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视角,进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我国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是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提出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律政策,包括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快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氛围,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此基础上从知识产权角度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研究发现,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开发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并产生了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但仍存在创新总量不足、缺少核心技术、没有知名品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导向、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按产业特点量身定做知识产权政策等解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各国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重要政策手段,专利技术在知识产权体系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已日益突显。当前,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专利司法保护体制和机制上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和制约了专利司法保护水平的提高与整体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太原科技》2010,(12):27-3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深刻把握这一规律,加强公关,  相似文献   

5.
朱勇  方倩  史乐峰  吕璐 《创新科技》2021,21(7):74-82
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激励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学者在国外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并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进行比较,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及归纳总结,从定义、特征、影响因素、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脉络及现状进行了述评,展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理论视阈与现实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文明 《科技与经济》2011,24(6):106-1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与其他学者理解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战略、新产业和新技术三个层面而谋定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驱动下,服务于国家战略目的,具有辐射范围广,反映全球竞争力的集聚区。基于我国的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应以"重大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聚区创新体系建设""三位一体"为目标,并在集聚区规划、市场体系、财政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正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点在于研发和创新,本文从研发绩效视角出发,基于合肥市第二次全国RD清查数据,运用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CR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效性的BCC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效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工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的经济腾飞而做的长期战略部署。福建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及早谋篇布局,但必须基于战略眼光,不脱离核心技术空谈概念,谨防出现"政府介入过多,市场参与不足"的局面,并对原有科研体制和产学研转化机制进行必要的梳理。从政策取向上,应注意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协同并进,让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7,(2):58-6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在时间层面、产业层面和结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产业融合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市场竞争、消费引致等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以河北省为例,提出激发产业融合动力,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健全完善作用机制,持续增强经济绩效;加强政策引导扶植,避免无序无效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5,(4):50-53
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视角,在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以及企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等制度创新主体,根据技术创新要素与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阐释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