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史军 《科学世界》2009,(11):51-52
诺贝尔奖似乎都是颁给那些提出神秘科学理论的大科学家,其实从创立之初,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奖励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居里夫人的放射线让我们有了X光检查,爱因斯坦把我们引入了光电时代,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今年的诺贝尔奖也不例外,从决定人体衰老和癌症发生的机制,到光纤通信和数码相机,再到维持机体正常运行的蛋白质的合成。原来,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道理就在我们平平常常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翻开诺贝尔自然…  相似文献   

4.
尹传红 《科技潮》2009,(11):47-47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广泛而深重,这从每年10月份诺贝尔科学奖公布之后,报章上充斥诸如“中国人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之类的话题也能窥见一斑。中国科学院一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家几年前曾直言:国人对诺贝尔奖如此挥之不去的持久的寄托和期盼,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希望逃脱现实的幻觉意识。“好像一旦获奖,什么难题都解决了,什么假设都证明了,我们的国力就强大了——这既不合逻辑,更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奖是件大事儿。怎么知道的?因为诺贝尔总是被用来表现其他奖项有多重要:图灵奖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而"地理学界的诺贝尔奖"则是瓦特林·路德奖——是这家伙用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之名命名了一个大洲。在数学界,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总在为谁更衬得上诺贝尔级别而较劲。诺贝尔奖也许该被称为"诺贝尔映衬其他奖项奖"。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你早就知道了,但是搞笑诺贝尔奖你听说过吗?颁奖典礼几乎与诺贝尔奖同时,出席颁奖仪式的常有一些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哈,这可是“真大圣”给“假美猴王”颁奖哦!获奖者只能有60秒的时间发表获奖感言,如果超时,就会不断遭到一位8岁小女孩的攻击:“请停止!我好烦!”有意思的是,颁奖期间有这样一个传统,观众会不断地把纸飞机飞到台上,负责清理现场的居然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十年来他只有一次缺席,因为那时他去领真正的诺贝尔奖了!呵呵,闲话少说,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好玩的!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多世纪来的梦想,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这些问鼎过诺贝尔奖的华人,成了几代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然而诺贝尔年年评奖。年年花落人家,诺贝尔,几乎成了中国科学家和文学家们的心结。2002年度诺贝尔奖揭晓,在中国科学界和文学界,又溅起了多大的水花呢?我们无缘诺贝尔奖的症结究竟在何处?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中国人多年来有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屠呦呦的获奖终于让国人松了口气。作为常年生活在瑞典的人,我也想谈谈我的诺贝尔奖"情结"和认识。1诺贝尔奖与对人类的贡献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则笑话:"话说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瑞典人用不太标准的英文读获奖者名字时,全世界都晕了:The winner is you,you,too!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到底这个奖是要颁给谁的……"笑过之后,更有顿  相似文献   

9.
叶雷 《科技潮》2012,(2):70-71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直率地指出:长期的社会实践创造了一种"偶像生活",比如去百老汇唱歌、参加奥运会拼搏、夺得诺贝尔奖,这种"大众文化错误地聚焦于那些能够证明自己的明星角色,认为他们就是成功的标杆。事实上,这种上等地位和明星身份可能是我们的囚牢,是他人的成功之路给我们套上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提出给我们了许多启示,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揭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在大学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应该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14,(23):50-51
“搞笑”版诺贝尔奖由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创办,此人创办了一份名为《不太可能的研究之实录》的科学幽默杂志,从1991年开始,每年颁奖一次。入选“搞笑”版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与其他学术奖不同,另类诺贝尔奖得主不会拿到任何奖金,得不到各方赞誉,更不可能使科学出现革命性进步,但是所有获奖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诺贝尔奖冷门不断,2002年在某国内都是默默无闻的日本人田中耕—获得化学奖,今年和平奖授予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以表彰她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抢了教皇保罗一世的风头,令不少人目瞪口呆。这些冷门充分显示了已有百年历史的诺贝尔奖的独立性以及其独特的魅力。诺贝尔奖以其崇尚科学、奖金高昂、授奖严谨而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奖项。全球许多科学家都为能获得诺贝尔奖而光荣。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诺贝尔奖不仅成为了最具权威的科学奖项之一,而且授奖本身也成为了世人所瞩目的举动。当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立下遗嘱时,他的要求是奖励前一年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然而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奖者总要等上许多年才能接到那个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著名电话。在时间方面,今年的诺贝尔奖还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金茨堡和阿布里科索夫《物理学奖》等待了将近半个世纪才获得了这个荣誉,而获得今年化学奖的两位科学家都是因为几年前的成果而获奖的。 为了更好地解读2003年诺贝尔科学奖,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的获奖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奖通常授予那些出了研究成果20年左右的项目。我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很有可能出现在那些最近被北大清华等学校聘请回去的年轻助理教授之中,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需要等待。——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  相似文献   

14.
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先后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从李政道、杨振宁开始,到丁肇中、崔琦、朱棣文等。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共性吗?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傅秀宏 《科技智囊》2008,(5):I0027-I0037
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曾几何时过多地集中在国家精神上,甚至有时偏离了科学精神。在200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提案建议,从加强中国一流大学的基础研究做起、寻求突破,重视产生诺贝尔奖的软硬环境建设,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本土会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今日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生物技术领域生机勃勃,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新的发现不胜枚举,新的成果日新月异。诺贝尔奖得主的功绩更显得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7.
10月份,随着诺贝尔各项奖的陆续揭晓,国人的"诺奖情结"再次燃烧起,有人说是因为我们"不会"申请"诺奖"而导致与其无缘,也有人说"诺奖"评选本身就带有偏见,因此有与没有无所谓,还有人愤曰学术腐败导致"诺奖"在中国难产……为此,记者专访了科学史及诺贝尔奖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杨是"诺贝尔奖史话丛书"和和《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辞典》的主编。  相似文献   

18.
10月份,随着诺贝尔各项奖的陆续揭晓,国人的“诺奖情结”再次燃烧起,有人说是因为我们“不会”申请“诺奖”而导致与其无缘,也有人说“诺奖”评选本身就带有偏见,因此有与没有无所谓,还有人愤日学术腐败导致“诺奖”在中国难产……为此,记专访了科学史及诺贝尔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杨是“诺贝尔奖史话丛书”和和《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辞典》的主编。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人数度荣获诺贝尔奖,曾令很多华人精神为之一振。但冷静沉思,却又备感失落。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的7位华裔学者均为海外人士,国内的华人学者却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似乎给人图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尖端的华裔人才只有在欧美这些科技强国才能充分施展才华。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予展开讨论,但最后都要联系到创新问题上。科学(本文的“科学”泛指一切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突破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的主体是科研精英,而科研精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大批优秀人才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正>2015年搞笑诺贝尔奖揭晓2015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近日揭晓,和往年一样,在本年度的获奖名单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研究。其中,在化学奖方面,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研究团队因能使熟鸡蛋部分地变回生鸡蛋而获奖,其实本质就是对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