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震荡使溶液中Ni2+、Mo7O246-与载体SiO2充分接触后,再用NaBH4还原制备Ni Mo B/SiO2非晶态催化剂,用BET,SEM,EDX、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几种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后的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耐热性,在反应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加氢活性和脱氧选择性;在518 K和4.0 MPa下,苯酚的转化率很快能达到100%,加氢脱氧选择性达到96.53%,Ni、Mo原子比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而反应温度变化对催化剂的脱氧选择性有较大影响,488 K时催化剂的脱氧选择性不足5%,508 K时为45.39%,518 K时则迅速上升到96.53%.  相似文献   

2.
在自行设计的常压氢氧混合气体内循环装置上,研究了Pd和Pd-V改性的Hβ分子筛在苯与氢和氧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d/Hβ的催化活性很低;然而,当它进一步用钒氧化物改性后,则苯酚生成速率显著增加,有关钒氧化物的促进作用可用一个协同催化机理来合理解释.此外,反应介质对苯酚生成也有明显的影响.冰乙酸加适量的水作溶剂,不仅苯酚的选择性高(>99%),而且其生成速率相对冰乙酸为溶剂而言也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3.
以水热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核心,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SiO2为中间层,TiO2为外壳,制备出Fe3O4/多孔SiO2/TiO2复合氧化物,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呈规则球形,表面多孔,粒径约为500nm,平均孔径约为2.16nm,其饱和磁化强度接近0.77emu·g-1;多孔SiO2与TiO2之间存在Si-O-Ti键相互桥联,TiO2以锐钛矿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与P25相比,复合氧化物在紫外光及可见光区域的吸收都有所增强,光吸收范围拓展至750nm;在氙灯照射下降解10mg·L-1的苯酚废水,反应120min,苯酚的降解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流动相体系中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流动相光催化反应装置,以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TiO2(Degussa-P25)作为光催化剂,针对吸附、光解、光源强度、曝气量、苯酚初始浓度和催化剂投加量等对降解苯酚溶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苯酚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经验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在流动相光催化反应器中,吸附和光解对悬浮态TiO2催化剂降解苯酚的影响微弱;循环流量为0.5~0.6L/min时光催化降解苯酚效果最好;苯酚初始浓度在10~60mg/L之间时,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Ksum(0.000 6I+0.004 7),其中Ksum=16.783[1/C0]+0.055 6.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溶液浸渍法制备一系列无机氧化物(SiO2、α-Al2O3、γ-Al2O3、ZrO2)担载的Ⅷ族金属(Fe、Co、Ni、Cu)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CO2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与金属本性有关.Ni在各种载体上均具有较高活性,Fe的活性较低,而Cu基本上无活性.Mn作为双金属成分添加在Ni基催化剂中可提高CO2的转化率.而且,3%Ce-6%Ni-6%Mn/α-Al2O3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P25(锐钛矿/金红石质量比为4∶1)为母体,钨酸铵为钨源,采用浸渍、研磨、煅烧等步骤制备出复合型WO3/TiO2光催化剂粉体,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以500 W氙灯为光源,低浓度苯酚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复合型WO3/TiO2粉体为光催化剂,通过光降解反应,研究了三氧化钨复合浓度、光催化剂浓度、反应体系的温度等因素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O3的复合能使光催化剂粉体团聚现象加重;WO3高度分散于材料中;2%WO3的复合明显扩展了光催化剂光响应范围;苯酚初始浓度为55 mg/L时,光催化剂降解苯酚实验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光催化剂浓度为1.6 g/L,最佳复合摩尔浓度为2%,且其光催化性能优于P25,在60 min内苯酚降解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使用乙醇为供氢源,使用负载型双金属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催化苯酚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酮的反应过程。探讨不同的反应温度对苯酚转化率、液相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反应效果的影响,不同的乙醇加入量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乙醇为供氢源的反应体系下,可实现苯酚催化加氢制备环己酮。当反应温度为300℃时,苯酚的转化率可达85%,环己酮选择性可达70%。另外,较高的反应温度对苯酚和乙醇的转化及环己烷的生成是有利的,然而,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环己酮的选择性较高。此外,温度越高,乙醇含量对液相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浸渍法制备一系列无机氧化物(SiO2、α-Al2O3、γ-Al2O3、ZrO2)担载的Ⅷ族金属(Fe、Co、Ni、Cu)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co2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与金属本性有关。Ni在各种载体上均具有较高活性,Fe的活性较低,而Cu基本上无活性,Mn作为双金属成分添加在Ni催化剂中可提高CO2的转化率,而且,3?-6%Ni-6%Mn/α-Al2O3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半导体Y2O3/TiO2纳米材料.以酸性红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为实验模型,考察了TiO2掺杂Y2O3后的光催化氧化活性,探讨了Y2O3掺杂量、pH值、焙烧温度及时间对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溶液浓度、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酸性红B溶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掺杂量为0.1%时,其催化活性是同样条件下催化剂TiO2的2.1倍;最适宜焙烧温度为400~450℃;焙烧时间为3h,凝胶pH=10时,催化效果最佳.在酸性红B溶液浓度为20mg/L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0.15g,光照时间为2.5h对酸性红B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6.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2,5-二甲基苯酚与1,3-二卤代烷的O-烷基化友应中,加入几种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干介质中采用微波辐射,使反应具有速率快,产率高,产物易纯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用半经验的PM3方法,对嘧啶类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苯环上总的净电荷Q总和嘧啶环上的净电荷C4′,对嘧啶类衍生物的抑制活性有很大影响,回归分析得到了相关性好的相关模型(R=0.9445).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CaCO3晶体颗粒粒径的变化,以酸性氨基酸为基质,采用CO2曝气法研究了CaCO3的仿生矿化过程,分析了天冬氨酸、谷氨酸对CaCO3矿化过程的影响和CaCO3晶体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酸性氨基酸能够诱导CaCO3形成球霰石型晶体。在水溶液中天冬氨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谷氨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时,CaCO3样品中球霰石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约为60%和70%。随酸性氨基酸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增大,沉淀CaCO3形貌逐渐由规则方形体转变为球体,颗粒粒径有变小趋势。主要原因是在CaCO3矿化过程中,酸性氨基酸通过羧基离子的螯合作用,首先诱导Ca2+形成12配位体构象的晶核,然后通过阴离子取代反应形成球霰石型沉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Gd(1-x)2(MoO4)3:Eu3+(x=0.05,0.1,0.2,0.4,0.6,0.8)荧光粉,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各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Gd2(MoO4)3:Eu3+荧光粉有潜力成为高效的近紫外(蓝光)激发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较高发射率的Keggin结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ZnPOM:Sm及BPOM:Sm荧光体.制备的荧光体室温下具有Sm3+离子特征发射,其室温主发射在橙红区.配体场在BPOM:Sm对称性较低,发射峰有较多的劈裂.在2样品中Sm 3+均有丰富的激发能级,都以405 nm激发效率最高.钐离子间存在能量传递,以4G5/2与6F9/2和6H5/2与6F9/2能级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导致4G5/2-6H5/2的荧光发射猝灭.  相似文献   

16.
18-8不锈钢与3Cr13钢的焊接,为异种金属的焊接,根据金属的可焊性组织与成分的分析研究,初步选择了3种焊接材料,进行了不同焊接工艺的试验,最终确定了A307焊接材料和相应的焊接工艺,成功地进行了焊接。  相似文献   

17.
在“光影素描”的基础理论上探索了多光源复杂场景在3DSMAX场景中的表现原理和策略,侧重于“光影素描”中的透视、明暗关系两部分来分析和加以延伸,并应用于多光源,同时充分利用3DSMAX本身的光学模拟系统,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逼真的电脑三维效果,并为其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Mosssbauer谱分析,并对样品的结构和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两期不同时相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结合广西国土“一张图”中的二调资料,土地审批等数据,运用人机交互判读方法,对两期影像进行解译,勾勒出土地可疑违法用地图斑.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探讨了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违法行为发现的影像处理流程和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同时,利用GPS一RTK技术进行野外实测定位,并建立解译标志集,验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土地违法发现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