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2002年9月21日,在杭州市艮山中学操场上,高一(1)班创新实验科技班的同学在进行他们所制作的水火箭发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浙江电视台专程录制了该项创新实践探究。何立文、陈立先、陈昊三位同学发明的新型火箭发射装置,荣获了第十四届浙江省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二等奖(为第一名)。一、目的和意义制作“水火箭”模型,能直观地演示物理教学中的反冲作用原理。它具有直观性好、原理清楚、操作简单和可靠等特点。设计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水火箭”模型,需要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2.
本刊在1997年8月号上曾介绍过日本一家中学生在课余小组活动时制作水火箭的情况。后来,有些读者来信要求能详细介绍一下水火箭的制作方法,现在就满足大家的要求,让我们看着图一起动手作一个。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集中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全力研制火箭,美国也奋起直追。1943年,由瑞士来的天文学家F·茨维基(战后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在参与美国火箭研制过程中,灵机一动,把数学中常用的排列组合原理,应用于对新颖的技术方案的搜寻之中。他按照火箭各主要组成部件所可能具有的各  相似文献   

4.
火箭威力巨大。发动机是火箭产生运动动力的提供者,没有发动机,火箭就寸步难行,火箭发动机名目繁多。按能源的种类可分为化学火箭发动机、电火箭发动机、核火箭发动机、太阳能火箭发动机和光子火箭发动机等。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火箭发动机,它利用氧化剂和燃烧剂化合产生能量。在化学火箭发动机中,按推进剂形态可分  相似文献   

5.
"预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2002年9月21日,在杭州市艮山中学操场上,高一(1)班创新实验科技班的同学在进行他们所制作的水火箭发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浙江电视台专程录制了该项创新实践探究.何立文、陈立先、陈昊三位同学发明的新型火箭发射装置,荣获了第十四届浙江省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二等奖(为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闪耀新技术光辉的巨型火箭 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这是将“长征”二号一级火箭作为芯级,并在四周捆绑4枚液体助推火箭形成“长二捆”火箭后又改进了的新型火箭。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起飞推力604.4吨。芯级火箭直径3.35米,4枚助推火箭直径都是2.25米。“长征”二号F可将约9吨有效载荷送入离地面200-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去。这种火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巍峨的巨型火箭。  相似文献   

7.
送水上太空     
荷兰的超小型人造卫星Sloshsat FLEVO(在轨道中验证液体的实验装置)将作为亚莉安五号火箭的次要酬载发射升空,它将用来研究在无重力状态下,水受到激荡而泼溅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火箭     
火箭用途与组成 我国是火箭的故乡。但古代的火箭十分简单,是一种无控火箭,按现代眼光看,最原始的火箭只有发动机,火箭的全部就是发动机,那时的发动机就是纸板或竹筒包裹着固体火药,再加上点火的引线。后来的古代火箭逐步有所改进,在箭杆的前端加了尖形的箭头,在尾部加上了羽毛状的箭羽,起稳定作用,这些  相似文献   

9.
送水上太空     
文澜 《科学之友》2005,(7):73-73
荷兰的超小型人造卫星SloshsatFLEVO(在轨道中验证液体的实验装置)将作为亚莉安五号火箭的次要酬载发射升空,它将用来研究在无重力状态下,水受到激荡而泼溅的行为。花800万欧元将一大缸水送上太空似乎稍嫌挥霍了些。然而荷兰国家航天实验室的计划主持人普林斯却表示,这是项深具  相似文献   

10.
“阿瑞斯”宇宙飞船在高约60米的助推器所产生的1000万磅的推力推动下,在卡纳维尔角火箭发射场上,拖着长长的火焰扶摇直上天空。看起来似巨型金枪鱼的宇宙飞船被捆绑在火箭的一侧,头部是指挥舱,后部是三级推进器。3个小时后,载有6名宇航员的飞船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根据伊萨克·牛顿的天体物理学原理,他们所要作的就是将人类探索宇宙的手伸向另一个星球——火星。这是人类必定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经过180天的太空旅行,飞船  相似文献   

11.
火箭起源问题长时期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原因在于对古代文献存在误解或缺乏较正确的理解,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基于对中外古文献的分析和重新验证,讨论早期火箭史。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火箭起源地,第二部分探索火箭起源时间。另有两项附录:附录一给出中国早期有关火箭史料的原文,并由作者将其译成英文;附录二是中外历代火箭火药成分表。第一部分首先讨论火箭出现的技术前提。只有最先具备这些前提的地方才能是火箭的起源地。火箭的出现取决于火药的存在并以其文献应用为前提。中国是发明并最先应用火药的国家,所以火箭产生于中国,并非偶然。至迟在十世纪,《武经总要》已列出可靠的火药配方。但制成火箭,只有一般火药还不成,必须有含硝量较高的粉状火药。作者引证一系列史料证明,十二世纪初中国已制成可用作发射剂的火药,因而有了产生火箭的技术前提。文内以实际证据反驳了火箭起源于印度或西方(拜占廷)的说法,因为提出这种说法的学者误解了古梵文或拜占廷文献的含义。关键的一点是,古代印度和中世纪拜占廷没有掌握火药。印度火药知识是14—15世从中国传入的,西方火药及火器知识是13—14世纪经由阿拉伯从中国引进的。作者着重分析了早期阿拉伯有关火药及火箭文献所受中国的影响,表明阿拉伯人再将这类技木知识传递给同时期欧洲人的历史事实。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火箭的真正故乡是中国,因为中国比任何别的地方首先拥有产生火箭的技术前提和可靠的早期文献记录。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列举有关中国火箭起源时间的现存五种不同观点:(1)969-970;(2)1232-1233;(3)1250年左右;(4)12世纪;(5)起源年代不明。较流行的是前两种观点,第四种观点是李约瑟近年提出的。作者支持李约瑟的观点,同时使其具体化,并提供了较有力的补充论据。本文基于对原始文献的重新验证,认为从火药性能及发射方式来着,火箭不会出现于十世纪。这里存在对文献的误解。问题在于古代史料中的“火箭”一词既指纵火箭,也指真正火箭。需按使用武器的历史背景及年代,来仔细鉴别武器性能,否则必产生混淆。作者接着讨论了《金史》所载1232年开封府战役中的飞火枪武器性能,对关键字句予以逐条解释。指出《金史》中“注药”应指“注入火药”,故药料中的硝石被《金史》作者所漏记。“前烧十余步”不可理解为武器射程,而应指燃烧区域。经过这番理解及澄清,作者认为1232年的飞火枪是早期火箭装置,但非最早的火箭。因为作者注意到1170年杨万里记录的1161年采石战役中宋军使用的霹雳砲是更为引人注目的。根据杨万里的描述,我们首先肯定霹雳砲在空中或水面上发生了爆炸,故证明他在药料中漏记了硝石和木炭。同时指出,杨对爆炸原因的解释是不妥的,不是“硫黄得水而火作”,起火原因在于火药爆炸。在对杨的疏误作出澄清后,作者认为霹雳砲实际上是大型的“起火”,这是把十二世纪初中国人用反作用原理制成的娱乐品转用于军事目的的一个例证。因而,霹雳砲是一种原始的火箭弹,即由原始火箭运载的炸弹。本文末尾写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1161年可能是早期火箭起源的可靠的年代。”最后,为了使关心火箭史的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史料的原文,作者特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金史》、《新元史》及《海鰌赋后序》中的有关段落译成英文,附于本文之后。  相似文献   

12.
飞天小火箭     
《知识就是力量》2006,(6):78-79
随着“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人们的目光重新对准了神秘的太空,新一轮的航天热再次掀起。人们曾尝试使用各种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为止,火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其中火箭更是以造价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最常使用的航天器。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飞天小火箭,体验一下火箭是怎么工作的吧。  相似文献   

13.
火箭是依靠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推进的无翼飞行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火箭是实现快速远距离运载的工具,在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与航天站等航天器,以及在国防建设中屡建奇功。火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发明火药的中国是火箭的开拓者。宋代“飞火”横空出世我国古代自发明火药后,很快在军事上得到实际应用,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火炮和火枪,祖先称之为“飞火”。在火药发明以前,我国古代军事家就用火攻战术来克敌制胜。据史书记载,那时的火箭是用草艾裹着麻布、松香之类易燃物,浇上油点火后,由弓弩手用弓…  相似文献   

14.
条件苛刻的合金 争夺航天制高点必须发展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美国大力神系列火箭单台推力235吨;欧洲阿里阿娜5系列单台推力500吨;俄罗斯质子系列火箭单台推力495吨。而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单台推力与航天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火箭发动机上,而发动机差距实质上就是制造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材料的差距。 火箭发动机上使用的大量关键  相似文献   

15.
火箭模型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课中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的定律,以及该 定律在火箭上的应用,我们可以用 两个玻璃的眼药水瓶和铁丝、木板 等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火箭模型。 这个火箭模型由底座、支杆、旋臂和 火箭体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底座用木板制成:大圆直径 150 毫米、厚10毫米,小圆直径100毫 米、厚5毫米,在中心钻一直径12  相似文献   

16.
<正>Space X公司近来风头正劲,如今他们的工程师正在研究如何规划未来航天发展路线,并着手设计更强大的火箭,即重型猎鹰火箭。按照计划,重型猎鹰火箭将非常庞大,并能够提供强劲的推力。更重要的是,它会装载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因此其发射单价也将相对低廉。根据Space X公司的估计,重型猎鹰火箭将使用27台梅  相似文献   

17.
吸管火箭     
在围观火箭发射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感到大地在颤抖呢?这是因为火箭上升的力量是大地给予的,如果大地不够坚硬,是发射不了火箭的.因此,所有的火箭发射基地的地基都要格外坚固.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来模拟火箭发射的基地呢? 我们先找一个空的饮料瓶,它将为你的火箭提供充足的起飞动力.将饮料瓶的瓶盖取下来,钻一个孔,准备一粗、一细两根长度相近的吸管,再将细吸管插入孔内,钻入瓶中一部分(如图1).  相似文献   

18.
<正>火箭,是当今最有效的航天发射工具,可以把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发射上天,送入预定轨道。火箭也被应用于军事,成为尖端的远程射杀武器;火箭同样是有效的海上救生工具,救过不少海上遇险者,在航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9.
<正>由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芯云"智能芯片首次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一同进入太空。研究团队利用原本的火箭末子级改造成极低成本的留轨智能应用平台。每一次火箭发射后,一、二级火箭及整流罩会脱落并返回地面,末子级火箭则会随着它的有效载荷一同进入轨道,成了目前体量最大的"太空垃圾"。而这次我国科学家让太空垃圾"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20.
火箭自己造     
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东海岸的一个试验场,史蒂夫&#183;伊夫斯自制的一枚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是伊夫斯按10:1的比例仿造土星5型火箭制成的,高约11m,重约748kg,是有史以来成功发射并成功回收的最大、最重的自制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