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对全球范围内两栖类动物数量的一项调查发现,世界各地的青蛙、蟾蜍和其他两栖类动物的数量在日渐减少,而且这种减少趋势早在科学家们于80年代发出警告之前已持续了几十年。 研究人员的报告说,两栖类动物的总数在1960年至1966年间每年下降了1.5%,并以每年约2%的下降速度持续到1997年。 俄勒冈州立大学动物学教授安德鲁·布劳斯坦(Andrew Blaustein)说:“对于那些不相信两栖动物数量日渐减少的人来说,这项调查结果是向他们敲响的最后警钟。” 这项结果是由渥太华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通过因特…  相似文献   

2.
<正>中生代的海洋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人们发现了一处远古爬行动物的化石遗址,那是一个大规模的死亡现场,堪称一族爬行动物的墓地。这些爬行动物名为“通俗秀尼鱼龙”,是鱼龙的一种。它们为何扎堆死在了那个地方?爬行动物是从石炭纪末期的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它们的大规模扩张发生在2.51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之后。那次生物大灭绝可能是由一次规模空前的火山喷发事件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正红眼树蛙,这种魅力十足的两栖类动物正在颠覆传统的进化论观点。卡伦·沃肯汀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她自小就对野生动物充满浓厚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前,她前往哥斯达黎加,既为了更多地了解热带雨林,也为了在那里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在那里,红眼树蛙的卵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她一遍又一遍地去池塘边观察这些蛙卵,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我在书店见到一本书《龙,一种未明的动物》。我以极大的兴趣拜读了这本22万多字的大部头科普读物。作者用心之苦,其真实的意图是叫人们相信龙是古代存在过的动物。出版者在介绍这本书时,称赞作者“力排众议,独辟溪径,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联系一位现场目击者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断语惊人:龙是一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有别于蛇、鳄的古代两栖类动物。”既然龙是两栖类动物,那么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两栖类动物”的定义:属脊椎动物亚门。生长发育经过变态或变态不显著。幼…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7,(6):5-5
不久前,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达尔市附近一个池塘内捉到了一只大如足球的巨型蔗蟾蜍。这是一种有毒蟾蜍,体长38厘米,重达900克,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境内捕捉到的最大蟾蜍之一。更稀奇的是,大蟾蜍一般都是雌性,而这只“巨无霸”却是雄性。科学家推测,这只蔗蟾蜍的姐妹体型可能更大。为控制甘蔗甲虫,澳大利亚在20世纪30年代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有毒蟾蜍。不料,蟾蜍的毒素却让澳大利亚的蛇和鳄鱼等物种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6.
青蛙排毒     
美国一位名叫理查德·魏瑟苏格的生物学家在研究青蛙的生活习性时发现,这种人类所熟悉的两栖类动物有一种奇特的排出毒物的功能。这位生物学家指出:青蛙在觅食时,常常在一段时期中会吞进一大堆食物,有时甚至把一些  相似文献   

7.
伪科学,当然是骗局一类的闹剧,揭穿了,一文不值。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还有一种是地道的以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幌子的骗局,这就是科学骗局。 科学骗局,确实使一些普通百姓信以为真,而且也使一些科学家受骗。其实,这也不奇怪,科学家也是人。他(她)们在某一研究领域是内行、是权威,但对其他研究领域,他(她)们又是外行,是普通百姓。一旦有经过包装的所谓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同样也是会欺骗他(她)们的。 在20世纪的100年内,科学骗局出现过不少,有的是用论文发表的形式公…  相似文献   

8.
小小的两栖蛙类能够适应环境,并能给自己披上伪装。它们十分卖力地繁殖后代,就凭这一条卓有成效的秘诀,在大约1亿3000万年以前取得了胜利,并且直至今日依然保持下来大约2600个品种。 两栖蛙类是科学上对青蛙、蟾蜍(俗称癞蛤蟆)的统称。有关生物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12):5-5
大西洋鳕鱼的消失,其影响已波及整个海洋食物链。科学家最近发现,一些海洋食肉生物对海 洋生态系统有着惊人的影响力。科学家对大西洋西北部的生物数量进行了4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 对象包括高级食肉动物(如鳕鱼)、中级食肉动物(如北部雪蟹)和一些食草动物(如一些浮游动物) 以及浮游植物。他们发现,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过度捕捞导致鳕鱼、黑线鳕等鳕鱼类动物数量急  相似文献   

10.
张双权  李占扬  张乐  高星 《科学通报》2009,54(19):2857-2863
以近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群为主要研究目标. 埋藏学的分析表明, 原始牛和普通马是该动物群的优势属种, 同时也是灵井许昌人时期古人类的主要猎捕对象. 在死亡年龄分布模式方面, 这两种大型食草类动物都是以壮年个体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一种组合面貌, 说明这一时期的东亚古人类已经是十分熟练的狩猎者, 他们完全有能力猎捕原始牛、普通马等大型食草类动物.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旧石器时代中期及晚期的古人类在狩猎策略、能力以及群体组织等方面已经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而验证了这一地区现代人类行为起源的早期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深圳的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从海拔6米到160米的范围内;有40%-60%的地区几乎全被一种奇怪的植物覆盖,十来米高的大树,都因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逐渐枯死。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动植物的乐园,森林覆盖率达95%,兽类、鸟类、蛇类和昆虫等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岛上600多只放养的猴子,靠野芭蕉、荔枝、龙眼、芒果等维生,过得悠闲自在。但自从1995年岛上出现这种奇怪的植物以来,因原有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些猴子、鸟类、昆虫等渐渐没有了食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区的管理人员费了…  相似文献   

12.
正疯牛病,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的主要发生于牛类中的疾病,近些年来颇有愈演愈烈之势。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最初被认为是牛类本身DNA突变导致的精神疾病,幕后黑手竟然是一种神秘的微生物。迈克是一位英国农场主,1986年11月的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到牛圈中去给牛儿添加草料。但是这天牛儿们的样子有些奇怪,它们站在那里,眼神呆滞,对主人抱来牛群中的神秘现象KP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3.
由于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就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了研究热点。但是从有记载的年代起,大气就已经不断地被温室气体污染,所以对于引起20世纪气温剧变的原因很难简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在不考虑现代人类影响的情况下,看一看变暖的20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表面看来,答案可能很简单,20世纪变暖之前是一个“小冰期”,再向前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变暖期”了。不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莱姆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种怪病缠上了四川农村一个村子的村民。  相似文献   

15.
范世藩 《科学通报》1962,7(10):38-38
关于两栖类动物胚胎的表皮是否具有传导能力,是一个早已提出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新近庄和(?)报告,两栖类胚胎的表皮,在发育的某一阶段(如在蝾螈为分期26—37),能够传导兴奋。我们对此现象进行了一些电生理分析,发现传导伴有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首个基因修饰的有袋类动物——负鼠,它将有助于破译仅在有袋类动物身上观察到的独特遗传信息。基因修饰动物,尤其是小鼠和大鼠,是研究生物发育过程极其重要的对象。有袋类动物特征独特,而负鼠被认为是所有有袋类动物的祖先,也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有袋类动物。负鼠的大小和繁殖特征与小鼠和大鼠相似,所以它是迄今最好的动物模型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生存至今的最大两栖类动物——大鲵,以其超脱世外的生物秉性而稍显神秘。两栖动物学界广泛地认为,大鲵已在地球存在3.5亿年。走过侏罗纪,游历宇宙漫漫的演化长河,大鲵保持着它们的水陆两栖生活方式,偏安一隅——执着地坚守在山溪,潜伏在其中清澈的水底,聆听流水叮咚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吕国蔚 《科学通报》1995,40(4):371-371
我们先前的工作提示,哺乳类和两栖类动物的脊神经节内可能存在化学突触性和/或电耦联接触性接头活动,并用两个模式图表示了这一可能性.本工作旨在用生理学方法进一步揭示DRG神经元的突触性活动.  相似文献   

19.
苍蝇之奇     
苍蝇是地球上100万种昆虫中的“知名人士”,而且资格很老,美国新泽西州发现的一块琥珀里保存着一只3亿年前的苍蝇,证明早在4亿年之前的古生代泥盆纪,苍蝇和原始两栖类动物同时出现在地球上。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4次大冰川期,小小的不同品类的苍蝇却子孙鼎盛,遍布全球。这是因为它在进化过程中其生理构造发展得太微妙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两年前,美国爬虫学家吉尔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座森林里发现了一只没有脸的蟾蜍。这只成年美洲蟾蜍看起来很健康,但是头部只剩一个桩。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舌头,头部部位完全被光滑组织覆盖,只有一个应该是嘴的小开口。吉尔认为,她见到的这只活跃的无脸蟾蜍当时应该是从冬眠中复苏不久。它的无脸不可能是基因变异的结果。如果它一出生就没有脸,它就不可能活到成年,原因很简单——它没法捕猎。有科学家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