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吴梅村出仕清朝的主客观原因来透视其仕清的复杂心态,及由此而来的根本性痛苦.  相似文献   

2.
吴伟业以诗称,然其词亦别具一格。其抚时感事之作,苍凉激楚,凝炼深沉。其写景之词,清新高旷,语言流畅。其闺情之笔,婉丽艳雅,音声并著,皆为一时所重。  相似文献   

3.
太康元年,西晋不出三月而一举灭吴。其实当初西晋伐吴之时,并非是一帆风顺。伐吴的策略,是羊祜最先提出的,在他殁后,由张华,杜预,王睿等人继成其事。而贾充,荀勖和冯沈等人则从开始就极力反对,幸亏张华,杜预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武帝的坚持支持,伐吴才得以最后成功。只是在伐吴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张,杜,王三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党派,他们不是一贯结合在一起的贯充一党的对手。所以,在伐吴之后,他们不但并未因伐吴之功受到重用,反而遭到了疑忌,排挤甚至底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章从考古依据、文献记载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吴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系统,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吴文藻先生最早把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发扬光大。他首次引用了泰勒的文化定义,并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着力介绍与阐释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从文化的整体性理论出发,倡导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重视社区,重视实地调查。他关注中国国情,关注“现代”。在倡导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6.
晚清以来,随着报刊业的发达,稿酬制度的建立,"写作"开始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作家"也成为一种新的职业。在这种情形下,有相当一部分文人以报刊为谋生的手段。以李伯元和吴趼人为代表的晚清职业小说家在中国近代文学的开拓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颇有见解的理论,表现出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掌握的熟悉程度相当深刻。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考察晚清文学真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清初"国朝六家"之一的宋琬,很多作品被认为是清初"盛世之音"的代表,但部分作品中体现出较强的纪实精神.宋琬的纪实诗对我们了解清初社会现实,及清初文化政策下,以其为代表的一批仕清文人的生存状况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