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Mathieu-Duffing系统的共振情况,求出了在主参数共振、三分之一亚谐共振和二分之一亚谐共振情况下系统的频响函数。分析了参数振动系统发生各种共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某型号200MW汽轮发电机轴系存在3∶1型内共振关系,建立了具有平方、立方非线性的三圆盘扭振系统的数学模型,它可以模化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应用非线性振动的平均法,求得了系统满足3∶1型内共振、主共振及双重共振条件的解.分析结果表明,主共振是单一模态的振动,3∶1型内共振使系统的两个模态耦合,双重共振解不是主共振和3∶1型内共振的简单叠加.此结论对旋转机械的扭转振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多层共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层共振结构,即带尾巴的共振结构,它是由尾巴层和共振层两部分构成.这种共振结构能够在阻抗不匹配的介质间实现声波能量的有效耦合,这种功能是传统的单层共振结构不可能具备的.我们讨论了两类带尾巴的共振结构的特性和解释了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在这种新型的共振结构中,一般而言尾巴层起振幅放大作用,而共振层起频率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裸眼井中点声源激发的弹性波的两种共振模式。分析表明:共振纵波与共振横波的振幅属同一数量级。同时论证了共振纵波与共振横波到达井轴上同一点的位相差等于零。本文的这两个结果为在实际声波测井工作中区别共振纵波与共振横波及进一步提取横波信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受迫振动系统发生位移共振、速度共振、加速度共振和能量共振的条件及其特点。主要从四种共振发生的频率条件;共振时的振幅;共振发生时,驱动力与阻力所做的功或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学Kretschmann棱镜结构,建立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基于聚乙烯和聚丙烯酸的多层膜系的SPR传感器共振光谱中共振波长随共振角度的演化.模拟分析表明,聚合物的厚度增加导致共振峰的红移,最佳厚度为100nm左右;聚合物薄膜可实现SPR共振峰的可控的红移和传感检测,聚乙烯相对于聚丙烯酸有较高分辨率;金纳米颗粒具有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的作用,共振波长因其填充因子的增大而发生红移现象,半峰宽明显变宽,填充因子最佳值为0.2.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鲍林把量子力学的成果应用到化学中,创建了共振论,并采取了有效的策略进行传播.共振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却也伴随着对共振概念的误解.韦兰德是鲍林的主要支持者和合作者,但在对共振意义的理解上与鲍林产生了分歧.鲍林认为共振是一个物理现象,但韦兰德认为共振论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教学策略传播共振论,并都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相似结构壳模型,并考虑到单粒子轨道的均方根半径的振动,提出了尺度共振模型.在尺度共振模型中,考虑了晕中子轨道的尺度共振和核实表面的尺度共振.用尺度共振模型成功地计算了11Be和11Li的激发谱.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介电常数(k)栅堆栈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实际结构,建立了入射电子与界面缺陷共振高k栅栈结构共振隧穿模型.通过薛定谔方程和泊松方程求SiO2和高k界面束缚态波函数,利用横向共振法到共振本征态,采用量子力转移矩阵法求共振隧穿系数,模拟到栅隧穿电流密度与文献中实验结果一致.讨论了高k栅几种介质材料和栅电极材料及其界面层(IL)厚度、高k层(HK)厚度对共振隧穿系数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fO2和Al2O3厚度减小,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减小,共振峰减少.随着La2O3厚度减小,共振峰减少,共振隧穿系数却增大.随着SiO2厚度增大,HfO2,Al2O3和La2O3基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都减小,共振峰都减少.TiN栅电极HfO2,Al2O3和La2O3基栅栈比相应多晶硅栅电极栅栈结构共振隧穿系数小很多,共振峰少.  相似文献   

10.
共振原理为"隐性共振"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从共振原理出发,分析了隐性德育场中"隐性共振"的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和途径,探讨了德育新方法,以求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共振论预测某一化合物的性能时,必须知道该化合物分子的共振杂化体中的主要贡献者。然而,没有一个简单的规则能够告诉我们在一个共振杂化体中哪些共振式是主要贡献者。不批尚若我们能够写出一个完全的共振杂化体,则可以利用共振规则从中择取主要贡献者。本文介绍一个写出共振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生物液膜振荡器在高、低两种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下的振动共振现象。结果表明:体系线性响应随高频信号振幅的变化发生了多重振动共振,且低频信号的频率越低,系统的多重振动共振强度越大。体系线性响应随高频信号频率的变化可以发生高频频率依赖的多重振动共振,体系对大振幅低频信号的放大程度要比小振幅低频信号大;低频信号频率越低,系统的高频频率依赖的多重振动共振强度越大。通过负反馈机制可以有效调节体系多重振动共振峰的个数和高频频率依赖的多重振动共振的强度。当低频信号的频率等于高频信号的频率时,体系可以发生类频率共振强化的振动共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实际的非共振固有振动的振幅和波形的实验分析研究,证明了一种力学系统的倍频非共振固有振动的特征与谐波共振的区别.这种倍频非共振固有振动状态与系统阻尼系数有直接的关系.阻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倍频非共振固有振动的强弱和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声学共振结构实验与赫姆霍兹机械共振原理,将赫姆霍兹共鸣器扩展运用于排烟除尘,并通过多腔共振原理让腔内气体在低音音乐频带中的多个频率产生共振。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进行烟雾浓度的采集处理,提供共振源经放大使结构箱内气体振动,最终实现小空间的排烟除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号检测技术中随机共振的原理,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脉冲多普勒信号检测的随机共振系统;对信号进行频率压缩,使之变为满足发生随机共振条件的低频信号,实现随机共振;给出信号检测的随机共振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实现强噪声环境下对较大频率微弱信号的捕获。  相似文献   

16.
对结构发生共振震害风险的模糊概率计算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考虑了影响结构共振震害发生与否的各个因素的随机性和共振区间的模糊性。在结构共振模糊可靠度及风险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给出了计算发生共振震害的模糊概率的理论公式。同时,为了克服理论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采用了基于自适应重要抽样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共振震害的模糊概率。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表明所述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电子在两个量子点和多个量子点组成的一维链中的共振隧穿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量子点时,有共振隧穿发生;增加量子点的个数,共振峰会发生劈裂,且峰的个数与量子点数目相等.该结论与超晶格结构中电子共振劈裂理论一致.进一步增加量子点的个数时,共振能量在2个量子点的共振能级附近进行展宽并形成一个准连续的带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谢炎忠 《科技信息》2010,(6):381-382
本文基于飞轮轴系共振的危害,找出并分析形成飞轮轴系共振的主要成因,提出在设计中避免轴系共振的飞轮参数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以前理论的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压电陶瓷管共振声谱实验测量系 统, 考察了共振腔体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对共振声谱的影响, 并对圆管中存在几何尺寸和声学特性不同的圆柱形小岩样引起的腔体的共振声谱偏移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 结果表明, 在常压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腔体共振频率逐渐降低, 共振幅度逐渐增大;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当腔体内存在气泡时, 其共振频率和共振幅度都大幅降低. 共振腔的共振声谱受样品的孔隙性及其在腔体中的位置的影响较大. 在腔体中部, 共振频率达到最大值, 但对孔隙样品, 相对于声学参数相同的致密样品而言, 共振腔的共振频率存在偏小的趋势. 当样品位置由腔体顶部沿轴线变化到腔体中部时, 致密样品的共振幅度是逐渐增大的, 但孔隙度较大的样品的共振幅度是逐渐减小的, 而对孔隙度较小的岩样, 其共振幅度出现先增大后再减小的变化趋势. 另外, 通过实验和理论对比, 发现样品的声学参数、几何尺寸以及腔体的几何尺寸对共振频率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符合理论模拟结果. 上述结果给利用共振声谱法研究小岩样的低频声学特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研究凸起结构附近二能级原子的跃迁频率及所处位置对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截面银纳米球结构,凸起结构会产生新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该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产生极大的增强作用.当原子离凸起结构表面较近时,新局域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调控起主导作用;随着距离的逐渐增大,新局域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贡献急剧减小,且凸起结构的共振模式比截面银纳米球结构的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贡献减小得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