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中国293个地级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及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正向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依托ICT产业推动经济新常态下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并就如何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相关产业政策以更有效地调节ICT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9—2011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首先基于随机前沿方法(SFA)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利用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实证检验了不同要素禀赋下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行为在整体上和分行业两个层面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其中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对整体行业带来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损失",而分行业的政府科技投入只对高技术制造行业有效。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论是对整体行业还是分行业,均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对整体行业、分行业中的初级产品行业、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不显著,对低技术和中等技术行业虽然显著,但是影响作用很小。此外,还探讨了除政府因素外,企业规模、行业竞争程度和行业所有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5,(6):60-63
在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社会资本的大力投入下,中国新能源装备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产值规模上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外双反的背景下提升中国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基于2000年到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新能源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新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技术进步效应,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就该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买璐璐  石薛桥 《河南科学》2019,37(6):1020-1027
基于2005—2016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网络DEA模型,测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及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并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其综合得分,分别针对全国层面和不同区域层面,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得出结论:①在全国层面,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均为正向影响,在技术研发阶段影响最为显著;②在不同区域层面,东部和西部地区在技术研发阶段和综合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均为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最显著,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工业集聚伴随着近些年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也初步显现。地区的不断开放成为长三角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国际贸易对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有多大的推动作用?是否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该文选择长三角制造业中六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对以上问题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这种正影响在某些行业中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产业集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环境污染强度、非农产业比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但是,在不同地区这些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与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环境污染条件约束下的超效率SBM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均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多呈现出高高集聚(H H)现象,中西部地区多呈现出低低集聚(L L)现象;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提高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抑制了临近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对本地区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对临近地区经济效率的抑制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总体绿色经济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是统筹国防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需求对象和投入主体、创新风险和动力来源、主要效益和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技术创新的不同特点,然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从资源集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运用等几个层次构建了系统分析框架,提炼出了多种可能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方式,接着剖析了军民融合对带动民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其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产业环节高端化、产业发展主导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的视角,深入探究了区域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1997—2014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却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使用发明型专利数量作为区域创新指标,以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GMM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外部性机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但在不同区域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对于创新的提升作用越大;不同地区产业集聚通过外部性机制影响创新的路径并不相同。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业生态学的矿山充填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工业生态学的观点阐述了矿山环境问题的新观念和矿山工业生态系统;建立了充分利用矿山废料的矿山充填模式,把矿山充填作为矿山固体废料资源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矿山充填将矿山废料转化为矿山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向地表排放矿山废料量,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效率,实现矿山效益最大化;提出并阐述了矿山充填新模式的3个基本要素:充填技术、经济效益、废料资源化,分析了通过矿山充填实现矿山固体废料零排放在技术、经济和废料流量匹配条件等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特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在这些区域内相互竞争与协作的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这种产业的聚集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下一步的发展必须引入集群经济的概念,实现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的转变,利用集群经济的优势提高整个产业区的竞争优势。文章主要从产业及其构成要素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绿洲是绿洲开发演化分异的必须产物,是以矿产资源的开发或特殊国防需要为生存前提的资源开发型经济地域系统,采用适当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可将中国工业绿洲划盼成5大地域分异区,10大职能类型,这是我国工业绿洲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工业设计史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工业设计坎坷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特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在这些区域内相互竞争与协作的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这种产业的聚集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下一步的发展必须引入集群经济的概念,实现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的转变,利用集群经济的优势提高整个产业区的竞争优势.文章主要从产业及其构成要素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移动的这一命题并加以论证,以工业区域系统开放性、不平衡性为前提结合韦伯工业区位论导出工业区位的“弧形迁移”和“技术-区位效益空间波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综合应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在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基础上,充分运用统计调查资料,通过大量的实证剖析长春工业经济发展过程,探讨了长春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行业因素对投资者选择投资组合策略、进行资产管理决策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是开展了多方面的关于行业与股票投资组合收益、波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但是,很少有文献把行业间波动强度和行业间周期性变化规律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剖析.运用生存模型可以从连涨连跌波动强度和周期性两个角度出发,全面的揭示各行业的指数涨跌变化规律,为评价不同行业的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服装CAD在服装工业制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D在服装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服装成衣工业制版方面已经成为现代服装企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通过交互式人机对话,它具有按照用户给定的规格,实现精确制版、自动放码、自动排料等功能.本通过实例对服装CAD在工业制版的应用进行分析,为CAD加快对传统服装企业的技术改造及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