区的台湾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出现了相同的局面:左倾冒险者颠覆了党的领导层,迫使党采取激进、冒险、自杀式的活动,使党陷入覆灭的绝境。其结果是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走向不同的结局: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在命悬一线之际成功地召开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力量重新掌控了党的领导权,使党起死回生,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台湾共产党却不幸被敌人完全摧毁了。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党员素质、政策策略是决定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不同命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瞬间丧失政权,原因固然很多,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虽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事实证明,中共执政的生命力强大,这得益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较深厚。中共与苏共执政的民众基础之差异主要在于:中共夺取政权较苏共艰难;中共的意识形态较苏共灵活;中共对待领袖人物的态度较苏共辨证;中共改善民生的意识较苏共自觉;中共的廉政建设较苏共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又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善于运用执政兴国历史经验的党。不断探索并及时总结建国以来党执政兴国的基本历史经验,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红军占领东北的有利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准备独占东北。但随后不久,因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在东北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作长期斗争的准备。从"向北发展,独占东北"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中共经营东北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出现这种变化,是中共、美蒋和苏联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历届党代会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虽然有不同表述,但共同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同中国的建党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党的全部生活中,培育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和全面执政的历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的组织原则,并坚持从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党内政治生活,保证了党在组织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实施了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变与不变。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实现了从革命的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并实现了创新性发展。梳理党历史方位的变迁与党的创新性发展,对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党,学习党,捍卫党的权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策略,实现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三大法宝。新的“三大法宝”是对中国革命时期“三大法宝”的继承和超越,是时代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运用新的“三大法宝”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当前结合党情、国情、世情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我党在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历史发展新阶段,我们应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是我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发展党内民主能够推进人民民主建设,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利于防治腐败。党内民主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将中共"一大"开幕日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日缺少历史证据。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心组指导和影响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并通过发布党纲、派人和书信指导等形式领导和影响这些地方党组织;1920年共产国际实际已对中国共产党起指导作用,"一大"前已有了中国共产党全国组织,"一大"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有些研究者对中共成立于1920年观点的批驳缺乏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