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世界天坑之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传来最新消息: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是该县范围内首次发现的史前遗址。这一发现将乐业县的历史一举提前到五六千年前。文物工作者还探查了位于大石围天坑绝壁上的炼硝遗迹,判断其年代在清代以前,说明早在300年前人们就已经涉足天坑。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发现     
晓迪 《科学之友》2005,(5):22-22
最近,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第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隐形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7,(9):5-5
它是全球最大和最不同寻常的龟种之一,科学家以为它很可能已经灭绝,但最近却惊喜地在柬埔寨湄公河附近发现了它的踪迹。它——就是以其柔软的龟背和流线型体形而闻名的坎特巨龟。科学家已经决定把湄公河的这一无污染地区作为坎特巨龟的重点保护区,以拯救这一严重濒危的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最近在非洲发现了一种新的蝙蝠物种,其身体和翅膀上的皮毛都呈橙色。这种蝙蝠属于鼠耳蝠属,因在与世隔绝的宁巴山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宁巴鼠耳蝠"。早在2018年,科学家就在西非几内亚的濒危蝙蝠栖息地发现了这种蝙蝠,但科学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确认它是一种新蝙蝠。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科学家发现,自21世纪初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大气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初级生产”。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这一过程的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量化了全球陆地植物的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该团队从全世界68个地点——包括农田、草地和森林收集了数据,测量了2001年至2014年间植物正上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24小时》2014,(2):42-42
<正>近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在大洋洋底之下发现了巨量淡水,如果加以利用,将大大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缺水问题。这一淡水储库是历经数十万年时间逐渐形成的。随着冰川的融化和海平面的上升,大量雨水被封闭在粘土和沉积物下方并逐渐聚集。科学家们发现,在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和北美洲广阔的大陆架下面,大约存在50万立方千米的淡水资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和新泽西等地外海下面也存在巨量的淡水资源。这些储量是人类自从1900年以来所开  相似文献   

7.
近日,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寻找癌症克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他们表示,多则3年,少则1年,就可以找到一种左右着癌细胞生杀大权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研究人员在对格陵兰的3个不同地点采集的4个包含着14万年至500年前物质的冰核样本进行检查时,发现了“西红柿花叶病病毒”。为了防止污染,研究人员首先用紫外线对每一个冰核样本外层进行了消毒,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N且对冰核内部进行分析后发现了这种西红柿花叶病毒的核糖核酸,进一步的基因测试显示,这些冰核中包含的西红柿花叶病毒多达1…  相似文献   

9.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他们在格陵兰的浮块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西红柿花叶病"病毒。这是一种普通的植物病毒。这一发现使他们相信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坟墓"中可能埋藏着其他的病毒,比如像古代的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天花病毒,这些病毒也许已经被埋葬,也许有可能复原。  相似文献   

10.
<正>噬菌体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为它们捕食细菌,改变其新陈代谢,传播抗生素耐药性,并携带在动物和人类中导致疾病的化合物。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和其他病毒并不被认为是活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如今已经发现了超过200种以前不为人知的病毒,此类病毒能够导致包括流感和出血热等在内的疾病。科学家同时还追踪了这些RNA病毒在数亿年前的起源,当时大多数现代动物才刚刚出现。美国圣彼德斯堡南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病毒学家Mya Breitbart说,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未来有可能感染人类的RNA病毒。研究人员在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新西兰北岛的陶波火山区是全世界十分活跃的火山地带之一。近期,地质学家发现,在陶波火山区的18个"活火山蓄水池"中发现了含量较高且尚未开发的金银资源。由于地下蓄水层充满大量氯化物,加之被火山岩浆加热至400摄氏度,导致水池呈酸性,周围的岩石不断被溶解。超高温及水质化学反应导致数万盎司黄金、数十万盎司银子等金属物质从包裹地下水的岩石及岩浆中渗透进水中,慢慢积聚。地质学家评估发现,仅位于新西兰怀卡托地区  相似文献   

13.
据悉尼媒体报道,一个由全球8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海洋研究小组于9月18日公布了一项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大堡礁海域,科学家们发现了上百种新物种。  相似文献   

14.
15.
黄鳝是一种经济鱼类,除了我国西北地区以外,各地的稻田、沟渠、河流、池塘、湖泊等各种水体都有出产。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副食品。黄鳝口腔和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  相似文献   

16.
方留民 《世界科学》2001,(12):45-45
物理学家们最近宣布 ,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证明中微子还有微小的质量 ,从而揭开了一个长达 3 0年的科学之谜。这项发现意味着科学家需要调整他们的宇宙理论。自从沃尔夫冈·泡利 60年前猜测中微子存在后 ,人们一直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是 ,最近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台宣布 ,太阳中心核反应产生的中微子在前往地球的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变化 (只有带质量的粒子才会改变形式 )。中微子的质量不会太大 ,只有质子的十亿分之一左右。但这种质量的存在却意义深刻 :———在粒子物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认为 ,改变的粒子没有…  相似文献   

17.
氢,这种最简单的元素,可能仍会给人以惊奇。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氢键——属于不同分子的二个氢原子之间的吸引。“这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间相互吸引.”耶鲁大学的化学家罗伯特·克拉布特里(RobortH.Crabtree)说。传统的氢键早为人们所熟知。例如,在水分子中,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相连便叫氢键。在水分子内,一个氧原子与二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相吸引,氢呈正电荷,氧带负电荷,于是便形成了氢键。克拉布特里和他的同事们已发现,在某些分子中,氢原于具有不同的电荷。例如.在硼烷胺(H3BNH3)…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人类的同伴——灵长类动物已陷入困境。在一项史无前例大规模的研究中,由31位灵长类动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所有已知的灵长类物种,判断它们的生存现状。这些与人类最接近的物种状况堪忧。研究者发现:3/4的灵长类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大约60%的灵长类物种正濒临灭绝。由于农业、狩猎和采矿,从大猩猩到长臂猿,各种灵长类动物近几十年的生存状况明显恶化。安东尼·赖兰兹(Anthony B.Rylands)是保护国际  相似文献   

19.
最近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111号元素.111号元素的原子核内含有111个质子和161个中子,原子量为272,即原子量相当于氢原子重量的272倍,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与铜、银、金等金属处于同一纵列中,也同样具有金属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人类祖先的起源方面,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近日,河北地质大学的教授季强博士带领团队向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古人类人种——"龙人". 新发现的人种之所以被命名为"龙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长着龙角,能游走山间,而是因为其发现地为黑龙江,故以发现地为依据命名."龙人"化石除了下颌外,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